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花拂柳: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
读音
fēn huā fú liǔ
含义
- 分:拨开、分开。
- 花:盛开的花朵。
- 拂:轻轻掠过、触碰。
- 柳:柔嫩的柳枝。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花丛柳枝间轻盈穿行,姿态优雅,也比喻女子举止柔美、步履轻盈。
典故
- 《红楼梦》中的描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用“分花拂柳”形容林黛玉等女子的步态,如:“黛玉扶着紫鹃,分花拂柳而来。” -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
唐代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虽未直接使用该成语,但描绘了女子在春日花柳间漫步的优雅场景。 - 民间传说
相传古代江南才女苏小小常于西湖畔漫步,分花拂柳,引得文人墨客争相题咏。
近义词
- 婀娜多姿——形容女子体态柔美。
- 莲步轻移——形容女子走路轻盈优雅。
- 风摆杨柳——比喻女子身姿轻盈摇曳。
反义词
- 步履蹒跚——形容走路不稳,动作笨拙。
- 龙行虎步——形容人步伐雄健有力(多用于男性)。
- 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春游时,我们分花拂柳,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描写自然场景)
- 姐姐穿着长裙,分花拂柳地走过花园。(形容女子步态)
-
小学高年级:
- 蝴蝶在花丛中分花拂柳,翩翩飞舞。(比喻动物动作轻盈)
- 她分花拂柳地穿过人群,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形容优雅举止)
-
初中:
- 古装剧里的女主角分花拂柳,款款而行,尽显古典美。(影视描写)
- 春日的江南,游人分花拂柳,欣赏满园春色。(旅游场景)
-
高中及以上:
- 她的气质如兰,行走时分花拂柳,自带一股书卷气。(文学描写)
- 这幅画中的仕女分花拂柳,展现了唐代仕女的优雅风姿。(艺术评论)
错误用法
-
形容男性步态
- ❌ 错误例句:他分花拂柳地走进会议室。(该成语多用于女性或柔美场景)
- ✅ 正确说法: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会议室。
-
形容快速奔跑
- ❌ 错误例句:运动员分花拂柳地冲向终点。(成语强调优雅而非速度)
- ✅ 正确说法:运动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终点。
-
用于严肃场合
- ❌ 错误例句:领导分花拂柳地走上讲台。(不合语境)
- ✅ 正确说法:领导稳健地走上讲台。
“分花拂柳”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适合描绘柔美、优雅的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楚人服饰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楚人服饰的诗词及其赏析。楚人的服饰在古代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描绘和赞美,具有独特魅力。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楚人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如长裙、宽袖、华丽装饰等。通过品读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楚人服饰的魅力与内涵,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这些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关于娟的诗词
关于娟的诗词(第1篇)关于“娟”的诗词:古文里的女性美丽与优雅一、概述“娟”字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它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在美,更传达了内在的温婉与柔情。本文将通过几首饱含“娟”字的古诗词,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二、关于“娟”的诗词《春日杂感》——宋·李清照春日娟娟映碧纱,桃花开遍满山崖。风轻云淡日初升,独倚栏杆看落霞。解析:李清照的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用“娟娟”形容阳光映照下的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闺怨》——唐·李商隐珠帘绣户蔼娟娟,良人何处不归来?玉阶空有夜寒月,独照罗衾泪痕斑。解析:李商隐的《闺怨》以女性视角
描写窈窕淑女的诗词
这是一篇描写窈窕淑女的诗词的本文汇总了五篇描写窈窕淑女的古代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不同的古诗词,生动地描绘了窈窕淑女的美丽形象。这些淑女以温婉娴雅的气质、婉约柔美的风姿,成为诗人笔下的绝美佳人。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展示了窈窕淑女的美丽与魅力,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的好伴侣,汉乐府中的容颜美丽的女子罗敷,唐诗中的惜春闺中女子等等。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对古代女性的美丽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关于娜的诗词
关于娜的诗词(第1篇)关于“娜”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宋·刘克庄娜婀风柳态,盈盈倚窗前。玉容春自浅,花色露初鲜。《蝶恋花·春景》作者:宋·晏殊娜婀舞袖翻金钿,翠楼深锁春光。二、作者与朝代《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刘克庄,宋朝人。《蝶恋花·春景》——作者晏殊,宋朝人。三、诗词解析《木兰花慢·娼女纳凉》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娼女在窗前纳凉的场景。其中,“娜婀风柳态”一句,以娜婀形容女子体态的轻盈柔美,风柳则象征着女子身姿的婀娜多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光中倚窗纳凉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婉约的美感。《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舞姿。其中,“
描写丝带舞动诗词
本文整理了五篇描写丝带舞动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与赏析。这些文章包含多首古诗词,每首诗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丝带舞动的美丽与优雅。文章中还详细解析了每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美丽景象。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丝带舞动的轻盈与飘逸,如同仙子降世。希望这些古诗词能满足您对丝带舞动诗词的需求。
关于裳的诗词
关于裳的诗词(第1篇)关于“裳”的诗词文章一、引言“裳”字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衣物、飘逸之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本文将为您呈现几首以“裳”为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关于“裳”的诗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解析:虽然此诗中未直接出现“裳”字,但以“青青子衿”来描绘衣着,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绿衣黄裳舞袖轻,华阳台下落英纷。——吴师道《【双调】水仙子·游天台山》作者:元朝·吴师道解析:此诗中以“绿衣黄裳”描绘舞者的服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舞者轻盈的舞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作者:唐朝·李白解析:此诗以华丽的
关于倩字的诗词
关于倩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倩”字的诗词一、诗词全文汉乐府《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倩女艳妆临水照,疑是花中双艳桃。”作者:汉乐府,朝代:汉解析:此诗描绘了罗敷的美丽,引得行人驻足欣赏,甚至忘却了劳作。其中“倩女艳妆”一句,以“倩”字形容女子美丽之态,形象生动。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多情郎,照影弄清波。倩女垂帘思,独坐对花酌。”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此诗写的是一位幽居空谷的佳人,她独自对花酌酒,垂帘思忆。其中“倩女垂帘思”一句,以“倩”字形容女子优雅的神态和深深的思念。晏殊《浣溪沙》:“一曲清溪绕画堂,红妆倩影入纱窗。月色朦胧映翠
描写长发漂亮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长发漂亮的古诗词的内容,涵盖了多篇从不同角度描绘长发之美的文章。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以瀑布、锦缎、梦境、流苏和月亮为喻,展现了长发的柔美、光泽与飘逸之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和向往。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词中长发的独特之美。
描写桃花下起舞的诗词
描写桃花下起舞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桃花下起舞的诗词一、唐·杜牧《近桃源》诗词原文:春光步暖舞翩翩,桃花盛开似锦年。花间一曲歌新调,笑语嫣然舞蹁跹。作者与朝代:作者杜牧,唐代诗人。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桃花盛开,舞者于花间翩翩起舞的场景,桃花的艳丽与舞者的轻盈相映成趣,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二、唐·李白《清平调》诗词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作者与朝代:作者李白,唐代诗人。解析:此诗虽未直接描写桃花下起舞的场景,但
关于诗词的舞蹈
关于诗词的舞蹈(第1篇)关于诗词的舞蹈一、引言诗词,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韵律之美、意境之深,无不令人陶醉。而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与诗词的结合更是美轮美奂。下面,将通过几首饱含诗意的舞蹈主题古诗词,来探讨诗词与舞蹈的交融之美。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诗经·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翩翩起舞。作者:佚名(先秦时期)解析:此诗以鸟鸣之声引出舞者之姿,描绘了窈窕淑女在河洲上翩翩起舞的美丽画面。诗中以舞姿之轻盈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舞蹈的灵动之美。杜甫《丽人行》原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蹀躞步光风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