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鹤唳处,诗韵越千年——历代吟咏华亭诗词鉴赏
华亭,这个承载着千年文脉的江南古邑,自三国时期陆逊受封”华亭侯”得名以来,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象。从陆机临刑的”华亭鹤唳”到李白醉吟的华亭月色,从苏轼笔下的华亭秋色到陆游梦中的故园风光,历代诗人用笔墨构筑了一个诗意的华亭宇宙。本文精选十首经典华亭诗词,带您穿越时空,感受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三国·陆机《华亭鹤唳》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这两句载于《晋书·陆机传》的悲鸣,成就了华亭最早的诗意典故。陆机作为东吴名将陆逊之孙,在八王之乱中兵败被杀,临刑前慨叹年少时在华亭听鹤的闲适岁月。此典后被李白化用为”华亭鹤唳不可闻,上蔡苍鹰安足道”,成为表达仕途险恶、怀念故园的经典意象。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安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诗仙在此连用陆机、李斯、张翰三个典故,将华亭鹤唳与思乡归隐主题紧密结合。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此诗:”盖叹仕路险巇,非高蹈远引不能自全。”
宋·梅尧臣《陆机宅》
“古宅蓬蒿遍,幽居岁月深。平生华亭鹤,终抱上蔡心。”北宋诗人梅尧臣寻访华亭陆机故居时所作,通过”蓬蒿””幽居”等意象,将历史沧桑与人生况味融为一体。清代吴景旭《历代诗话》称其”二十字中包涵陆机一生荣辱”。
元·杨维桢《华亭主簿歌》
“君不见华亭万户春茫茫,鹤唳凫飞总断肠。”元代铁笛道人杨维桢以狂草般的笔法,在华亭意象中注入元曲特有的酣畅淋漓。其学生贝琼在《华亭县重修记》中记载此诗创作背景为”至正间,予客华亭,见其风物而作”。
明·袁凯《白燕》
“月明华表归来晚,赢得风前鹤唳声。”明代”袁白燕”的成名之作,巧妙化用华亭鹤唳典故咏白燕。清代朱彝尊《明诗综》记载:”时大本赋《白燕》诗呈杨铁崖,凯见之曰:’未若”月明华表”二语也。’铁崖遂为之搁笔。”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伍胥山头花满林,华亭谷口夜猿吟。”清代浙西词派宗师朱彝尊在组诗中描绘华亭谷(今松江小昆山)夜景。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考证此景即陆机兄弟读书处,诗中所写”至今犹闻读书声”暗含对二陆才情的追慕。
其他经典作品:
- 宋·苏轼《华亭道中》:”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 宋·陆游《华亭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明·陶宗仪《华亭十咏》:”二陆读书台,千年锁绿苔。”
- 清·王士禛《华亭》:”吴淞三泖接华亭,十里风烟画不成。”
从三国到清代,华亭诗词形成了以”鹤唳”为核心,辐射出隐逸、乡愁、历史兴叹等多重意蕴的意象系统。这些诗作不仅记录着华亭的地理风物,更承载着中国文人共同的精神密码。当我们在云间博物馆驻足,或在醉白池畔徘徊,那些穿越时空的诗句,依然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诗意传奇。
你可能感兴趣
千年兰溪诗词鉴赏 关于江南水乡的经典诗句与文人情怀解析
兰溪诗词:千年水韵流淌的诗意长廊兰溪,这条流淌在浙江大地的灵秀之水,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驻足咏叹的胜地。从唐代的渔舟唱晚到宋代的羁旅愁思,再到明清的田园牧歌,兰溪诗词构筑了一条绵延千年的诗意长廊,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文人情怀的深邃完美交融。唐代:山水清音中的兰溪初现在现存文献中,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堪称最早咏叹兰溪的唐诗经典:"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首七绝以清新笔触勾勒出月色柳湾、山色倒影的静美画面,后两句突然转入动态描写——春雨催得桃花纷落,溪水上涨引得鲤鱼跃滩。诗人通过"凉月如眉"的巧喻与"镜中看"的虚实相生,将兰溪的灵秀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期的
历代诗人如何描写北海 探寻碧波千载的诗词意象与历史记忆
本文选取了五篇描写北海的诗词进行赏析。这些诗词以北海为背景,描绘了北海的浩渺波涛、壮丽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从唐代李商隐、王之涣到现代张晓风,不同朝代的诗人用诗词表达了他们对北海的敬畏与赞美,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相结合。此外,本文还提及了古代其他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古人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北海及海洋之美的独特魅力,同时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描写鲈乡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鲈乡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张翰的《思吴江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苏轼的《阳羡歌》等,以及一些不重复的描写鲈乡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鲈乡的美景、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启发和感悟读者。
历代咏白莲诗词赏析 10首关于白莲的经典诗词带你领略冰肌玉骨之美
本文介绍了描写白莲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的作品和不同作者的创作。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述了白莲在诗词中的形象、气质和美感,以及其在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不同的诗词,展现了白莲的高洁、清雅、纯洁和静谧之美,以及诗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同时,也介绍了白莲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整体而言,文章概括了白莲的诗韵、雅致和美感,带领读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代诗人笔下的昌黎印象 10首描写碣石与昌黎的经典诗词赏析
昌黎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本文介绍了五篇描写昌黎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韩愈、佚名、苏轼、许浑等古代文人以及近现代佚名的诗作。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角度和方式,描绘了昌黎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物风貌等方面。阅读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了解昌黎的历史文化,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昌黎的诗意世界,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历代咏沉香诗词赏析 探寻中国香道文化中的文人精神寄托
香魂诗魄:历代咏沉香诗词的文化解码沉香,这一缕穿越千年的幽香,不仅是中国香道文化的核心载体,更在文人墨客笔下化作独特的审美意象。本文辑录历代咏沉香诗词佳作,揭示这一特殊香木如何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唐代:宫廷贵气的沉香记忆李峤《床》诗云:"玳瑁千金起,琉璃七宝扉。蕙香薰罗荐,弦润瑟琴徽。鱼肠且断切,马乳夜光肥。别有沉香火,双烟一气微。"此诗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中沉香用于熏香的奢华场景,"双烟一气微"的描写精准捕捉了沉香烟气缠绵的特质。宋代:文人雅士的心灵映照黄庭坚《惠江南帐中香》写道:"百炼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诗中"香螺沉水"指优质沉香入水即沉的特性,"黄云绕
历代咏木棉花的经典诗词赏析 领略岭南英雄树的傲骨风姿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木棉花的诗词及其深度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木棉花的高贵品质与绚丽,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木棉花在古诗词中被赋予坚韧、不屈、傲然等象征意义,成为了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文章所列举的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文化意义,为我们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木棉花的赞美与敬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木棉花的美丽与内涵。
历代诗人如何评价李贺 10首关于诗鬼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李贺的诗词,从不同角度出发,列举并解析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描绘了李贺的诗歌独特魅力,表达了对李贺诗歌的钦佩与赞美。通过几首描绘李贺的诗词,展现了李贺的艺术世界。文章还提到李贺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成为后人研究和传颂的经典。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初春 10首写早春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初春的古诗词,包括《春日思》、《踏春行》等,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初春的美景和生机。文章引言介绍了初春是大自然苏醒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的征兆,并概述了文章的内容。接下来,分别介绍了每篇古诗词的内容及其解析,展示了古诗词中初春的美丽和生机。最后,总结了初春是生命力和希望的象征,让我们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同时也感受生命的力量与美好。
描写蜀锦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蜀锦之美的古诗词及其赏析。从古文中引用的诗词描绘了蜀锦的精湛工艺、绚烂色彩和文化内涵。从各个角度展现了蜀锦的美丽和珍贵,体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文章呼吁珍惜和传承蜀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思考如何将其美丽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