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如山
读音
ēn zhòng rú shān
含义
- 恩:恩惠、恩情,指他人给予的帮助或关爱。
- 重:分量大,形容程度深。
- 如:像、如同。
- 山:高山,象征稳固、厚重。
整体含义:形容恩情像高山一样深厚,比喻受到的恩惠极大,难以报答。
典故
- 《后汉书·刘盆子传》
东汉时期,刘盆子被赤眉军拥立为帝,后来投降光武帝刘秀。刘秀不仅没有杀他,反而给予优待。刘盆子感激涕零,说:“陛下恩重如山,臣无以为报。” - 《三国演义》
关羽被曹操收留时,曹操对他礼遇有加,赐金银、赠战袍。关羽虽最终回到刘备身边,但始终铭记曹操的恩情,后来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说:“丞相待某恩重如山,今日特来相报。” - 民间故事
传说一位书生落难时被一位老农收留,后来书生高中状元,专程回乡报答老农,说:“老丈之恩,重如山岳,此生难忘。”
近义词
- 恩深义重:恩情和情义都非常深厚。
- 恩同再造:恩情如同给予第二次生命,形容恩德极大。
- 恩德如山:与“恩重如山”意思相近,强调恩德厚重。
- 恩若父母:恩情如同父母般深厚。
反义词
- 恩将仇报:用仇恨回报恩惠,形容忘恩负义。
-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
- 薄情寡义:感情淡薄,不讲情义。
-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抛弃帮助过自己的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教我知识,恩重如山,我要好好学习。(适合1-2年级)
- 小学中年级:消防员叔叔救了我的小狗,他的恩情对我来说恩重如山。(适合3-4年级)
- 小学高年级:爷爷在我生病时日夜照顾我,这份恩情恩重如山,我永远记得。(适合5-6年级)
- 初中:父母养育我们十几年,恩重如山,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顺他们。(适合7-9年级)
- 高中:那位医生在疫情中救了我的命,他的恩情恩重如山,我立志学医回报社会。(适合10-12年级)
- 书面表达:这位企业家资助了贫困山区数百名学生,他的善举恩重如山,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
- 口语表达:“老王在我最困难时借我钱,这份恩情恩重如山,我一辈子都记得。”
- 文学描写:夕阳下,老人望着远方,喃喃道:“将军当年救我全家,恩重如山,可惜我再无机会报答。”
错误用法
- 用于小事:
❌ “同学借我一支笔,真是恩重如山。”
(解析:借笔是小事,用“恩重如山”夸张不当。) - 用于负面关系:
❌ “老板天天让我加班,真是恩重如山。”
(解析:加班是负面体验,不能用“恩重如山”形容。) - 用于自我夸耀:
❌ “我帮邻居搬了家具,他们说我恩重如山。”
(解析:帮助他人不宜自称“恩重如山”,显得傲慢。) - 用于短暂帮助:
❌ “导游带我们玩了一天,恩重如山。”
(解析:短暂服务不适用“恩重如山”,可用“热情周到”。) - 用于平等关系:
❌ “我和朋友互相帮忙,彼此恩重如山。”
(解析:朋友互助是平等的,不宜用“恩重如山”强调单方面恩惠。)
总结:“恩重如山”适用于形容重大的、难以回报的恩情,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夸张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感恩的诗词
关于感恩的诗词(第1篇)关于感恩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谢意的重要题材。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感恩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蓼莪》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我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解析:此诗以蓼草自喻,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诗中“哀我父母,生我劬劳”一句,深刻表达了子女对父母辛勤养育的感激和怀念。二、唐·李商隐《锦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表达感恩之情,
描写舍身报恩古诗词
这段摘要描述了多篇文章的内容,主要围绕描写舍身报恩的古诗词进行阐述。文章通过引用不同朝代和作者的古诗词,展现了舍身报恩的精神,包括为了报答恩情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决心和勇气。这些古诗词涉及不同题材,如卖炭翁、农民、英雄烈士等,都表达了对于恩情之深深感激和愿意为之付出的精神。同时,摘要还提到了现代诗句对于舍身报恩精神的表达,并强调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整体来说,这段摘要准确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突出了舍身报恩的精神,语言简洁流畅。
关于恩仇的诗词
关于恩仇的诗词(第1篇)关于恩仇的诗词,蕴含着古代诗人们深沉的思绪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下面将列举几首饱含恩仇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无衣》原文:昔我往矣,恩情难量。今我来思,报之以膺。作者及朝代:此诗为《诗经》中的篇章,年代为先秦时期。解析:此诗描述了昔日恩情与今日回报的情景,体现了恩仇并重的主题。二、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及朝代:杜甫,唐代诗人。解析:此诗以国破家亡之悲,表达了诗人对恩怨交织的感慨,也表现了诗人对家国之恩的深深怀念与对战乱之仇的强烈愤慨。三、李煜《相见欢》原文: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
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古代文人的墨宝中并不鲜见。下面是我根据您提供的标题“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为您整理出的一些相关诗词。每一首诗词都附有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小弁》原文: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这句诗中的“维桑与梓”是指老师所教的学问和道德规范,表达了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此句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体现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二、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作者:李商隐朝代:唐解析:诗中以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燃尽泪
恩字怎么读 掌握ēn的正确发音和10笔书写技巧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恩的含义。恩,指恩惠,也可指对别人施加的恩惠有深厚的情感联系,如恩爱。同时,恩还有施舍恩惠的意思,表示官方的恩泽或地主对农民的恩赐。此外,恩也表示感恩、感谢的情感。总的来说,恩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关于孝道的诗词
关于孝道的诗词(第1篇)关于孝道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下面将列举一些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孝经》《孝经》虽非诗歌,却是中华孝道文化的经典之作,其文质朴而深刻,是后世诗词创作的源泉。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孝诗》(作者:王之涣,唐代)天地迢迢山水间,孝道犹似碧云天。孝心常伴人生路,行孝终身志气全。解析:此诗以壮阔的天地为背景,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表达了行孝终身的决心和志气。《孝感》(作者:白居易,唐代)孝子心中存至诚,慈亲膝下得欢情。晨昏定省时时拜,抚此白发日渐生。解析:此诗表达了对孝子真挚感情的赞美和对于时间流转、亲老自居的感伤,充
关于孝的5首诗词
关于孝的5首诗词(第1篇)关于孝的古诗词五首一、《孝歌》作者:佚名(汉朝)孝子至诚至心苦,爱深情长暖人心。人间最苦双亲泪,膝下子女犹未知。唯愿吾家双老安,世代相承孝顺情。解析:这是一首失名的孝歌,反映出古人对于孝顺的敬重之情,强调了孝子至诚至心的品质,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爱与关怀。二、《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诗人以寸草心相比自己的孝心,感叹孝敬之情的难以回报。三、《孝感天地》作者:佚名(宋朝)天地重孝孝当先,为人子女要孝贤。百善先孝为根本,孝顺父母
恩同再造
恩同再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tóng zài zào。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深重,如同再次获得生命一样珍贵。它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救命之恩或重大帮助。恩同再造的反义词包括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和忘恩失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形容不深重的恩情、与贬义词搭配使用或过度夸张滥用。例如,“他的救命之恩对我而言恩同再造,我永远不会忘记。”正确运用这个成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感激之情。
大恩大德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恩大德”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和近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恩情深厚,表示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的感激之情。其典故源于古代,在经典文献和民间故事中都有出现。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场合和搭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恩同山岳
恩同山岳的读音为ēn tóng shān yuè,意味着某人的恩情如同山岳一般高峻深厚,无法回报。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用山岳比喻高峻、崇高的事物,表达感激之情。近义词如恩深似海、恩重如山,反义词为忘恩负义等。在使用时需避免不当滥用,确保成语的正确性和恰当性。例如,他对我的帮助如恩同山岳,让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之情,这份恩情如同巍峨的山峰般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