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家阿翁
读音
阿家阿翁:ā jiā ā wēng
含义
- 阿家:古代对婆婆的尊称,指丈夫的母亲。
- 阿翁:古代对公公的尊称,指丈夫的父亲。
- 整体含义:指代公婆,即丈夫的父母,常用于形容家庭关系或长辈的威严。
典故
-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期,班昭(班固之妹)在《女诫》中提到“事舅姑如事父母”,其中“舅姑”即“阿家阿翁”的另一种表达。
- 唐代笔记《酉阳杂俎》:记载民间故事,媳妇因不敬“阿家阿翁”而遭天谴,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 宋代《太平广记》:收录多则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其中“阿家阿翁”常作为家庭权威的象征。
近义词
- 舅姑:古代对公婆的统称,多见于文言文。
- 公婆:现代常用词,指丈夫的父母。
- 高堂:泛指父母,但侧重尊贵之意。
- 尊亲:对长辈的敬称,包括公婆。
反义词
- 子妇:指儿子和媳妇,与“阿家阿翁”相对。
- 晚辈:泛指家庭中年轻一代,与长辈对立。
- 新妇:单指媳妇,不包含长辈身份。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说,要听阿家阿翁的话。
- 阿家阿翁来家里吃饭,我很开心。
-
小学高年级:
- 古代女子出嫁后,要侍奉阿家阿翁。
- 阿家阿翁的教诲,我们要牢记在心。
-
初中:
-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作为“阿家”,对刘兰芝十分苛刻。
- 传统文化强调“阿家阿翁”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
-
高中:
- 在封建家庭中,“阿家阿翁”往往掌握着话语权。
- 班昭在《女诫》中规范了对待“阿家阿翁”的礼仪。
-
大学及以上:
- 从“阿家阿翁”的称谓演变,可窥见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 社会学研究表明,“阿家阿翁”的角色在现代家庭中逐渐弱化。
错误用法
-
混淆对象:
- 错误:我的阿家阿翁很疼我。(若指自己的父母,应改为“父母”或“双亲”。)
- 错误:阿家阿翁是指岳父岳母。(正确应指丈夫的父母。)
-
现代滥用:
- 错误:公司领导就像阿家阿翁。(滥用比喻,不适用于职场关系。)
- 错误:阿家阿翁必须听媳妇的话。(违背成语的尊长含义。)
-
字面误解:
- 错误:阿家是“家庭”,阿翁是“老人”。(拆解后失去原义。)
- 错误:阿家阿翁泛指所有长辈。(范围过大,特指公婆。)
通过以上解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阿家阿翁”这一成语,避免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阿姑阿翁
本文介绍了关于成语“阿姑阿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特指对父母的称呼,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亲切的称呼方式。其源于古代的称呼习惯,并在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有所体现。“阿姑阿翁”的近义词为父母尊称等,反义词则为不礼貌的称呼方式。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解或误用。
关于不孝的诗词
关于不孝的诗词(第1篇)关于不孝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这些诗词不仅揭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对于家庭伦理、亲情关系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您的需求,整理的一些关于不孝主题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孝经·谏诤章》汉乐府《长歌行》晋·陶渊明《杂诗》唐·白居易《孝妇吟》宋·王安石《孝道歌》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孝经·谏诤章》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抚育,奉事父母如大人,此孝之大者。不慈不孝,不祥之民也。”解析:此段出自《孝经》,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若不慈不孝,则被视为不祥之人。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
姥怎么读 2种读音解析教你正确发音姥姥与姥的区别
本文介绍了“姥”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姥字可以表示外祖母,也可以用来称呼年老的妇女。其详细解析包括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如姥姥是对年老女仆的称呼,同时也可指代丈夫的母亲。此外,姥字还通“母”,具有婆婆的含义。
舅拼音
本文介绍了“舅”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舅的含义,包括称母亲的兄弟、妻子的兄弟,古称丈夫的父亲等。同时,还介绍了舅在不同场合下的称谓,如舅氏、舅公、舅弟、舅兄等,并提到了妻之父的称呼和外舅的含义。
姑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姑”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种含义。包括姑母、丈夫的姐妹、出家女子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等。同时,也探讨了姑在古汉语中的不同用法,如副词表示暂且等含义,并对姑字的其他用法如诂训进行了说明。
描写家庭的诗词或诗句
描写家庭的诗词或诗句(第1篇)描写家庭的诗词与诗意:一、沁园春·家中思诗词原文:我家楼头几尺间,万水千山也似安。亲人倚门空悲切,盼儿归心似箭穿。作者与朝代:此为现代创作,无具体作者及朝代。解析:此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家庭与亲情的温馨与牵挂,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二、游子吟诗词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与朝代:唐·孟郊解析:此诗以游子思乡之情为背景,通过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家庭的和睦温馨。三、秋夜长诗词原文:空山秋夜寂,清冷独添衣。思妇楼上坐,彷徨夜已迟。闻子归来信,心喜泪沾衣。家书一纸寄,情深意更痴。
描写家庭和谐的古诗词
描写家庭和谐的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家庭和谐的古诗词一、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词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和万事兴,何须问前程。作者:王之涣(唐代)解析: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虽然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家庭和谐,但“家和万事兴”一句却道出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家庭和睦,万事都会兴旺发达,无需过多忧虑前程。二、李清照《如梦令》诗词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家和自乐融融,莫教虚度韶华。作者:李清照(宋代)解析:此词通过作者对一次日暮时分的溪亭游玩经历的回忆,表现了家庭的快乐和谐氛围。一个“乐融融”描绘出
晨参暮礼
晨参暮礼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én cān mù lǐ,形容一个人早晚向神佛或尊长行礼,表达虔诚和敬意。源于古代宗教活动,表示一种习惯和传统。近义词包括朝拜晚祷等,反义词为不敬不礼。使用晨参暮礼的人表现出对神佛或尊长的敬仰和尊重。然而,该成语有时会被误用,需要正确使用以表达其本意。
入则孝600字读后感
入则孝600字读后感(第1篇)入则孝600字读后感《入则孝》是一本关于家庭伦理道德的经典之作,初读时,我被其深入浅出的文字所吸引。书中以孝道为核心,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应如何相处,如何尽孝道,如何传承家族美德等重要议题。其语言平实、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道德智慧,又富有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此书以古代社会背景为依托,结合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阐述。主要讲述了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互爱,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引导等重要内容。故事情节虽无大起大落,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道德责任。在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那些关于孝心的精彩片段。如书中所述,孝
妇姑勃豨
本文介绍了成语“妇姑勃豨”的读音、含义、典故及用法。该成语源于古代农业生活,形容婆媳关系不和睦,互相争斗吵闹。文章提供了两个典故,并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指出在运用时需避免的错误用法,如滥用、扩大使用范围及不恰当的语境。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妇姑勃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