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怎么读:一个多音多义字的深度解析
汉字”掸”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这个字不仅有两种读音,还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日常生活双重意义。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个有趣汉字的方方面面。
拼音
“掸”是一个典型的多音字,拥有两个不同的读音:
- dǎn:这是最常见的读音,表示”拂去、轻轻扫除”的动作
- shàn:这个读音特指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古称,也指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例如:
- “他轻轻掸(dǎn)去衣服上的灰尘”
- “掸(shàn)族是云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
部首
“掸”字的部首是“扌”(提手旁),位于字的左侧。这个部首表明”掸”与手的动作相关,印证了它作为动词表示”拂拭”的基本含义。
提手旁是汉字中常见的部首之一,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打”、”拍”、”握”等字都带有这个部首。
笔顺
“掸”字共有11笔,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钩(亅)
- 提(㇀)
- 点(丶)
- 撇(丿)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 横(一)
- 横(一)
- 竖(丨)
书写时要注意先写左边的提手旁,再写右边的”单”部。正确的笔顺不仅能让字写得漂亮,还能提高书写速度。
含义
“掸”字根据读音不同,含义迥异:
读dǎn时:
-
动词:轻轻拂去灰尘或杂物
- 例:掸灰尘、掸衣服
-
动词:筛(见于某些方言)
- 例:”无皮的罗儿掸三遍”(出自《中国民谣资料·孟姜女》)
-
动词:提持(古义)
- 《说文解字》解释:”掸,提持也。”
读shàn时:
- 名词: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称呼
-
名词:古代东南亚国家名,一般认为在今缅甸掸邦
- 《集韵》记载:”掸,西南夷国名。”
详细解析
掸(dǎn)的深层含义
作为动词的”掸(dǎn)”描绘了一个细腻的生活场景——用手或工具轻轻拂拭表面以去除灰尘。这个动作蕴含着中国人对清洁的讲究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古代,”掸”还指一种特殊的毛笔——掸笔,用于掸尘或掸细粉,展现了古人在书写工具上的精巧设计。
掸(shàn)的历史文化内涵
“掸(shàn)”作为民族称谓,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从《后汉书》开始,中国史书就有关于”掸国”的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云南地区的傣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掸族”,这个称呼保留了珍贵的民族历史记忆。缅甸的”掸邦”至今仍在使用这个名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近义词
对于”掸(dǎn)”表示拂拭的含义,有以下近义词:
- 拂:如”拂尘”、”拂拭”
- 扫:如”扫地”、”扫灰尘”
- 拭:如”擦拭”、”拭去”
- 擦:如”擦桌子”、”擦玻璃”
这些词都有去除表面灰尘杂物的意思,但力度和方式略有不同:”掸”最轻柔,”扫”范围最大,”擦”力度最强。
反义词
“掸(dǎn)”作为清洁动作,其反义词主要是制造脏污的动作:
- 弄脏:使变脏
- 污染:使沾染污物
- 撒:如”撒灰尘”
- 扬:如”扬尘”
组词
读dǎn时的常用词组:
- 掸子:用来掸尘的工具
- 掸尘:①拂去灰尘;②旧时年终大扫除
- 掸扫:轻轻打扫
- 掸衣服:拂去衣服上的灰尘
- 鸡毛掸:用鸡毛制成的掸尘工具
读shàn时的常用词组:
- 掸族:傣族的古称
- 掸邦:缅甸的一个自治邦
- 掸人:指傣族人或掸邦居民
- 掸国:古代东南亚国家名
造句
读dǎn的例句:
- 奶奶用鸡毛掸掸去相框上的灰尘,那些老照片又清晰可见了。
- 他习惯性地掸了掸西装上并不存在的皱褶,展现出严谨的生活态度。
- 春风像一把无形的掸子,轻轻掸去了冬日留下的最后一丝寒意。
读shàn的例句:
-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时期掸国曾派遣使者来到中国。
-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古文献中常被称为掸族。
- 缅甸掸邦与中国云南省有着悠久的边贸往来历史。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虽然”掸”字没有固定成语,但有一些常用的四字短语:
- 掸尘洗浴:形容彻底清洁
- 掸灰拂尘:指细致的清洁工作
- 掸尽风尘:比喻去除世俗的烦扰(文学化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有时会创造性地使用”掸”字来表达特殊意境,如”掸去岁月的尘埃”这样的诗化表达。
结语
“掸”字虽小,却像一把穿越古今的文化钥匙。它既记录着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清洁动作,又承载着民族交往的历史记忆。从轻轻掸去衣上尘埃的温柔,到跨越千年的掸国往事,这个字提醒我们: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每一笔每一画都值得细细品味。
下次当您拿起鸡毛掸子,或是读到关于傣族历史时,不妨想一想这个”掸”字背后丰富的故事。它不仅是语言符号,更是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你可能感兴趣
拂字怎么读 解析多音字拂的拼音fú和bì正确发音及书写笔顺
本文详细介绍了拂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包括拂作为动词的拂拭、掠过、甩动、抖动等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等。文章还提供了拂的组词,如拂泪、拂逆等,并对拂的不同含义进行了分类解析。
尘的拼音chén怎么写?6笔掌握书写技巧与深层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尘”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尘字表示飞扬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也可指现实世界及行迹、踪迹。文章还探讨了尘的出处,包括《左传》、《庄子》、《楚辞》等古籍,并涉及重量单位及姓氏。此外,尘还可用作动词,表示蒙上灰尘或弄脏。整篇文章内容全面,详细介绍了汉字“尘”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关于九鼎的诗词
关于九鼎的诗词(第1篇)关于九鼎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九鼎之歌》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九鼎之重,国之神器。铸于夏时,传世无穷。鼎中藏宝,天下归心。解析:此诗为古代歌颂九鼎的诗歌,描述了九鼎的重量和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九鼎是古代的传国重器,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至高无上。二、汉乐府《鼎足篇》作者:未知(汉代)原文:鼎足立三台,神明扬其威。四海归一统,万国仰清辉。解析:此诗借九鼎的象征意义,歌颂了国家统一和皇权的威严。鼎足立三台,暗指九鼎的稳固地位和其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三、杜甫《古柏行》作者:杜甫(唐代)原文:君看九峰连玉笋,屹立天外何巍巍。昔闻大禹铸鼎处,砥柱中流奠四方。古柏行宫今
砻怎么读 3分钟掌握lóng的发音笔顺和农耕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砻”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含义和用法。砻是一种用来去掉稻壳的工具,形状像磨,多用木料制成。它不仅可以用来磨光雕琢,还可以比喻刻苦锻炼。此外,砻还有脱出稻壳的农具和坟墓的含义。
掌握"书"字的拼音、笔顺、部首及10个成语 全面解析汉字"书"的文化内涵
本文详细介绍了“书”的含义,包括书写、书籍、信件、字体等多种含义。文章阐述了“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历史、文学、艺术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与“书”相关的词汇,如书法、书论等,并探讨了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站怎么读 掌握zhàn的正确发音和10个实用组词技巧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站”的拼音、部首、笔顺等相关信息,同时阐述了其多种含义及用法。包括站立、停留、为乘客或货物装卸设立的停车场所,以及为某种业务设立的机构等。此外,还介绍了其在古代驿站中的使用及蒙古语音译的相关知识。摘要内容全面且简洁,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汉字“站”的相关知识。
摞怎么读 掌握luò的正确发音和14画笔顺技巧
本文介绍了“摞”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可表示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如补丁摞补丁、把箱子摞起来等。同时,“摞”也用于表示重叠放置的东西,如一摞碗、一摞书等。该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整齐地堆积或堆起,量词则表示排列整齐有序的叠堆。
夯字正确读法是什么 5个笔画2种发音详解建筑工具与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介绍了汉字“夯”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组词。夯可以用于敲打地基,使其结实的工具,也可指用力以肩扛物,是北方方言中的词汇。此外,“夯”还有胀满、鼓胀的含义。同时,“夯”也同“笨”,形容笨拙的人或事物。文章全面解析了“夯”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搂字怎么读 2种拼音发音与12笔正确写法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搂”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到自己面前,搜刮财物,核算账目,搂抱等动作,以及两臂合抱的量为一搂的概念。文章详细解析了“搂”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句。
掌握砌的2种正确读音与9笔笔顺 详解建筑术语与戏曲用法的区别
本文介绍了汉字“砌”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可用于建筑方面,如垒砖石并用泥灰等黏合,也可用于形容台阶,如雕栏玉砌。此外,“砌”也可指戏曲演出中的简单布景和道具。同时,本文还提供了“砌”的其他含义和用法,如连缀、拼凑捏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