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冠,诗韵恒山——历代吟咏北岳的诗词巡礼
北岳恒山,这座耸立在华北大地上的雄伟山岳,自古就是帝王封禅、文人咏怀的圣地。作为五岳之一,恒山以其险峻的山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咏。从汉魏到明清,历代诗人用笔墨描绘恒山的雄姿,寄托自己的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汉魏风骨:班固笔下的帝王之山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就有”岳者,何谓也?岳之为言捔也,捔功德也”的记载,将五岳与帝王功德相联系。而在其《汉书·郊祀志》中更详细记载了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巡狩北岳的事迹,虽未直接留下诗作,却为后世咏北岳诗奠定了帝王封禅的文化基调。
唐代气象:贾岛眼中的边塞雄关
唐代诗人贾岛在《北岳庙》中写道: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恒山的险峻神秘,”岩峦叠万重”写其山势之险,”祠宇白日黑”状其幽深之态,最后以”霖雨””天地德”升华出恒山作为北方镇山的神圣地位,体现了唐代边塞诗风的雄浑气魄。
金元风韵:元好问的避世情怀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登恒山》中吟咏:
“大茂玄云起,朝霞焕丹霄。
山椒候灵气,静夜若闻韶。
“诗人以”玄云””丹霄”描绘恒山晨曦的壮丽景色,用”闻韶”的典故暗喻恒山是聆听天籁之音的仙境,表达了避世隐居的向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金元时期文人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
明代风雅:汪承爵的登山纪行
明代诗人汪承爵的《登恒山》堪称描写恒山的代表作: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首联”云中天下脊”以夸张之笔突出恒山的高峻地位;颔联”八水南汇””群峰北蹲”用生动的拟人手法写尽恒山统领群伦的气势;颈联”仙台””风窟”描绘恒山特有的奇观;尾联抒发”搜奇”未尽之憾。全诗对仗工整,气象雄浑,将恒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积淀完美融合。
清代风情:康熙皇帝的御笔题咏
清圣祖康熙皇帝在《望恒岳》中写道:
“恒山万仞插云中,秀拔雄姿直御风。
“虽只残句,但”万仞插云”的夸张与”直御风”的拟人,已尽显一代帝王眼中的北岳雄姿。作为亲自祭祀过北岳的皇帝,康熙的诗句更添一份庄严神圣的色彩。
北岳诗词的文化意蕴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悬空寺””果老岭”等恒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作为历代帝王祭祀的北方镇山,恒山诗词多带有”安邦定国”的政治寓意
- 道教圣地属性使诗词常出现”紫府””仙台”等道教意象
- 地处边塞要冲的地理位置,使北岳诗兼具边塞诗的雄浑和隐逸诗的超脱
从班固的史笔记录到康熙的御制诗篇,恒山诗词跨越两千年历史长河,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文人对这座北方名山的审美观照,更折射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当我们吟诵这些诗句时,仿佛能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站在恒山之巅,以诗心丈量天地,用墨香传承文明的身影。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北岳恒山的壮美 关于恒山的经典诗词赏析与名句解读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恒山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引用古诗词,展现了恒山的壮丽景象、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恒山作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美,他们以诗词为载体,将恒山的雄伟壮丽、神秘幽深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些诗词中,恒山的雄浑与秀美、自然与人文、与诗人心灵的对话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此之外,恒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古代帝王巡游、文人墨客题咏等,这些都为恒山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通过对这些诗词的欣赏和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与历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恒山在古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赞美,其风采也在诗词中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心中
关于恒山的诗词
关于恒山的诗词(第1篇)关于恒山的诗词及其解析一、恒山之诗恒山作者:佚名(宋)恒山苍翠入云霄,绝壁千寻鸟道遥。雄壮江山长不老,巍巍气魄压天骄。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恒山之高大,气势磅礴。山峦叠翠直上云霄,而悬崖峭壁让人心惊。表达了作者对恒山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游恒山有感作者:郭晖(清)群壑阴阴恒满雪,绝崖险峻直穿云。禅光溟溟深山里,跻攀石级至日暾。长松列道为佳友,白鸟凌空共友人。仰望峰峦疑九阆,何时一榻看烟尘。解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恒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恒山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恒山雪满、险峻、禅光等景象,以及攀登石级至日暾的艰辛与喜悦。二、其他涉及恒山的诗词登恒山观景
关于五岳的诗词
关于五岳的诗词(第1篇)关于五岳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众多文人墨客以五岳为题材,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篇。五岳分别指的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下面是根据标题“关于五岳的诗词”的要求,为大家带来的一篇包含多首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的文章。一、泰山篇《望岳》作者:杜甫(唐)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杜甫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的壮志凌云。泰山的高大和神奇让诗人感慨不已,诗中既是对泰山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二、衡山篇《游衡山》作者:李白(唐)原文:衡山
千年滦河诗韵:从边塞风云到帝王笔墨的诗词全集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滦水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古代到现代的诗歌,展现了滦水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引用不同诗人的作品,描绘了滦水的壮丽景色、深厚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滦水河畔的休闲活动和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最后,文章用一首小诗表达了对滦水的赞美之情,并呼吁大家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
中国古代描写君主的诗词有哪些 从帝王诗作与臣子颂诗中探索权力与诗心的千年对话
权力与诗心的交响:历代"描写君主诗词"中的帝王镜像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有一类特殊的作品始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描写君主的诗词。这些作品或出自臣子之手,饱含忠君爱国之情;或源于帝王自身,流露治国平天下之志;亦或是后世文人的咏史怀古之作,借古讽今,寄托理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学标本。臣子笔下的颂圣之作,往往体现着儒家"尊君"的思想传统。唐代杜甫《北征》中"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对唐太宗功业的赞美,宋代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圣主如天万物春"对宋哲宗的称颂,都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对理想君主的期待。北宋柳永《破阵乐》"千步虹桥,参差雁齿
关于康熙的诗词
关于康熙的诗词(第1篇)关于康熙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康熙御制诗》春日迟迟草木香,紫禁城中花满堂。金殿玉阶映日影,龙旗凤辇绕宫墙。作者:康熙皇帝,朝代:清朝。解析:此诗为康熙皇帝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宫的繁华。诗中通过“春日迟迟草木香”等句,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金殿玉阶映日影”等句则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辉煌。整首诗体现了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和宏大胸怀。二、其他关于康熙的诗词《观书有感·康熙御制》玉宇琼楼照九霄,文武英才聚一朝。君恩浩荡如春日,四海升平乐未消。作者:康熙皇帝,朝代:清朝。解析:此诗表达了康熙皇帝对文武英才的赞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诗中“君恩浩荡如春日”一句,
描写康熙诗词名句
这是一篇关于康熙诗词名句的本文介绍了康熙皇帝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追求。文章阐述了康熙诗词的创作风格、名篇及其解析,以及其文化价值。通过赏析几首康熙皇帝的诗词佳作,展现了其独特魅力和深刻思想。这些诗词作品体现了康熙皇帝对自然、生活、历史和人民的热爱与关注,展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这些珍贵的诗词作品将永远闪耀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
10首关于大清王朝的经典诗词 从盛世雄浑到末世悲歌的文学镜像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大清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清王朝的繁荣、昌盛、独特风情和历史变迁。包括《满江红·大清兴衰》、《大清怀古》、《观大清盛世》等,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笔触,描绘了大清的兴衰、繁荣景象和历史文化。此外,还介绍了《清秋望月》、《大清春晓》、《北国风光》等诗词,展现了大清的春天景色、北国风光和壮丽景象。同时,通过《盛世繁华》、《皇家春色》、《草原风华》等诗词,进一步了解了大清盛世的繁华、皇家气象和草原风光。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悟,它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清王朝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文气息。
10首描写风流帝王的经典诗词 从汉武帝到乾隆的爱情诗篇赏析
风流天子入诗行:历史长河中的帝王情事剪影中国历代帝王中,不乏风流倜傥、多情浪漫之辈,他们的情爱故事与宫廷韵事成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题材。从汉武帝到唐玄宗,从李煜到乾隆,这些帝王的风流韵事被镌刻在诗词中,成为后人窥探历史与人性的独特窗口。《李夫人歌》(汉·刘彻)"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汉武帝刘彻为悼念李夫人而作,短短数语勾勒出帝王对美人的痴情等待。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爱情面前展现出罕见的柔情与怅惘,开创了帝王亲自创作情诗的先河。唐代诗人对风流天子的描写尤为丰富:《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首长篇叙事诗将唐玄宗与
描写马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马匹的雄壮气势、英勇气概和豪放不羁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时代和情感的思考。文章列举了多篇古诗词,包括《马诗·龙脊贴连钱》、《天马》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马匹的力量、速度和美丽。同时,文章也介绍了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象征。这些古诗词展现了马匹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如战场、草原、旅途等,体现了诗人对马匹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