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
拼音
诗词
登陆
东奔西逃
“东奔西逃”是一个成语,表示四处奔波、逃避或逃难的含义。它常用来描述人们为了躲避灾难、战乱或危险而四处奔逃的情景。该成语源自古代人们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逃亡的历史。除了“东奔西逃”,还有一些近义词如“奔走他方”和“颠沛流离”等,反义词如“安居乐业”和“稳定如山”。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语境、与其他动词重复、不符合事实的夸张以及贬义语境等错误用法。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用法示例,帮助理解和正确使用该成语。
成语
2025-07-25
东奔西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不停地四处奔走或活动,常用来描述人忙碌奔波的状态。其典故可能与古代劳作和生活状态有关,也可能与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有关,但确切来源不明确。近义词包括四处奔波、忙忙碌碌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悠闲自在等。本文还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7-25
东奔西窜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场景。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四处奔跑、乱跑,没有固定方向和目的地,通常用来形容行动没有规律或流离失所的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贬义或混淆其他成语。
成语
2025-07-25
东捱西问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捱西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东捱西问指的是到处奔走、四处询问,形容不辞辛劳寻找信息或解决问题的态度。其典故与古代信息传递困难和人们需要亲自走动询问有关。近义词包括寻根究底、穷追不舍等,反义词则为置之不理、漠不关心等。使用东捱西问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用词混淆以及过度简化成语含义等错误。
成语
2025-07-25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成语
2025-07-25
丢卒保车
丢卒保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舍弃次要目标以保护主要目标。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传达了在权衡利弊后做出战略性放弃的道理。丢卒保车的读音diū zú bǎo chē。其含义是为了保护重要的或主要的利益而舍弃次要的或较小的目标。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舍身取义等。反义词有贪小失大、全面权衡等。该成语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和背景权衡利弊,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与原意相悖的场合或滥用。例如,在公司项目中为了保护核心业务而暂时放弃边缘项目,或在比赛中采用丢卒保车战术以赢得胜利等。
成语
2025-07-25
丢下耙儿弄扫帚
“丢下耙儿弄扫帚”是一个中国常见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做事不专心,频繁更换工作或任务,或经常改变主意或方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专注的人。其典故可能与古代农耕文化有关。近义词如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等,反义词如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等。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成语、误解含义以及与反义词混用。该成语用于描述那些缺乏耐心和恒心的人的行为。
成语
2025-07-25
丢三忘四
丢三忘四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读音为dīu sān wàng sì,指人经常忘事、做事马虎。该成语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和行为,没有明确的典故。丢三忘四的近义词包括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健忘等,反义词则是细心周到、记忆力强、专注认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避免丢三忘四的行为,保持细心和专注。使用丢三忘四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要根据语境和需要适量使用,避免产生误解或不够精确的表达。
成语
2025-07-25
丢三落四
丢三落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马虎,容易忘记或遗漏一些事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形容粗心大意的行为。丢三落四的近义词包括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草率从事等,反义词包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细心周到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丢三落四的错误用法,避免误用。该成语在形容人的粗心大意行为时强调遗漏或忘记的频繁和严重性。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7-25
« 上一页
1
…
163
164
165
166
167
…
3,433
下一页 »
网站栏目
拼音
成语
诗词
读后感
用户名或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忘记密码
用户名或邮箱地址
密码
记住我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