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怎么读:一个兼具实用与诗意的汉字
汉字”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这个字不仅有两种读音,还承载着从工具制作到自然景观的多重意义。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个独特汉字的方方面面。
拼音
“剡”是一个多音字,拥有两种不同的读音:
- yǎn:当表示”削尖”或”锐利”的意思时读作第三声
- shàn:特指浙江省的”剡溪”时读作第四声
例如在”剡木为楫”中读yǎn,而在”剡溪”中则读shàn。这种一字多音的现象在汉语中并不罕见,但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
部首
“剡”字的部首是“刂”(立刀旁),这个部首通常与刀具或切割动作相关。立刀旁位于汉字右侧,由两笔组成:短竖和竖钩。在”剡”字中,左边的”炎”部表示读音,右边的”刂”部则提示这个字与刀具或切割动作有关。
笔顺
掌握正确的笔顺对书写汉字至关重要,”剡”字共有10画,笔顺如下:
- 丶 (点)
- 丿 (撇)
- 丿 (撇)
- 丶 (点)
- 丶 (点)
- 丿 (撇)
- 丿 (撇)
- 丶 (点)
- 丨 (竖)
- 亅 (竖钩)
分解来看,先写左边的”炎”部,再写右边的”刂”部。这种左右结构的汉字在书写时通常遵循”从左到右”的基本规则。
含义
“剡”字的含义根据读音不同而有所区别:
[ yǎn ]
- 削尖:如”剡木为楫”(削尖木头制作船桨)
- 锐利:形容物体锋利的状态
[ shàn ]
- 剡溪:水名,指曹娥江上游的一段,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篇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和文献记载来看,”剡”字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字形演变:
“剡”由”炎”(表音)和”刂”(表意)组成,属于形声字。”刂”表明与刀具相关,而”炎”则提示读音。
文献记载:
- 《说文解字》解释:”剡,锐利也。”
- 《淮南子·泛论》记载:”古者剡耜而耕”,描述了古人削尖农具耕作的情景。
- 《楚辞·橘颂》中有”曾枝剡棘”的描写,形容橘树枝条上的尖刺。
- 《易经·系辞下》记载:”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讲述了古代制作舟楫的工艺。
词性变化:
-
动词:
- 削、削尖:”剡章”(削牍写成奏章)、”剡麻”(缀缉麻缕)
- 举、举起:”案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也”(《荀子》)
- 举荐:”剡荐”(上书举荐)
-
形容词:
- 锐利:”曾枝剡棘,圆果搏兮”(《楚辞》)
- 锋利:”剡利”(锐利)、”剡耜”(锋利的耒耜)
古代工艺:
在古代,”剡”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具制作:
- 制作农具:如”剡耜”(削尖的犁头)
- 制作武器:如削尖木棍作为武器
- 制作交通工具:如”剡木为楫”(制作船桨)
近义词
根据”剡”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当表示”削尖”时:
- 削
- 修
- 磨
- 锉
-
当表示”锐利”时:
- 利
- 锋
- 尖
- 快(形容刀具)
-
当指”剡溪”时:
- 河流
- 溪流
- 水道
反义词
同样根据含义不同,”剡”的反义词包括:
-
当表示”削尖”时:
- 钝
- 磨圆
- 粗磨
-
当表示”锐利”时:
- 钝
- 拙
- 不利
组词
“剡”字可以组成多个有意义的词语:
- 剡楫 (yǎn jí):削木制成的船桨
- 剡耜 (yǎn sì):锋利的农具
- 剡麻 (yǎn má):缀缉麻缕
- 剡荐 (yǎn jiàn):上书举荐
- 剡章 (yǎn zhāng):削牍写成奏章
- 剡溪 (shàn xī):浙江的一条著名溪流
- 剡曲 (shàn qǔ):剡溪的别称
- 剡藤 (shàn téng):剡溪出产的藤纸
造句
让我们通过例句来掌握”剡”字的用法:
-
读yǎn时:
- 古人剡木为楫,解决了水上交通的问题。
- 这把刀的刃口剡得极为锋利,使用时要小心。
- 农民们正在田间剡耜,准备春耕。
-
读shàn时:
- 李白曾写下”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著名诗句。
- 剡溪两岸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 我们计划周末去剡溪泛舟,感受古人笔下的诗意景致。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虽然”剡”字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字,但仍有一些包含它的固定表达:
- 剡木为楫:削尖木头制作船桨,比喻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制作工具
- 剡溪兴:指代晋代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后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 剡藤纸:指古代剡溪地区出产的名纸,质地优良
典故分享:
“剡溪兴”源自《世说新语》记载的著名典故:东晋名士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时,某夜大雪,他忽然想起好友戴逵(字安道),当时戴逵住在剡县。王子猷当即乘小船沿剡溪前往,经过一夜才到戴家门前,却又不进门而返。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个典故生动体现了魏晋名士率性而为的风度,”剡溪”也因此成为文人雅士心中诗意栖居地的象征。
通过以上全面的解析,相信您已经对”剡”这个汉字有了深入的认识。无论是作为动词描述削尖的动作,还是作为地名指代那条充满诗意的溪流,”剡”都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下次当您遇到这个字时,一定能准确读出它的发音,并理解其背后的丰富内涵。
你可能感兴趣
揭秘“兑”字的3种读音与多重含义 从古义到现代用法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兑”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用法。作为交换的意思,可以组词如“兑换”、“兑现”等。同时,“兑”也是八卦之一,代表沼泽。本文还解释了“兑”在古汉语中的其他含义和用法,如喜悦、尖锐、西方等。
峄怎么读正确发音 解析山东峄山8画笔顺与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峄”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文中提到,“峄”是一种山名,位于山东省邹县东南。同时,也提到了峄的其他称呼和相关的历史记载。
铦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铦”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有锋利之意,也可作农具、捕鱼具、利器之意,还可作为姓氏。文章详细阐述了“铦”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
楷字怎么读?掌握kǎi和jiē两种读音的5个关键知识点与书写技巧
本文介绍了楷的植物属性,属于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其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香味,花雌雄异株,核果球形,熟时暗红色。材质密致,可用于制作装饰性器物。此外,楷还作为法式、模范的含义,组词如“楷模”。文章还提到了楷的书法形式及其特点。
鞘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揭秘刀剑文化中的多音字鞘及其组词用法
本文介绍了“鞘”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鞘字含义包括装刀剑的套子,如剑鞘、刀出鞘,以及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另外,鞘字还有古代贮银以便转运的空心木筒的含义。本文还提供了鞘字的详细解析和其他含义。
柞字究竟怎么读 3种读音与柞树柞蚕柞水的实用解析
本文介绍了柞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柞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倒卵形,花单性,坚果木质坚硬且耐腐蚀。其叶子可用来饲养柞蚕,木材可用于造船和制作枕木等。此外,柞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砍伐树木,或作为形容词表示狭窄。同时,文中还介绍了柞水这一地名,位于陕西。
生僻字"刿"的正确读音与8个笔画书写技巧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刿”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表示刺伤、割的意思,同时也解析了其作为动词的用法。文章还探讨了“刿”的其他含义,如“割开、切口”等,并指出其与“会”的通义。
醪怎么读正确发音 探索18画酉部首汉字的多重含义与酒文化
本文介绍了汉字“醪”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醪”的含义,即汁滓混合的酒,也就是浊酒或醇酒。文章还阐述了“醪”在名词中的形声特征,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如醪药、醪糒等。
汉字"桡"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桡骨与船桨的多重含义与文化背景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桡”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解释了其含义及组词。文章涵盖了桡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用法,以及其相关的词语和词组。此外,本文还通过举例和引用,深入解析了桡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
堇怎么读 3种正确读音和组词造句方法一网打尽
本文介绍了汉字“堇”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该字有多种读音,包括jǐn、qīn和jìn。其部首为“一”和“艹”。在含义上,“堇”表示黏土,也可以作为涂抹的动词使用。此外,该字还有通假字“仅”、“墐”,并且在明代的文献中有记载。本文详细解析了该字的用法,包括组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