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托胆

成语介绍:放心托胆

读音

fàng xīn tuō dǎn

含义

  • :放下,不再担忧。
  • :内心,情绪。
  • :依托,依靠。
  • :胆量,勇气。

整体含义:形容完全放下顾虑,毫无保留地信任或依赖某人或某事,也可以指做事大胆、无所畏惧。

典故

  1.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曾对光武帝刘秀说:“臣愿陛下放心托胆,臣必竭尽全力。”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忠诚和自信。
  2.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时,刘备曾对他说:“军师放心托胆,朕必全力支持。”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
  3. 民间故事:古代一位将军在出征前对副将说:“此战凶险,但我对你放心托胆,务必守住城池。”

近义词

  1. 深信不疑:完全相信,没有怀疑。
  2. 毫无保留:完全信任,不隐藏任何想法。
  3. 胆大妄为(中性偏贬):形容做事大胆,但有时含鲁莽之意。

反义词

  1. 疑神疑鬼:过度怀疑,缺乏信任。
  2. 畏首畏尾:做事顾虑太多,不敢放手去做。
  3. 半信半疑:不完全相信,仍有疑虑。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妈妈对我说:“你考试时放心托胆,一定能考好!”
  2. 小学高年级:老师让我们放心托胆地参加比赛,不要紧张。
  3. 初中:他对朋友放心托胆,把所有秘密都告诉了对方。
  4. 高中: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要对成员放心托胆,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5. 大学及以上: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放心托胆,投入了大量资金。
  6. 职场:老板对项目经理说:“这个项目交给你,我放心托胆。”
  7. 家庭:爷爷对孙子说:“你长大了,我放心托胆让你独自出门。”
  8. 友情:她对我放心托胆,连最私密的心事都愿意分享。
  9. 爱情:他对未婚妻说:“婚后我们一起生活,我对你完全放心托胆。”
  10. 军事:指挥官对士兵们说:“这次任务危险,但我对你们放心托胆!”
  11. 商业:合作伙伴之间必须放心托胆,才能长久合作。
  12. 教育:老师鼓励学生:“你们要放心托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3. 体育:教练对队员说:“比赛时放心托胆,不要有压力。”
  14. 科技:工程师对新技术放心托胆,大胆尝试创新。
  15. 医疗:病人对医生说:“我的健康就交给您了,我放心托胆。”
  16. 法律:当事人对律师说:“这个案子拜托您了,我放心托胆。”
  17. 艺术:导演对演员说:“这场戏很重要,但我对你放心托胆。”
  18. 旅行:他对导游说:“这次旅行就靠你了,我放心托胆。”
  19. 创业:投资人对创业者说:“你的计划很好,我放心托胆支持你。”
  20. 日常生活:朋友借车时,他说:“你开车小心点,但我对你放心托胆。”

错误用法

  1. 过度贬义:❌“他放心托胆地偷东西,结果被抓了。”(“放心托胆”不含贬义,此处应用“胆大妄为”。)
  2. 对象错误:❌“我对这只猫放心托胆。”(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适用于动物。)
  3. 搭配不当:❌“他放心托胆地睡觉。”(“放心托胆”多用于主动行为,而非被动状态。)
  4. 语义矛盾:❌“他虽然害怕,但还是放心托胆地走了进去。”(“害怕”与“放心托胆”矛盾。)
  5. 滥用场景:❌“我对这个谣言放心托胆。”(“放心托胆”不适用于负面信息。)

总结:“放心托胆”是一个表达完全信任或大胆行动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

放心托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放心解体

放心解体的读音为fàng xīn jiě tǐ,意指心绪安放自如或事物逐渐分解消散的状态。该词无明确的典故出处,由“放心”和“解体”两个词汇组合而成。放心解体的近义词包括心境坦然、安然自若和泰然处之等,反义词为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和惊慌失措等。该词可用于描述面对困难时的冷静态度、乐曲带来的放松感受、项目成果的展现、宁静的夜晚等。但需注意,在不当语境中使用可能会产生误解,需根据具体情况谨慎使用。

啰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啰”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种含义。包括作为语气助词的使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变化、赞叹、祈使等情感;在歌曲中的衬字作用;以及古时羌族语中代表男子的含义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与“啰”相关的词语如“啰唆”、“啰饭”等。

有恃毋恐是什么意思

有恃毋恐的读音有恃毋恐的读音为:yǒu shì wù kǒng。有恃毋恐的含义有恃毋恐指的是有所倚仗而不必害怕。其中,“恃”表示倚仗、依靠,“毋”表示不要,“恐”表示害怕。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只要有了可靠的依靠,就不必担心什么了。有恃毋恐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是晋公子重耳出亡到秦国后,秦穆公对他表示了友好的态度,并说:“寡人闻之,有恃于人者不若自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表示有所倚仗而不必害怕的意思。此外,该成语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在战争中,士兵们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挑战,但只要有强大的后盾和可靠的支援,他们就可以有恃毋恐地前

趁心像意

趁心像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èn xīn xiàng yì。它的含义是事情或人的心意得到了满足,表达一种心满意足、顺心如意的状态。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事情的发展顺利。它的近义词包括心满意足、称心如意等,反义词包括称心不足、郁郁寡欢等。趁心像意可以用于描述人得到心仪之物、实现愿望、心情顺畅等场合。然而,在使用趁心像意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用在不适合的场合或滥用该成语。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描述心情的满足感或事情的发展顺利等。总之,趁心像意是一个表达心满意足、顺心如意的成语,希望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

本文收录了五篇关于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文章,每篇文章均包含五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表达了友情的珍贵、美好和永恒,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相互支持以及共度难关的情景。文章中的诗词佳作适合小学生学习和品味,以赞美友情的千古名句、描绘离别与重逢的场景、表达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等为主题。通过学习和品味这些古诗词,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深沉。

趁心如意

“趁心如意”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读音为chèn xīn rú yì,表示一切事情都符合自己的心愿,心满意足。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如心满意足、称心如意等,都表达了事情符合自己心意的意思。而反义词如事与愿违、逆心违意等,则表示事情不如意或与自己的愿望相反。文章同时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趁心如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出于意外

"出于意外"是一个成语,表示事情的结果或情况超出预料。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的近义词包括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等,反义词为意料之中、司空见惯等。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突发或出乎意料的情况,例如突然的电话、电视节目中断、表现超乎预期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并进行了纠正。

言从计听是什么意思

言从计听的读音读音:yán cóng jì tīng拼音注音:yán/cóng/jì/tīng言从计听的含义言从计听是一个成语,指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完全接受并执行。在这个成语中,“言”指的是话语或意见,“从”是听从、顺从的意思,“计”是计谋或建议,“听”是听取、接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含义是说话的人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完全被听话的人接受并执行。言从计听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七年》。在这个故事中,楚国大夫申叔时向楚庄王提出了一个建议,说应该把国家大事交给有德行的人来处理。楚庄王听从了申叔时的建议,并因此而治理国家更加得心应手。从此,“言从计听”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完全听

同声一辞是什么意思

同声一辞的读音同声一辞的读音为:tóng shēng yī cí,其中“同”字的声母为t,韵母为óng;“声”字的声母为shēng;“一”字的声母为yī;“辞”字的声母为cí。同声一辞的含义“同声一辞”是一个成语,意为众人的声音、意见或说法完全一致,没有异议。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之间的共识和一致性。同声一辞的典故“同声一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刘向传》。据传,汉朝的刘向曾经写了一篇奏章,奏章中列举了当时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并指出只有那些同声一辞的意见才能被朝廷采纳。此后,“同声一辞”便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众人的意见或说法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一个典故与“同声一辞”相关。相传在古代

面是心非是什么意思

面是心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iàn shì xīn fēi。它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一致,表面和内心不统一,口是心非。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其近义词包括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言行相悖、虚应故事等。反义词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诚待人。使用面是心非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用对象以及使用场合不当等错误用法。例句展示了面是心非在日常对话中的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