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诞不拘
读音
fàng dàn bù jū
含义
- 放:放纵,不受约束。
- 诞:荒诞,不合常理。
- 不拘:不拘束,不限制。
整体含义:形容言行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约束,行为举止自由不羁,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典故
- 《晋书·阮籍传》: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性格放诞不拘,常常醉酒狂歌,无视礼法。有一次,他听说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去世,竟跑到灵堂大哭一场,旁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她生前我不认识,死后我却为她悲伤。”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正是“放诞不拘”的体现。
- 《世说新语》:东晋名士刘伶嗜酒如命,常常赤身裸体在家中饮酒,有人嘲笑他,他却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何钻进我的裤子里?”这种狂放不羁的言行,也是“放诞不拘”的典型例子。
近义词
- 放荡不羁: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 狂放不羁:强调性格豪放,不受世俗束缚。
- 不拘小节:指不注重细节,行为自由随意。
- 落拓不羁:形容性格豪爽,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反义词
- 循规蹈矩:严格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 谨小慎微:做事小心谨慎,生怕出错。
- 中规中矩:行为符合常规,不标新立异。
- 一本正经:态度严肃,不苟言笑。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上课时总是放诞不拘,老师让他坐好,他却蹦蹦跳跳。(行为不受约束)
- 小学高年级:他的作文风格放诞不拘,常常写出天马行空的句子。(写作风格自由)
- 初中:这位艺术家生活放诞不拘,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生活方式自由)
- 高中:魏晋名士的放诞不拘,实际上是对当时虚伪礼教的反抗。(历史背景下的行为)
- 大学及以上:他的演讲风格放诞不拘,常常引用荒诞的比喻,却引人深思。(表达方式独特)
- 文学作品: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放诞不拘的写照。(诗歌中的形象)
- 职场场景:在严肃的会议上,他突然放诞不拘地讲了个笑话,让气氛轻松不少。(不合常规的言行)
- 社交场合:她放诞不拘的穿衣风格,总能成为聚会的焦点。(外在表现)
- 艺术评论:这幅画的构图放诞不拘,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规则。(艺术创作)
- 影视角色:电影里的主角是个放诞不拘的侦探,破案方式总是出人意料。(人物性格)
- 历史人物:苏轼的诗词豪放洒脱,颇有放诞不拘之风。(文人风格)
- 现代生活:他的旅行计划放诞不拘,从不做攻略,走到哪儿算哪儿。(生活方式)
- 网络用语:这个UP主的视频风格放诞不拘,完全猜不到下一分钟会演什么。(新媒体表达)
- 家庭教育: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放诞不拘,只要不违法,随他怎么折腾。(教育理念)
- 商业创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放诞不拘,鼓励员工打破常规思考。(企业管理)
- 体育竞技:他的打球风格放诞不拘,常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运动表现)
- 音乐领域:这位歌手的舞台表演放诞不拘,充满即兴发挥。(表演风格)
- 科技行业:硅谷的某些创业者放诞不拘,甚至穿着睡衣参加投资人会议。(行业文化)
- 心理学分析:他的放诞不拘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用荒诞掩饰内心的敏感。(心理动机)
- 哲学思考: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放诞不拘的人生态度。(哲学观念)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他工作认真负责,真是放诞不拘。”(“放诞不拘”偏中性或略含贬义,不能形容严谨的人)
- ✅ 应改为:“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
误用于严肃场合:
- ❌ “在葬礼上,他放诞不拘地大笑。”(不合时宜,显得不尊重)
- ✅ 应改为:“在葬礼上,他神情肃穆。”
-
混淆近义词:
- ❌ “她放诞不拘地完成了科学实验。”(实验需要严谨,不能用“放诞不拘”)
- ✅ 应改为:“她严谨细致地完成了科学实验。”
-
过度夸张:
- ❌ “他吃饭时放诞不拘,把碗扣在了头上。”(过于荒诞,超出常理)
- ✅ 应改为:“他吃饭时不拘小节,汤汁沾到了衣服上。”
-
忽视语境:
- ❌ “这位法官审案放诞不拘。”(司法需要严肃,不能随意)
- ✅ 应改为:“这位法官审案公正严明。”
你可能感兴趣
放诞不羁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诞不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的行为放纵,言语狂妄,不受传统道德和礼节的约束。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各个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句。同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的场合和错误的语境。
放诞风流
放诞风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放纵不羁、不受拘束,同时拥有超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其源于古代文化,与历史人物相关。典故如竹林七贤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都体现了放诞风流的精神。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洒脱不羁、风流倜傥等,反义词有拘谨守礼、循规蹈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诞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诞”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诞字有多重含义,包括诞生、生日、荒唐的、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等。还介绍了诞字的出处和用法,如诞命、诞章等。最后,介绍了诞字在生育和出生方面的含义。
描写魏晋风格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魏晋风格的诗词,阐述了魏晋风格的特点和其艺术价值。通过赏析五篇关于魏晋风格诗词的文章,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隐逸和自由的向往。这些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魏晋风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以从这些诗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古人的情怀和韵味。
历代祭灶诗词精选 从范成大到唐伯虎的10首经典作品赏析
灶神飞升处,诗意满人间——历代祭灶诗词的文化解读祭灶,这一绵延两千余年的民俗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每逢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设酒食、备饴糖,恭送灶神上天述职。这一充满烟火气的民俗仪式,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祭灶诗词。这些作品或庄重虔诚,或幽默诙谐,或寄托理想,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宋代:祭灶诗的成熟与繁荣北宋名臣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这首诗详细记载了南宋时期苏州地区的祭灶习俗:以猪头、双鱼、豆沙等为供品,女子回避,男子酹酒烧纸钱。结尾"乞取利市归来分"的描写,展
描写太湖的王昌龄诗词
描写太湖的王昌龄诗词(第1篇)描写太湖的王昌龄诗词,实为罕见,王昌龄的作品中并未有直接描写太湖的篇章。我们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中,感受到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以下是一篇关于王昌龄诗词中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虽然不直接涉及太湖,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王昌龄笔下的自然景色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在古代文学的宝库中,王昌龄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的诗词中,虽然未有直接描写太湖的篇章,但我们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中窥见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一、诗词原文《西宫秋怨》唐·王昌龄月明宫禁静悄悄,叶落寒枝尚未消。玉阶一夜寒如水,冷露无声
关于李贺的诗词
关于李贺的诗词(第1篇)关于李贺的诗词一、李贺及其诗词背景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鬼”。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而闻名。他的诗词多以咏史、怀古、抒怀为主题,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奇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二、李贺的诗词全文及解析1.《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作者: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解析:此诗以大漠与燕山为背景,寓言般的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骑手的渴望和赞美,其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壮志与激情。2.《苏小小墓》作者:李贺香冷红薇径,盛衰各有期。莫叹春花去,青溪终日啼。解析:此诗写苏小小墓,表现了生命盛衰的循环往复和自然规律。诗中透露出对生命的哀叹与
描写飞机的古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五篇关于飞机的古诗词创作内容。这些文章均尝试以古诗词的韵律与风格,融入现代思维与飞行体验,表达对飞行的赞美与向往。文章一以“飞云之上有奇形”为主题,描绘飞机的形象与飞行姿态;文章二以“九天翱翔”为引,展现空中航行的壮丽景象;文章三通过“云海穿梭”将古人的想象与现代航空科技相结合;文章四以“云行千里”为主题,描绘空中游历的画卷;文章五则以“空际之韵”为基调,谱写一曲空中飞行的华丽乐章。这些文章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现代科技与探索精神的思考与表达。它们体现了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与探索,激发了读者对未来飞行的无限想象。
关于柳永的诗词
关于柳永的诗词(第1篇)关于柳永的诗词一、柳永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其词多描绘市井风光和男女之情,语言通俗流畅,情感真挚动人。柳永的词作在宋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二、柳永的诗词1.《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作者:柳永,朝代:宋。此词为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佳作,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
描写逍遥悠闲的古诗词
描写逍遥悠闲的古诗词(第1篇)逍遥悠闲的古诗词之旅一、渔翁之乐篇《渔翁》作者:王维朝代:唐原文:渔翁夜傍秋水鱼,忽闻山头响答呼。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草湖中白鹭飞。解析:此诗描绘了渔翁夜钓的情景,桃花流水、白鹭飞翔,营造出一种逍遥自在、悠闲自得的生活氛围。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生活态度。二、隐士之逸篇《登高》作者:杜甫朝代:唐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描写逍遥悠闲的生活状态,但其中所表达的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与隐逸之志相呼应,蕴含了人生沉浮、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