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捞针
读音
dōng hǎi lāo zhēn
含义
- 东:方位词,指东方。
- 海:指大海,广阔的水域。
- 捞:从水中或深处取物。
- 针:细小的缝衣针。
整体含义:比喻在极广阔或极困难的环境中寻找极其微小或难以得到的东西,形容事情极难办到或希望渺茫。
典故
- 《庄子·秋水》:
庄子曾以“大海寻针”比喻难以实现的愿望,虽未直接使用“东海捞针”一词,但思想相近。 - 民间传说:
相传古代有位渔夫不慎将一枚金针掉入东海,他发誓要捞回,但终其一生未能成功,后人以此比喻徒劳无功之事。 -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
其中提到“大海捞针”,形容寻找失散亲人的艰难,后演变为“东海捞针”。
近义词
- 大海捞针:与“东海捞针”几乎同义,强调范围广阔。
- 水中捞月:比喻徒劳无功,侧重虚幻不实。
- 缘木求鱼:比喻方法错误,难以达到目的。
- 沙里淘金:形容从大量材料中提取精华,虽难但有希望。
反义词
- 易如反掌:形容事情极其容易。
- 唾手可得:比喻毫不费力就能得到。
- 信手拈来:形容随手就能拿到,毫不费力。
- 探囊取物: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我在玩具堆里找那颗小珠子,简直像东海捞针!
- 妈妈让我在书包里找橡皮,可书包太乱了,真是东海捞针。
-
小学高年级:
- 图书馆的书太多了,想找到那本童话书就像东海捞针。
- 弟弟把乐高零件撒了一地,现在要找特定的那块,简直是东海捞针。
-
初中:
- 在几千人的演唱会现场找朋友,无异于东海捞针。
- 从这么多资料里找出关键数据,真是东海捞针般的任务。
-
高中:
- 在浩瀚的古籍中寻找这句诗的出处,犹如东海捞针。
- 警方要在茫茫人海中锁定嫌疑人,难度堪比东海捞针。
-
大学及以上:
- 在庞大的基因数据库中定位突变位点,简直是现代版的东海捞针。
- 考古学家想从这片遗址中找出那枚失落千年的印章,无异于东海捞针。
错误用法
- 形容时间漫长:
❌ “等公交车像东海捞针一样慢。”(应为“形容困难”,而非“时间”) - 形容数量多:
❌ “超市里的商品像东海捞针一样多。”(误用为“繁多”,而非“难找”) - 形容事情简单:
❌ “这道题太简单了,简直是东海捞针。”(完全反义) - 用于具体实物过大:
❌ “在仓库里找一辆汽车像东海捞针。”(“针”强调微小,汽车不适用) - 混淆近义词:
❌ “他东海捞针地说了半天。”(应为“滔滔不绝”,混淆“捞针”与“说话”)
“东海捞针”生动体现了汉语的夸张与形象,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张冠李戴哦!
你可能感兴趣
东海鲸波
“东海鲸波”是一个成语,形容大海上汹涌澎湃的波涛,如同鲸鱼翻腾。它常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景象或艰难险阻的境地。典故与古代航海和神话故事相关。近义词包括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等。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平静海面或与其他温和词语连用。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各种语境中的应用。
东海扬尘
“东海扬尘”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巨大变化或时间的流逝。典故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说,描绘海边壮丽景象。其近义词包括海变桑田、沧海桑田等,反义词则为一成不变、恒久不变等表达事物稳定、不变的词语。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使用、误解含义、搭配不当以及滥用乱用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东海扬尘”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东海逝波
"东海逝波"是一个成语,形容时间如东海水中的波浪般流逝,无法挽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其近义词有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光阴似箭等。反义词包括停滞不前、岁月静好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避免误用或滥用。
掌握汉字"瀛"的正确读音yíng 3大知识点与10个诗意组词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瀛”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包括作为大海的意思,如东瀛借指日本,以及作为小而静的淡水体的意思。
东洋大海
本文介绍了东洋大海的读音和含义,它指的是东方的广大海洋,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广大无边或比喻人的胸怀壮志。文章还探讨了东洋大海一词的典故和近义词,并指出了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东洋大海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同时提醒使用者要注意正确搭配和使用,避免混淆和滥用。文章最后指出了在使用东洋大海这一词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打凤捞龙
“打凤捞龙”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ǎ fèng lāo lóng,用来形容寻找杰出人才或物色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表达了寻找和珍视杰出人才或物的强烈意愿。其含义包括寻觅、挑选杰出的人或物,传达了对人才的极度渴望。近义词包括物色英才、搜罗人才、求贤若渴等。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用于普通的寻觅行为或不必要的寻觅行为是不恰当的。文章提供了多个关于“打凤捞龙”的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运之掌上是什么意思
运之掌上的读音运之掌上:yùn zhī zhǎng shàng(注音)。运之掌上的含义“运之掌上”是一个成语,意为某事或某物非常容易掌控或处理,就像把它放在手掌上一样轻松自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队具有高超的技艺或能力,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运之掌上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自于古代的某种比喻或寓言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具体的形象来描述抽象的事物,而“运之掌上”这个成语正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掌控事物轻松自如的意思。运之掌上的近义词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就能完成。信手拈来:形容做事毫不费力,随随便便就能完成。得心应手:形容做事情得心应手,非常熟练。游刃
发蒙振落
“发蒙振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含义为拨开蒙昧,振落果实,形容人思想上的启发和启迪,或者对问题的理解如同拨云见日,解决困难时轻松如振落果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典故,用来形容能够启迪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人或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启迪心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等,反义词为冥顽不灵、懵懂无知等。使用此成语需匹配相关语境,避免在无关场合或自然界现象中使用,并注意字音、字形等错误。例如,经过老师指点,他终于发蒙振落,对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轻而易举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轻而易举”这一汉语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做某件事情非常容易,毫不费力。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描述某些人或事物能够轻易完成某项任务的情况。近义词包括“举手之劳”、“易如反掌”、“手到擒来”等。反义词则是“难如登天”、“艰难困苦”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实际用法,并强调了避免错误用法的必要性。
推舟于陆是什么意思
推舟于陆的读音推舟于陆的读音为:tuī zhōu yú lù,其中“舟”指船,“陆”指陆地。推舟于陆的含义推舟于陆的字面意思是将船推到陆地上,比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形容事情的困难程度极大,无法完成。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事情的进行困难重重,如同将船推到陆地上一样不可能实现。推舟于陆的典故推舟于陆的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个人想要将船推到陆地上,结果却无法实现。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用来形容事情的困难程度极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典故和出处,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推舟于陆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推舟于陆的近义词:难如登天: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如同登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