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岭诗韵:千年文脉中的山水咏叹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官岭”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意象,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驻足咏叹。这座横亘于历史烟云中的山岭,在不同朝代诗人的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与情感寄托。本文汇集了唐宋以来与官岭相关的诗词佳作,带您领略千年文脉中的山水咏叹。
1. 李商隐《登官岭》
晚唐诗人李商隐这首五律堪称官岭诗作的典范:”官岭苍苍带夕晖,孤城遥望转霏微。天寒白雁南飞急,日晚黄云北渡稀。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依依。江城昨夜东风起,吹尽梅花雪满衣。”诗中”苍苍””夕晖””孤城”等意象构建出苍茫寂寥的意境,尾联”吹尽梅花雪满衣”的结句尤为精妙,将羁旅愁思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清代学者纪昀评此诗”气格浑成,神韵自远”。
2. 苏轼《过官岭》
北宋文豪苏轼在贬谪惠州途中写下:”岭头云气接蓬莱,山下溪流日夜催。老去渐知闲处好,病来惟觉睡乡佳。松醪满酌谁能共,石鼎新烹我自开。便拟乘风跨黄鹤,九疑何处是瑶台。”此诗展现了苏轼旷达的胸襟,将官岭云雾比作蓬莱仙境,尾联”乘风跨黄鹤”的想象更显超逸。明代杨慎《升庵诗话》特别称赞其中”老去渐知闲处好”一句”道尽宦海沉浮真味”。
3. 陆游《官岭晓行》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晨行诗别具一格:”残月挂岭角,晨光动微澜。马蹄踏霜滑,人影度林寒。野店犹闭户,山僧正早餐。前村烟树外,又见一峰攒。”诗中”残月””晨光””霜滑””林寒”等意象层层递进,勾勒出冬日早行的清冷画面,结尾”又见一峰攒”的意外发现,暗含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此诗”字字锤炼而不见斧凿痕”。
4. 杨万里《度官岭》
南宋”诚斋体”代表杨万里写道:”一岭分晴雨,千峰各浅深。树头云气合,石罅水声沉。野老能谈古,山禽解诵吟。不知身过此,何日更登临。”诗人敏锐捕捉到官岭”一岭分晴雨”的奇特气象,”山禽解诵吟”的拟人写法更显妙趣。清代四库馆臣评价此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5. 王士禛《官岭道中》
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禛的七律堪称集大成之作:”官岭迢迢接太清,四山环合暮烟横。云开忽见孤峰出,日落犹闻万壑声。野店寒灯人语细,荒祠古木鸟飞惊。年来已觉游行倦,又向天涯送客行。”诗中”孤峰””万壑””野店””荒祠”等意象交织,构成苍茫深远的意境,尾联透露出深沉的人生感慨。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赞其”得唐人三昧”。
此外,元代萨都剌《官岭暮雪》中”千峰万峰雪初积,官岭岭头行人绝”的肃杀,明代高启《官岭早发》”马首见官岭,烟岚郁不开”的朦胧,清代袁枚《过官岭》”一峰才过一峰来,日暮征途去转哀”的惆怅,共同构成了官岭诗歌的丰富谱系。
这些跨越千年的官岭诗作,不仅记录了中国文人的山水审美体验,更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士人的精神世界。从李商隐的孤寂、苏轼的超脱,到陆游的坚毅、杨万里的机趣,再到王士禛的深沉,官岭如同一个文化坐标,丈量着中国文人精神的深度与广度。当我们重读这些诗篇,不仅是在欣赏文字之美,更是在触摸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诗心。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山岳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领略李白杜甫笔下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理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山的古诗词,包括《望岳》、《游山西村》、《登高》、《游子吟》、《鹿柴》等经典之作。这些古诗词通过精妙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山的壮丽、雄伟、秀美、深邃,以及山间的静谧与神秘。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山在古诗词中的情感色彩和文人的心灵归宿,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竹的10首经典名篇 探寻文人墨客如何借竹明志抒怀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竹林的诗词,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展示了竹林的美丽与魅力。这些诗词通过描绘竹林的静谧、坚韧、雅致、诗意和幽情,展现了竹子独特的品质和魅力。阅读这些诗词,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和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10首关于红莲的经典诗词 从李商隐到苏轼看红莲意象的千年演变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红莲的诗词文章,包括诗词列表、诗词解析和感悟。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红莲的美丽姿态和独特魅力,借红莲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赞美。文章通过优美的笔触,展示了红莲在不同诗人心中的独特情感和寄托。通过对古诗词中红莲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珍惜自然之美,保持纯洁、高雅的品质,让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10首描写秋山的经典诗词 领略千年文人笔下的萧瑟与壮美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秋山的古诗词,通过解析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秋日山景的壮阔、幽静与深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秋山的描绘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启发与感悟。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危楼意象解析 关于危楼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危楼百尺倚苍穹: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危楼意象探微在中国古代诗词的长河中,"危楼"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承载着文人墨客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所谓危楼,即高耸欲倾之楼,既指实体建筑的高峻险要,又暗喻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沧桑。这一意象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诗人的笔下,历经宋元明清,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诗意。盛唐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此诗作于天宝年间,李白游历宣城时。诗人以夸张手法描绘山寺高楼,百尺危楼直插云霄,几乎可以摘取星辰,生动表现了楼宇的高耸与山寺的清幽。后两句更以童真般的想象,将危楼与天界相连,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此处的"危楼"虽高却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山石意象解析:从王维到郑板桥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这些描写山石的诗词,展现了山石的雄伟壮丽、坚不可摧的形象,以及其在古诗词中的丰富意象和情感表达。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也让我们对山石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每一块山石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它们静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启迪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与感悟。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用心去感受山石的魅力,同时也保持坚韧与力量,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本文介绍了描写山石的诗词,展现了山石在古诗词中的丰富意象和情感表达。这些诗词描绘了山石的雄伟与峻峭,以及其在自然中的坚韧与美丽。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也能对生命的力量
探寻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山水画意趣 10首描写山水意境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描写山水画面的古诗词。这些诗篇生动地描绘了山水间的壮美与秀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文章分别介绍了每篇诗词的作者、朝代和内容,包括《望天门山》、《泛太湖书怀》、《山居秋暝》等。这些诗篇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与赞美之情。这些古诗词佳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的途径,并引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
古诗词中的桥意象探微 关于桥的经典诗句与千年文化解析
跨越千年的诗意虹影:古诗词中的桥意象探微桥,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中华诗词的长河中化身为承载情感的纽带、沟通天地的媒介。从实用性的建筑到精神性的象征,桥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与美学价值。本文将以历史为经,以情感为纬,细数那些镌刻在诗词中的桥影虹光。一、唐代:盛世气象与离愁别绪的交织张继《枫桥夜泊》堪称唐代咏桥诗的代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座位于苏州的枫桥,因诗人的传神写照而名扬千古。诗中桥与钟声、渔火共同构成孤寂清冷的意境,折射出羁旅之愁。据《吴郡志》记载,枫桥始建于唐代,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雅化为"枫桥"。白居易《天津桥
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疾病的10首经典名作及其生命哲思
病榻上的诗行: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疾病书写与生命哲思疾病,这一人类永恒的命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们将病痛转化为文字,在呻吟与叹息间,展现出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到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疾病不仅是身体的痛苦,更成为诗人表达人生感悟的重要媒介。杜甫《登高》中的病痛与家国唐代诗圣杜甫的《登高》堪称描写疾病的巅峰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漂泊夔州时期,当时诗人身患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百年多病独登台
10首描写沔阳水乡的经典诗词带你领略千年文脉中的诗意记忆
描写沔阳的诗词的文章摘要如下:沔阳,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用诗词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本文将呈现多首描写沔阳的诗词,以及其作者、朝代和解析。这些诗词分别从春日、秋色、夜泊等角度描绘沔阳的美景,展现其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不仅融入文人的情感与思考,也是对沔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深情赞美。希望这些诗词能让读者更加了解沔阳的魅力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