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双手间的温情与力量
拼音
“捧”字的拼音是pěng,读作第三声,发音时先降后升,如同双手从高处轻轻托起某物的动作轨迹。这个音调让”捧”字自带一种小心翼翼的温柔感,仿佛怕惊扰了手中之物。
部首
“捧”字的部首是扌(提手旁),这个部首揭示了”捧”与手部动作的密切关联。提手旁如同一个抽象的手形符号,暗示着”捧”是一种需要双手配合完成的精细动作。在汉字中,提手旁的字多与手的动作相关,如”打”、”抓”、”握”等,而”捧”在其中显得尤为温柔。
笔顺
“捧”字共有11笔,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钩(亅)
- 提(㇀)
- 横(一)
- 横(一)
- 横(一)
- 撇(丿)
- 捺(㇏)
- 横(一)
- 横(一)
- 竖(丨)
观察”捧”字的笔顺,仿佛看到一个人先伸出双手(前三笔形成提手旁),然后小心翼翼地托起下方的”奉”字。这种结构安排巧妙地将动作与意义融为一体。
含义
“捧”字的核心含义是用双手托,这个动作既可以是物理上的托举,也可以是情感上的珍视或社交中的奉承。
- 物理托举:如”捧着花生米”、”双手捧住孩子的脸”,这里的”捧”传递出一种小心翼翼的爱护之情。
- 量词用法:用于能捧的东西,如”一捧枣儿”、”两捧米”,这种用法让”捧”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计量单位。
- 社交含义:如”捧场”、”你别再捧我了”,这里的”捧”演变为一种语言行为,指代对他人的赞美或奉承。
详细解析
“捧”字从手,奉声,本义为”两手承托”,在古代多写作”奉”。这个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形声字的精妙:”捧”字左边的提手旁表意,右边的”奉”字既表音又表意,形成形声兼备的结构。”奉”本身有恭敬献上的意思,与”捧”的动作内涵相呼应。
-
历史文献中的”捧”:
- 《广韵》记载:”捧,两手承也。”
- 《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
- 《后汉书》中”捧土以塞孟津”的典故,用”捧”来形容不自量力的行为。
-
动作延伸:
- 物理动作:如捧茶、捧书、捧水等
- 情感表达:捧心西子(形容女子娇弱柔美)
- 社交行为:捧场、捧红、捧杀等
- 量词特性:”捧”作为量词时,带有一种非精确但温馨的测量感,比”一把”更显珍重。
近义词
- 托:如”托盘”,比”捧”更强调支撑的稳定性
- 端:如”端茶”,比”捧”更正式庄重
- 承:如”承受”,比”捧”更抽象
- 奉:如”奉献”,比”捧”更显恭敬
- 掬:如”掬水”,专用于捧取液体
反义词
- 摔:如”摔碎”,与小心翼翼的”捧”形成对比
- 扔:如”扔掉”,与珍视性的”捧”相反
- 弃:如”抛弃”,与爱护性的”捧”相对
- 撒:如”撒手”,与紧握的”捧”相反
组词
- 捧场:指特意到现场表示支持
- 捧腹:形容大笑的样子
- 捧杯:指获得奖杯
- 吹捧:过分夸赞,含贬义
- 捧杀:通过过度吹捧而害人
- 捧读:恭敬地阅读
- 捧心:形容女子娇弱姿态
- 众星捧月:比喻众人围绕一个中心
造句
-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刚出生的小猫,生怕伤着它。
- 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一捧花生,分给围观的孩子们。
- 这位新人演员全靠老板力捧,才迅速走红。
- 他幽默的表演让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 在颁奖典礼上,冠军选手激动地捧起了奖杯。
包含”捧”字的成语
-
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 例:明星出场时,粉丝们如众星捧月般围着他。
-
捧腹大笑:形容笑得非常厉害,以至于要用手捧着肚子。
- 例: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
-
捧头鼠窜:形容狼狈逃跑的样子。
- 例:小偷被发觉后,捧头鼠窜地逃走了。
-
西子捧心:原指美女西施因心痛而捧心皱眉的样子更显娇美,后比喻别具风韵。
- 例:她轻蹙眉头的模样,真有几分西子捧心的韵味。
-
捧檄色喜:形容得到任命时高兴的样子。
- 例:接到调令后,他捧檄色喜,立即准备赴任。
“捧”这个字从最初的双手承托之意,逐渐演变为包含物理动作、情感表达和社交行为的多层次汉字。它既可用于描述小心翼翼捧起珍贵之物的温柔,也可用于形容社交场合中的赞美奉承。无论是”一捧清泉”的清新自然,还是”捧红明星”的现代语境,”捧”字都在汉语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蹭怎么读cèng 解析19画笔顺、足字旁部首及3种常见用法
本文介绍了“蹭”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有摩擦、缓慢向前移动等含义,如“蹭破了皮”、“留神蹭油”等。此外,“蹭”也可表示因擦过某物而沾上,如蹭上了一层油。同时,“蹭”还有行动拖拉、磨蹭的含义,提醒人们别浪费时间。
掬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掬”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表示两手捧东西的动作,也可形容笑容明显或景色鲜明。此外,“掬”还有抓取、卷缩、翘起等含义。文中还提到了“掬”的量词用法,如一捧之土、一掬之泪等。
关于梳子的诗词
关于梳子的诗词(第1篇)关于梳子的诗词:一、古风吟梳子在古代诗词中,梳子常被赋予情感与象征,成为诗人表达爱情、思念或离愁的媒介。以下为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诗经·木瓜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我闻君之言,心悦诚如结。何缘相去心相向,梳子所思在容颜。解析:此诗以木瓜、木桃为喻,赞美了美好的情感。其中的“梳子所思在容颜”,暗示了梳子对于女性形象的重要性,象征着爱情的陪伴与守候。秋波媚·七夕作者:刘过(宋)原文:一水牵愁万里长,侬心犹自系郎旁。梳妆懒,倚鸾窗。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宫妆
打拱作揖
打拱作揖是一个中国传统的礼节动作,读音dǎ gǒng zuò yī,表示尊敬和礼貌。它源于古代礼仪文化,通过双手合十、弯腰低头、向前推手等身体动作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祝福。打拱作揖也可以用于表达友好和尊重。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它有时会被误用或滥用,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揖怎么读 详解12笔古老礼仪动作的拼音、部首与传统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揖”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揖字表示拱手行礼,也可以作为姓氏。其动作要领为从手发出,模仿古代礼仪中的进退俯仰。此外,“揖”还有让出、逊让的含义,如揖让、揖盗开门等。同时,也有专一的含义,如“搏心揖志”。
掌握“接”的拼音、笔顺和11种用法 汉字学习必备指南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接”的含义,包括其作为动词、名词的用法。作为动词时,它表示靠近、接触、连接、托住、承受、接受、迎接、接替等动作;作为名词时,它表示交往、交情等。另外,也提供了关于“接”的详细笔顺和一些常见用法。摘要为:汉字“接”含义丰富,包括靠近、接触、连接、托住、承受、迎接等多种动词用法,以及交往、交情等名词含义。详细解析了“接”的笔顺和常见用法。
掌握汉字"掠"的3种读音含义及11笔正确写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掠”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掠字含义丰富,包括掠夺财物、轻轻擦过或拂过、用棍子或鞭子打等动作。同时,也介绍了其作为动词的用法,如梳理头发、拂掠海面等。此外,“掠”还可以表示某种小动作来传达感情,如掠过一丝微笑。最后,本文还提供了关于“掠”的一些方言用法,如顺手拿、抄等。
掩怎么读 掌握yǎn的正确发音及11笔笔顺技巧
---摘要如下:掩是一个汉字,它的拼音是yǎn,部首是扌。掩的基本含义包括遮盖、掩蔽,如掩口而笑、掩人耳目等。此外,掩还可以表示关、合上的动作,如掩卷。在意外被夹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掩这个词。掩还可以表示乘人不备的袭击或捕捉。通过了解掩的多重含义,可以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个汉字。
掌握"推"字的11笔正确写法与9大含义 从拼音到成语全面解析
推是一种动作,包括向外用力移动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使用工具向前剪或削,以及推动事物发展等含义。推的拼音为tuī,部首为扌,笔顺包括横、竖钩、提等多种笔画。推也有寻求、探索、推广、推断等意思。此外,推还有审问、推脱、拒绝、排除等含义。
汉字"挠"的正确读音与书写技巧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应用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挠”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阻碍、搅扰、弯曲、屈服、搔抓等动作,同时也详细解析了该字的出处和用法示例。摘要概括了挠的字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