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意思是形容为了短期利益不顾后果,采取极端短视的行为。这个成语源自《淮南子·主术训》,描述古代人们焚烧森林扩大农田和抽干水塘捕鱼的做法,警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平衡。近义词包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等。反义词则为深谋远虑、长远规划、持续发展等。使用此成语时需准确理解其含义和背景,避免错误用法。例句如:“我们不能采取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
成语 2025-09-11

焚林而田

“焚林而田”是一个古代成语,形容为了短期利益如打猎或耕作而焚烧森林的行为,具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含义。该成语源于《左传》中的故事,警示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近义词包括斩木揭竿、毁林开荒等。反义词有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错误用法是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生态保护,随意烧毁山林。我们应摒弃这种做法,采取更加环保的开发方式。
成语 2025-09-11

焚林而狩

“焚林而狩”是一个成语,指为了猎取猎物而烧毁森林的行为,暗示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该成语源自古代人们为了获取猎物采取的极端手段。其近义词如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等,表示不顾后果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反义词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错误使用此成语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灾难。因此,应摒弃焚林而狩的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成语 2025-09-11

焚林而猎

“焚林而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én lín ér liè,意思是烧毁森林来捕猎,形容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不顾后果采取极端手段的行为。这个成语警示人们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牺牲了长期利益。典故源于古代狩猎活动。近义词有竭泽而渔、涸泽而渔和杀鸡取卵。反义词包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资源。错误使用场景包括不注重生态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和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焚林而猎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成语 2025-09-11

焚枯食淡

本文介绍了成语“焚枯食淡”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举例说明了其用法。焚枯食淡形容生活清苦节俭,有时甚至烧枯枝、吃淡食的地步,用来形容生活极度简朴的人。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语境的正确使用。该成语体现了追求内心清净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成语 2025-09-11

焚骨扬灰

本文介绍了成语“焚骨扬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和错误用法。焚骨扬灰用来形容极度残忍、彻底毁灭的情景,表达了极度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复仇行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残忍和复仇心理。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夸张和误用。
成语 2025-09-11

焚膏继晷

文章介绍了成语“焚膏继晷”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勤奋努力,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不辞辛劳。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典故来源,并给出了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
成语 2025-09-11

焚符破玺

焚符破玺的读音为fén fú pò xǐ,表示废除旧有规矩、制度或约定的象征,也指一种彻底的变革或打破旧有的束缚。其典故包括《庄子·外物》中的追求内心自由、古代战争中的决心和力量展示,以及推翻暴政建立新秩序的传说。近义词有破旧立新等,反义词有墨守成规等。在政治、文化、个人成长等方面有应用实例,同时也需注意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9-11

焚典坑儒

焚典坑儒是一个成语,指烧毁典籍和坑杀儒生,常用来形容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残酷镇压和破坏。典故源于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应严肃、庄重使用。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扩大化使用范围和不恰当的语境使用。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和文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焚典坑儒行为,并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成语 2025-09-1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