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成语“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详解

读音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含义

  • :喜爱、偏爱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表示极其亲近
  • :厌恶、讨厌
  • 坠诸渊:扔进深渊,比喻彻底抛弃
  • 整体含义:形容对人的态度极端,喜欢时百般宠爱,厌恶时则彻底抛弃,毫无中间态度。

典故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鲁国大夫季孙氏对家臣阳虎的态度反复无常,时而言听计从,时而驱逐迫害,被形容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2. 《韩非子·说难》
    韩非子以此比喻君主对臣子的态度变化无常,宠信时委以重任,失宠时则严加惩处。

近义词

  1.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形容对人的态度极端,爱恨分明。
  2. 翻脸无情:形容态度突然转变,毫不留情。
  3. 喜怒无常:形容情绪变化不定,难以捉摸。

反义词

  1. 一视同仁:对待所有人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2. 不偏不倚:态度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
  3. 始终如一:态度始终不变,不因外界影响而改变。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对朋友的态度总是“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今天还一起玩,明天就不理人了。
    • 妈妈说我不能像故事里的国王那样“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要对朋友一直好。
  2. 小学高年级

    • 有些同学对朋友的态度很极端,喜欢时形影不离,讨厌时就彻底不理,真是“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老师教育我们,交朋友不能“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要学会包容。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君主对待臣子“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导致朝政混乱。
    • 他的性格太极端,对朋友“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最后大家都疏远了他。
  4. 高中及以上

    • 在职场中,领导如果“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团队氛围会变得非常紧张。
    • 人际交往中,最忌讳“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的态度,这会让人失去信任。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爱恨分明”

    • 错误例句:他对是非“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是个正直的人。
    • 解析:该成语强调态度极端,而非是非分明。
  2. 误用为“感情深厚”

    • 错误例句:他们夫妻感情很好,真是“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解析:该成语带有贬义,不能用于褒义语境。
  3. 误用为“态度坚决”

    • 错误例句:他做事“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从不拖泥带水。
    • 解析:该成语形容态度反复无常,而非果断坚决。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态度极端、反复无常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爱憎分明

本文介绍了“爱憎分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爱憎分明指的是对于所爱和所憎的人或事物有着明确的界限和态度。其近义词包括泾渭分明、黑白分明、善恶分明等,反义词则包括模棱两可、爱恨交织、暧昧不明等。文章还指出了爱憎分明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运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平衡感。

不凉不酸

"不凉不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bù liáng bù suān",用来形容事物状态和氛围恰到好处,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味道既非酸涩也非苦涩。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表达。该词可用来形容食物、饮料、天气、交流氛围等,表达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感。其近义词如恰到好处、温而不火等,反义词则包括冷热不均、酸甜苦辣等极端状态。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含义,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或与其他词语混淆。

前倨后卑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前倨后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在态度上前后不一致,先时傲慢无礼,后来变得卑微恭敬。其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说客苏秦的经历。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常见的前倨后卑的错误用法,如用于非人的事物或动物,用法不当,与其他成语混用等。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前倨后卑这个成语。

改操易节

改操易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ǎi cāo yì jié。它表示改变原有的行为和操守,形容人或事物经历变化后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态度。该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改操易节意味着付出努力和决心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是一种积极的转变。其近义词有改头换面、洗心革面、翻然悔悟、脱胎换骨等。反义词包括一成不变、顽固不化、墨守成规等。该成语在例句中常用于描述人经历反思或努力后,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重新做人或面对生活。但需注意,改操易节不仅仅是外表或形式上的改变,更是内心真正的改变和成长。

覆雨翻云

覆雨翻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yǔ fān yún。其含义指的是人的态度多变,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不可预测,变化莫测。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也与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有关,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描述。其近义词包括变化莫测、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特别是在描述非态度或行为变化的情境时使用,或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乱用成语,以及误解该成语的含义。该成语特指人的态度或行为变化无常。

傲贤慢士

傲贤慢士的读音为"ào xián màn shì",表示对有才能、德行的人傲慢无礼,不尊重他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傲贤慢士的近义词包括轻视贤能、傲慢不逊、鄙夷不屑等,反义词有恭敬有礼、敬重贤能、虚怀若谷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造成误解或不当印象。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傲贤慢士的正确和错误用法。

不夷不惠

“不夷不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yí bù huì”,源自《论语·阳货篇》,形容一个人既不偏激也不迂腐,处世态度中庸,强调适度、平衡。其典故源于孔子的评价,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平衡中道”,反义词包括“偏激”“迂腐”和“矫枉过正”。使用不夷不惠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或滥用误用成语本身含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作品风格等方面。

傲慢不逊

“傲慢不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ào màn bù xùn,用于形容态度高傲,自大无礼,不尊重他人。其典故源于古代,常用来批评自视过高、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的人。该词的近义词包括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盛气凌人,反义词则是谦虚有礼、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使用时应结合语境判断,尤其在严肃场合中使用更为恰当,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轻松氛围中使用,也避免滥用以及将“傲慢”与“自信”混淆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的行为和态度时非常常见,例如他在工作中总是傲慢不逊地对待同事和下属等。

竭诚相待

“竭诚相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é chéng xiāng dài,表示以全部的真诚和诚意去对待他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籍和历史故事,强调了待人接物的态度,即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对待他人。它的含义与“全心全意真诚相待”、“诚心诚意”等词语相近。与此相反,虚情假意、敷衍塞责等词语则是不真诚、不诚心的态度。“竭诚相待”在工作中、社交场合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中都常用到,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对待工作不认真或在不严肃的场合使用。例如,某人在工作中对同事保持竭诚相待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嗔拳不打笑面

嗔拳不打笑面是一句中国俗语,意味着在面对挑衅或敌意时,如果对方表现友好,不应愤怒或暴力回应。这强调在处理冲突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该成语的典故与古代文化相关,强调和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和颜悦色、平心静气等,反义词则为怒目横眉、剑拔弩张等。在处理困难、家庭矛盾、社交场合以及国际关系中,都应遵循此原则。但需注意避免误解该成语的含义,如逃避冲突或责任。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