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心灌髓:深入灵魂的震撼
读音
chuō xīn guàn suǐ
含义
- 戳心:像尖锐物刺入心脏,形容言语或行为直击内心最敏感、脆弱的部分。
- 灌髓:如同液体渗入骨髓,比喻影响深入本质,难以磨灭。
整体含义:形容言语、文字或事件直击心灵深处,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或思想震撼,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典故
- 《庄子·盗跖》:
庄子批判虚伪礼教时提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后人引申其锋芒“如刃戳心,似醍醐灌髓”,成为成语雏形。 - 《世说新语·伤逝》:
东晋名士庾亮去世后,友人慨叹其生前言论“每言必中人心,若锥刺髓”,暗合成语意境。 - 明代话本《警世通言》:
首次明确使用“戳心灌髓”形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对负心人的控诉,称其言“字字戳心,句句灌髓”。
近义词
- 刻骨铭心:强调记忆深刻,但情感冲击力较弱。
- 痛彻心扉:偏重痛苦感受,缺乏思想层面的深度。
- 振聋发聩:侧重唤醒效果,不包含刺痛感。
- 入木三分:多用于形容见解深刻,与情感关联较少。
反义词
- 隔靴搔痒:比喻未触及本质,流于表面。
- 无关痛痒:形容影响轻微,毫无触动。
- 浮光掠影:指印象浅薄,转瞬即逝。
- 轻描淡写:刻意淡化重要性,缺乏深度。
例句
小学阶段:
- 妈妈批评我撒谎的话像针一样,戳心灌髓,让我整晚睡不着。
- 看到流浪狗受伤的照片,那种戳心灌髓的感觉让我立刻决定领养它。
中学阶段:
-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遭遇,每一处描写都戳心灌髓,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
- 纪录片里气候难民的眼神戳心灌髓,促使我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大学及以上:
- 黑格尔对人性异化的分析戳心灌髓,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
- 战地记者那些戳心灌髓的报道,让和平主义者更坚定反战立场。
文学化表达:
- 她的诗像淬毒的银针,看似轻盈却戳心灌髓,读后灵魂战栗不已。
- 老兵的回忆录里,战场上的血色黄昏永远定格成戳心灌髓的画面。
错误用法
❌ 场景1:形容轻微不适
“辣椒酱太辣了,吃得我戳心灌髓。”
(正确应为“辣得烧心”)
❌ 场景2:用于物理伤害
“拔牙时麻药失效,那种疼真是戳心灌髓。”
(应使用“痛彻骨髓”)
❌ 场景3:正向激励场合
领导鼓励员工:“这次团建活动要办得戳心灌髓!”
(可改为“深入人心”)
❌ 场景4:描述自然现象
“台风过境的声音戳心灌髓。”
(宜用“震耳欲聋”)
❌ 场景5:商业广告滥用
“新款手机性能戳心灌髓!”
(违反成语的情感严肃性)
使用建议:该成语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和哲理性,适用于批判现实、反思历史、表达深切情感等严肃语境,不宜随意套用于日常琐事或轻松场合。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千丝诗词
关于千丝诗词(第1篇)关于千丝诗词一、千丝万缕古诗词中,常以千丝万缕来描绘情感之深、思绪之繁。以下为符合这一主题的古诗词。诗句:千丝万缕终须断,几度春来又几秋。出处:唐·杜甫《登高》作者:杜甫(唐)解析:此句用千丝万缕来描绘情感的纠缠,表达了时间流转中情感终将断裂的无奈与哀愁。诗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细思往事,唯有泪千行。出处: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作者:秦观(宋)解析:此句描绘了离愁之深如千丝万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离别后的伤感。二、诗情画意千丝一词,也可指代诗词中细腻的意境与情思,如画般精致。以下为符合这一意境的古诗词。诗句:情思万缕牵不断,恰似金梭织银丝。出处:
驰魂夺魄
驰魂夺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或场景具有强烈吸引力或震撼力,使人全神贯注、心神激荡。其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的强烈感染力。其近义词包括摄人心魄、动人心弦等,反义词则为心不在焉、索然无味等。该词语在描述音乐、电影、演讲等场景时十分贴切,但需注意在适当场合使用,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或滥用。错误使用会影响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魂飞魄荡
魂飞魄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ún fēi pò dàng,形容人的精神极度兴奋、激动或受到极大的震撼。其含义源于古代文学中对人物情感描写的夸张表达。该成语常被用于描述情感或经历的强烈影响,使人感到心神荡漾、无法自持。近义词包括心神荡漾、神魂颠倒等,反义词为心如止水、冷静自若等。使用时需避免滥用和误用,特别是在描述普通情绪或负面情感时,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可能显得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情况。需要注意区分与其他成语的混淆使用,如与“魂飞魄散”的区别。
不痛不痒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痛不痒"的含义,即形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反应等没有明显的感受或影响。该成语源于对事物感受的描述,没有明确的出处。其近义词包括无关痛痒、无足轻重、漠不关心等,反义词则为刻骨铭心、至关重要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如滥用场合、误用对象以及混淆近义词等。
惊魂动魄
"惊魂动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ng hún dòng pò。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极度令人惊恐,心神不宁,灵魂受到强烈的震动。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等令人恐惧的场景。近义词包括胆战心惊、提心吊胆等,反义词为心安理得、泰然自若等。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为不要误用为一般的恐惧或不安,需要准确掌握其语境和程度。例如:“昨晚的恐怖电影看得我惊魂动魄”是恰当的使用例子。
操刀制锦
操刀制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āo dāo zhì jǐn。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善于规划和安排。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用来形容人处理事情的技巧和规划能力。操刀制锦的近义词包括井然有序、游刃有余等。反义词包括手忙脚乱、杂乱无章等。该成语强调了精心策划和规划的能力,在错误用法中可能会被误解或不当使用。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理得当、规划出色的场景。
藏形匿影
藏形匿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g xíng nì yǐng,意思是隐藏形体和影子,形容人或物隐藏得非常隐蔽,不易被人发现。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的隐士文化,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列御寇》等文献。藏形匿影的近义词包括隐姓埋名、销声匿迹等,反义词则是显山露水、暴露无遗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或事物的隐蔽性方面非常贴切,例如描述某个人的行踪不定或某个野兽的踪迹难以寻找等。
扣人心弦
本文介绍了“扣人心弦”这一形容词短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并详细描述了其错误用法。文章指出,“扣人心弦”用来形容某种表演、故事或情节等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提供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炊沙作糜
文章介绍了成语“炊沙作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徒劳无功、枉费心机的行为,源自古代在沙滩上生火煮食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徒劳无功、劳而无功等,反义词为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错误使用的负面影响。
砭庸针俗
砭庸针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ān yōng zhēn s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用砭石和针灸的方式治疗庸俗的病症和不良风俗上的积弊,常用来形容对不良风气或习惯进行批评和改革的精神。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医治病的过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拨乱反正、改革创新等,反义词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搭配不当和用词过度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被用于描述对社会陋习进行改革,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