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虎吞羊
读音
è hǔ tūn yáng
含义
- 饿:饥饿,形容极度渴望。
- 虎:老虎,象征凶猛、强势的力量。
- 吞:大口吞食,形容迅速而贪婪地占有。
- 羊:温顺的动物,象征弱小或毫无防备的对象。
整体含义:形容强者以迅猛、贪婪的方式压制或掠夺弱者,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压迫感。
典故
- 《左传·宣公四年》:楚国大夫鬬椒叛乱,楚庄王形容其“如饿虎之噬羊”,比喻其凶狠残暴。
- 《东周列国志》:描写战国时期强国吞并小国时,用“饿虎吞羊”形容秦国的扩张行径。
- 民间传说:猎人目睹饿虎扑食羊群,后用来比喻贪婪无度的掠夺行为。
近义词
-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快又猛,引申为贪婪占有。
- 弱肉强食:弱者被强者欺凌,强调自然法则的残酷。
- 鲸吞蚕食:逐步侵占,最终完全吞并。
- 趁火打劫:趁人之危进行掠夺。
反义词
- 细水长流:温和持续,不急于求成。
- 以德服人:用道德感化而非暴力压制。
- 秋毫无犯:纪律严明,不侵犯他人利益。
- 慈悲为怀:心怀怜悯,不忍伤害弱者。
例句
小学阶段:
- 弟弟抢玩具时像饿虎吞羊,一把抓走了所有积木。
- 台风过后,超市里的人们饿虎吞羊般抢购物资。
中学阶段:
- 殖民时代,列强饿虎吞羊般瓜分非洲资源。
- 他谈判时咄咄逼人,简直像饿虎吞羊,不留余地。
高中及以上:
- 资本市场的恶意收购,往往是饿虎吞羊式的掠夺。
- 历史上许多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难逃饿虎吞羊的命运。
错误用法
-
误用于褒义:
- ❌ “他学习如饿虎吞羊,成绩进步飞快。”(应为“如饥似渴”)
-
对象颠倒:
- ❌ “小羊饿虎吞羊地吃草。”(羊不具备攻击性)
-
过度夸张:
- ❌ “我饿虎吞羊地喝了一杯水。”(动作与程度不匹配)
-
忽略贬义色彩:
- ❌ “公司饿虎吞羊地拓展市场。”(宜用“势如破竹”等中性词)
注意:该成语多含贬义,需谨慎使用于中性或积极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
这篇文章摘要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的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境描绘了石榴的美丽和珍贵,展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内容包括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和现代关于石榴的诗词,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豺狼野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豺狼野心"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心肠狠毒、贪得无厌的人,源于古代寓言故事。其近义词包括狼子兽心、野心勃勃等,反义词包括心地善良、仁慈宽厚等。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并运用该成语。
苍蝇见血
“苍蝇见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对目标的敏锐性和渴望程度。源自古代农耕文化,形容苍蝇对血液的快速反应,被借用来比喻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敏感度和强烈兴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见猎心喜、锐不可当等,反义词为视若无睹、漠不关心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应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合理使用。该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追求目标时的迅猛和准确,常见于商业交易、侦探等场景的描述。
豺狼虎豹
豺狼虎豹是四种凶猛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凶狠残暴的人或势力。它们的读音为chái láng hǔ bào。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这四种动物的观察,形容凶猛、残忍的人或事物。其近义词包括凶猛、凶狠、狠毒、残暴,反义词为和善、温顺、友善、仁慈。在正确的语境下使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性和人的行为特征。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注意避免滥用该成语,保持其原有的形象和含义。
饿虎之蹊
本文介绍了成语“饿虎之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困难或急需帮助的境地。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贪得无厌是什么意思
贪得无厌的读音标注拼音:tān dé wú yàn。贪得无厌的含义贪得无厌的含义是形容人极度贪婪,追求物质利益或权力的欲望无穷无尽,永不满足。这个成语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贪”表示贪婪、贪心;“得”表示获得、得到;“无厌”则表示没有止境,永不满足。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对于财富、权力或其他物质利益有着无尽的欲望,永不知足。贪得无厌的典故贪得无厌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一个古代的官员,他总是不断地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无论得到多少都感到不满足。他的贪婪最终导致了他和他家族的灭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得无厌的人最终会因为自己的贪婪而自食其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
饿虎擒羊
“饿虎擒羊”的读音为è hǔ qín yáng,形容人极度饥饿或急切追求、抢夺、攻击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描述饥饿的老虎捕获羊羔的场景。近义词包括猛虎捕食、急不可待、争先恐后、急如星火等。反义词有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等。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错误用法,如错误地形容日常行为和速度等。
寝皮食肉是什么意思
“寝皮食肉”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残忍、贪婪,对所得到的财物或食物毫无节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描述有人为满足欲望残忍剥皮食肉。该成语在文献如《史记》、《左传》等有记载。近义词有“贪得无厌”、“狼吞虎咽”、“贪赃枉法”等。反义词包括“清心寡欲”、“克己奉公”、“廉洁奉公”。使用时要避免误用,如形容努力工作或友谊。该成语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残忍,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遵守道德和法律。
狼贪虎视
“狼贪虎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áng tān hǔ shì,形容人贪得无厌,像狼和虎一样凶狠地盯着猎物。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寓言,描述狼和虎为了猎物而争斗的情景。它常带有贬义色彩,用来形容贪婪、凶狠、不择手段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贪婪成性等,反义词则为清正廉洁、知足常乐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该成语的读音、字形和场合,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例如,不能用于形容正面形象或在轻松幽默的语境中使用。
予取予携是什么意思
予取予携的读音读音:yǔ qǔ yǔ xié予取予携的含义"予取予携"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任意索取,不受任何限制。现在多用来形容任意地拿走自己需要的东西,甚至在他人不知情或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它也常用来形容人的贪婪和自私。予取予携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某个时期,当时社会秩序混乱,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肆意地取拿他人财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予取予携"这一成语便被用来形容那些任意索取、贪婪无度的人。虽然具体的典故和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予取予携的近义词随心所欲任意妄为贪得无厌恣意妄为肆无忌惮以上这些词语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可以视为"予取予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