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枕藉

“饿殍枕藉”是一个成语,形容饿死的人极多,尸体堆叠的景象。源自古代文献记载,常用来形容极度饥荒或灾难的严重程度。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左传》等古代文献。其近义词包括“饿殍遍野”、“饿莩遍野”等,反义词有“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特定的使用环境和含义,避免滥用或误解。错误场景包括滥用成语和误用成语含义。
成语 2025-08-09

饿殍载道

“饿殍载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piǎo zài dào,用来形容极度饥饿和灾荒的严重情况。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中关于灾荒和饥荒的描述,描述了因饥饿而死的尸体堆积在道路上的惨状。其典故和具体例子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近义词如“饿殍遍野”等,都表达了因饥饿导致的灾难和死亡。反义词则表达了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该成语不适用于非灾难或非饥荒情境,应合理运用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成语 2025-08-09

饿殍满道

"饿殍满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piǎo mǎn dào,用来描述因极度饥饿和贫困导致路上到处都是饿死者的尸体的悲惨景象。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贫困和灾难的严重程度。典故源于古代战争、灾荒等社会动荡导致的民众困苦和饿死场景。其近义词如饿殍遍野、饥寒交迫等,都描述了类似的悲惨状况。反义词如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则表达了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生活状态。使用该成语时需谨慎,避免误用在非饥饿或贫困相关的场景,以及在不了解背景含义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例如,"在那场大旱灾过后,道路上饿殍满道,景象惨不忍睹。" 等例句,都体现了这一成语的恰当用法。
成语 2025-08-09

饿殍遍野

“饿殍遍野”是一个用于形容极度饥饿和贫困导致的广泛死亡的成语。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或自然灾害时期,典故惨痛。它的拼音是è piǎo biàn yě。该成语描述的是因饥饿而死亡的人遍布田野的悲惨景象。近义词包括“饿莩遍野”等,反义词则是“丰衣足食”。文章还提到了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适合用于描述非极端情况或用于不合适的语境。例如战争、饥荒等导致的悲惨景象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
成语 2025-08-09

饿虎之蹊

本文介绍了成语“饿虎之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困难或急需帮助的境地。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8-09

饿虎吞羊

"饿虎吞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hǔ tūn yá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饥饿或贪婪、急躁的性格,像饿虎一样急切地吞食食物或财富。典故上有一个饿得快要死的老虎发现肥羊并整只吞下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狼吞虎咽、贪得无厌等,反义词则是细嚼慢咽、知足常乐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和误用,避免产生语义上的歧义或误解。
成语 2025-08-09

饿虎擒羊

“饿虎擒羊”的读音为è hǔ qín yáng,形容人极度饥饿或急切追求、抢夺、攻击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描述饥饿的老虎捕获羊羔的场景。近义词包括猛虎捕食、急不可待、争先恐后、急如星火等。反义词有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等。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错误用法,如错误地形容日常行为和速度等。
成语 2025-08-09

饿虎扑羊

“饿虎扑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hǔ pū yáng。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极度渴望或需求的情况下急切地扑向目标。其来源于古代一只饥饿的老虎扑向羔羊的故事。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人贪得无厌、急不可耐地追求某种目的或利益。其近义词包括贪婪无厌、狼吞虎咽等,反义词则包括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对象、使用场合不当等。
成语 2025-08-09

饿虎扑食

饿虎扑食的读音为è hǔ pū shí,用于形容人或动物极度饥饿,迅速扑食的情景,也用来比喻人做某事的急迫和专注。该成语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具有动作迅猛、急切的含义。其近义词包括猛虎下山、如饥似渴等,反义词则是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等。在适当场合,如比赛、争夺机会等,可以使用饿虎扑食。但需注意避免在轻松、悠闲的场景或描述性格、行为的夸张场合使用,以免使用不当。
成语 2025-08-09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