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习故
读音
ān cháng xí gù
含义
“安常习故”由四个字组成:
- 安:安定、习惯
- 常:平常、常规
- 习:习惯、熟悉
- 故:旧有的、过去的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习惯于旧有的生活方式或思维模式,不愿改变,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形容人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
典故
- 《韩非子·五蠹》: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批评那些固守旧法、不知变通的人,类似于“安常习故”的思想。 - 《汉书·艺文志》:
“儒家者流……安常习故,无所发明。”这里指儒家学派中部分人过于依赖传统,缺乏创新。 - 苏轼《策略》:
“安常习故之弊,至于不可救。”苏轼批评当时社会因循守旧的风气,认为这种习惯会导致国家衰败。
近义词
- 因循守旧:沿袭旧的做法,不愿改变。
- 墨守成规:固执地遵守旧规矩,不知变通。
- 故步自封:停留在原地,不愿进步。
- 抱残守缺: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不愿接受新事物。
反义词
- 推陈出新:淘汰旧的,创造新的。
- 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标新立异:提出新主张,与众不同。
-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总是用同样的方法解题,老师说他“安常习故”,应该尝试新思路。
- 爷爷习惯了老式收音机,不愿意换新手机,真是“安常习故”。
-
小学高年级:
- 这家公司一直用老办法管理,结果被竞争对手超越,真是“安常习故”的后果。
- 如果科学家都“安常习故”,就不会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了。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王朝衰败,都是因为统治者“安常习故”,不愿改革。
- 学习不能“安常习故”,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
高中: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常习故”的企业很快会被市场淘汰。
- 他的文章总是老调重弹,缺乏新意,显得“安常习故”。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界若“安常习故”,只会停滞不前,难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 政府政策需要灵活调整,不能“安常习故”,否则无法应对社会变化。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他做事很稳重,总是安常习故。”(错误,成语本身带有贬义)
- ✅ 应改为:“他做事很稳重,从不冒进。”
-
误用于形容短暂的习惯:
- ❌ “我刚学会游泳,现在还安常习故。”(错误,成语指长期固守旧习)
- ✅ 应改为:“我刚学会游泳,动作还不熟练。”
-
误用于形容自然规律:
- ❌ “四季更替是安常习故的。”(错误,成语用于形容人的行为)
- ✅ 应改为:“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
-
误用于形容积极创新:
- ❌ “这位科学家安常习故,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完全矛盾)
- ✅ 应改为:“这位科学家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技术难关。”
总结:“安常习故”强调因循守旧、不愿改变,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
你可能感兴趣
安常守分
安常守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cháng shǒu fēn。其含义是保持平常、安定的生活,遵守常规,不越轨不逾矩,安于自己的本分。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保持适度的生活态度和心态。安常守分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表现,其近义词包括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等。反义词则是描述行为放肆、背离正道等。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成语的匹配性和语境的正确性,避免误用。
安常处顺
本文介绍了成语“安常处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按照常规行事,顺应自然规律,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文章通过典故和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并指出了在不同场合下正确使用该成语的重要性,避免误解其含义。
安常守故
本文介绍了成语“安常守故”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安常守故指习惯于日常平稳生活,固守老一套而不求新变,出自《汉书·循吏传》。其近义词包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反义词包括推陈出新、标新立异、革故鼎新。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和语境。
安常履顺
安常履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cháng lǚ shùn。其含义是保持平常心并顺应自然,强调面对生活、事物时持有平常心态和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因外界变动而过于激动或焦虑。该成语源于古代哲理故事,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安之若素、随遇而安、泰然处之等。反义词则是惊慌失措、心浮气躁等。使用安常履顺时需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如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仍安常履顺是不负责任的。正确理解并应用安常履顺,有助于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从容。
蹈常习故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蹈常习故”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按照常规和旧习惯行事,源自儒家思想,形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人或行为。文章提供了该成语的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给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场合、与中性词的混淆以及褒贬色彩等方面的错误用法示例。希望读者能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成语。
不落窠臼是什么意思 一文读懂其含义典故及正确用法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落窠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独特性,不拘泥于常规。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并指出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避免错误使用。同时,强调了“不落窠臼”的真正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而不是仅仅描述与众不同的情况。
月异日新是什么意思
月异日新的读音读音:yuè yì rì xīn标注拼音:yuè yì rì xīn月异日新的含义“月异日新”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不断变化,每天都有新的面貌或进步。其中,“月”和“日”都指时间的流逝,“异”和“新”则强调了变化和进步。整个成语传达出事物在时间推移中不断更新和进步的意象。月异日新的典故“月异日新”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古人常常用日月交替、四季更迭等自然现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因此,“月异日新”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认识和思考。月异日新的近义词以下是“月异日新”的一些近义词,以有序列表形式展示:日新月异:
聪明一世是什么意思
聪明一世的读音拼音为cōng míng yí sh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机敏,且这种智慧和机敏是长期的、一贯的,强调一个人的整体智慧和聪明才智的持久性。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形容长时间展现聪明才智。聪明一世的近义词有聪明绝顶、才智过人等,反义词有愚蠢至极、笨头笨脑等。该成语可以用于各种语境,如例句一他总能迅速解决问题,真聪明一世。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某特定事件中的表现,或与描述智慧的词语混淆使用。正确的用法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干。
诺贝尔传 读后感
诺贝尔传 读后感(第1篇)《诺贝尔传》读后感《诺贝尔传》是一本关于伟大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平的传记。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其的印象是:一位科学巨匠的人生历程。封面上的简洁介绍让我对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读此书,我被诺贝尔坚韧不拔的精神所吸引。书中详细描述了诺贝尔从幼年到成年,再到发明炸药并创立诺贝尔奖的历程。其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他面对困难与失败时的决心与勇气。即使在多次试验失败后,他仍坚持研究,不断改进。这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诺贝尔传》主要内容包括了诺贝尔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科学研究和慈善事业。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社会改革
大有作为是什么意思
"大有作为"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à yǒu zuò wéi,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潜力和机会,能够取得显著成就或做出重要贡献。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用于形容有远大志向和成就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有所作为、成就非凡、建树卓越等。反义词则有一事无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等。该成语在例句中广泛应用,用于描述人的潜力、项目的潜力以及组织的发展潜力等。但需注意,该成语的误用情况也应避免,如滥用场合和与“无所事事”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