安之若命

安之若命: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读音

安之若命:ān zhī ruò mìng

含义

  • :安心、平静
  • :代词,指代某种境遇或命运
  • :如同、好像
  • :命运、天命

整体含义:形容人面对困境或不如意时,能够坦然接受,如同这是命中注定一般,不抱怨、不抗拒。

典故

  1. 《庄子·人间世》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认为,真正修养内心的人,不会轻易被喜怒哀乐影响,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时,能平静接受,这才是最高的德行。

  2. 《列子·力命》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不可夺,死亦不可止,唯安之若命。”
    列子强调生死有命,人力无法强求,唯有顺应自然,才能超脱。

  3. 历史故事
    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面对贫困生活,依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安之若命”的体现。

近义词

  1. 逆来顺受:被动接受逆境,略带消极色彩。
  2. 随遇而安:适应环境,心态平和。
  3. 听天由命:顺从命运安排,不主动争取。
  4. 泰然处之:冷静面对变故,不慌乱。

反义词

  1. 奋起反抗:积极抗争不公命运。
  2. 怨天尤人:抱怨命运,责怪他人。
  3. 不甘示弱:不愿接受失败或劣势。
  4. 力争上游:努力改变现状,追求更好。

例句

小学阶段

  1. 考试没考好,小明没有哭闹,而是安之若命,决定下次努力。
  2. 下雨取消了郊游,小红安之若命,在家画画也很开心。

中学阶段

  1. 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他安之若命,专心学习。
  2. 比赛失利后,教练告诉队员要安之若命,总结经验再战。

高中及以上

  1.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人选择安之若命,配合防疫政策。
  2. 他中年失业,却安之若命,转而学习新技能重新开始。

文学化表达

  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安之若命方能见天地宽广。
  2. 她历经沧桑,终学会安之若命,在平凡中觅得诗意。

错误用法

  1. 消极躺平

    • 错误:“既然努力没用,那我就安之若命,整天玩游戏吧。”
    • 解析:成语强调坦然接受,而非放弃努力。
  2. 混淆近义词

    • 错误:“他被欺负时安之若命,直接打回去了。”
    • 解析:“安之若命”不含反抗行为,此处应用“忍无可忍”。
  3. 滥用语境

    • 错误:“今天天气真好,我安之若命地晒太阳。”
    • 解析:成语多用于困境,此处与语境不符。
  4. 误作褒义

    • 错误:“他安之若命地接受了贿赂。”
    • 解析:成语不适用于道德错误行为。

“安之若命”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教我们在不可控的际遇中保持从容。但需注意,它并非鼓励消极,而是倡导在尽力后的豁达。

安之若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达观知命

达观知命的读音及含义,源自先秦道家著作《庄子》中的故事。意指心胸豁达,了解并顺应自己的命运。该成语强调了面对生活得失的豁达心态,接受并理解自己的命运轨迹。其近义词包括豁达大度、随遇而安等,反义词则为忧心忡忡、悲观失望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场合使用、误解含义、乱用词语及张冠李戴等错误用法。

达官知命

达官知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á guān zhī mìng。该成语描述的是身居高官要职的人能够了解天命,通达知晓人生的道理。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表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能够理解时运、命运和天命,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达官知命的近义词包括达士通人、通达明智、智者见智、智谋之士等。反义词为愚昧无知、懵懂无知、冥顽不灵等。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在政治、商业等领域中能够洞察时局、做出明智决策的人。然而,错误用法可能会让人误解其真正含义。

安时处顺

安时处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shí chǔ shùn。它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顺应自然的状态,表达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保持平静、顺应自然的心态。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外物》。安时处顺的近义词包括安然自得、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等,反义词包括逆天而行、逆境而动、焦虑不安等。使用安时处顺时需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能够保持平静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道在人为

道在人为是一个成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其含义指事物的成败、发展等主要取决于人的作用和努力。典故虽不明确,但符合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观念。道在人为的近义词有人定胜天、顺天应人、人力胜天、谋事在人等。反义词有听天由命、坐视不救、逆天而行等。在使用道在人为时,应避免误用为客观决定论或用于描述不可抗力事件。道在人为的错误用法示例包括误用为客观决定论和用于描述不可抗力事件。在实际应用中,应准确把握道在人为的含义,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努力的重要性。

达人知命

本文介绍了成语“达人知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指的是通达事理的人了解并顺应天命。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等古代经典。文章还提到了达人知命的错误用法,如误解为逆天而行、用于形容愚昧无知的人以及使用场合不当。在适当场合下使用,该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生哲理和面对重大抉择。

劫数难逃

“劫数难逃”是一个成语,发音为jié shù nán táo,含义是形容某种灾难或不幸的命运难以避免。源于佛教中的世界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当到达坏的阶段时,一切生命和物质将面临灾难和毁灭。近义词包括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天意难违等,反义词则是转危为安、逆天改命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乱用词语语境不当、与原意相反的使用以及滥用成语等。文中还提供了相关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才高运蹇

才高运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yùn jiàn,意为才华出众但命运不佳。源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遭遇挫折或不幸的命运。其近义词有“才疏志大”、“怀才不遇”、“明珠暗投”,反义词有“时来运转”、“顺天应时”、“鸿运当头”。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一般人的平凡或普通、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用作褒义词、与其他近义词混用以及用于形容没有真正才华的人。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具有才华但遭遇不幸或无法实现自身才能的人。

藏锋敛颖

藏锋敛颖是一个成语,读音清晰,含义为隐藏才智、不露锋芒。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这个成语强调人在处理事情时应不张扬、善于隐藏实力和才智。其近义词包括不露声色、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等,反义词则是锋芒毕露、炫耀才华、显山露水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语境和避免误解其含义和用法。

风流冤孽

“风流冤孽”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的成语,读音为fēng liú yuān niè,用来形容男女之间因缘际遇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和悲剧性命运。其含义包含浪漫、多情或放纵的成分,并强调因缘际遇中的不幸或悲剧性。典故源于多个古代爱情故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感情纠葛,以及《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其近义词包括风流浪子、多情多义、缠绵悱恻等。反义词有天造地设、平淡无奇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误解含义及与其他成语混用。例句可描述男女主角历经磨难、因缘际遇的情感经历。

祸福惟人

祸福惟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ò fú wéi rén,表示祸福全在于人自身的行为所决定。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强调人的行为和选择对自身命运的影响。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籍,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阳处父认为人的命运由自己的行为所决定。近义词包括吉凶由人、吉凶未卜、命运多舛等。反义词有天命难违、听天由命等。该成语强调了人应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错误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