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败利钝”详解
读音
chéng bài lì dùn
含义
- 成:成功
- 败:失败
- 利:顺利、锋利(引申为顺境)
- 钝:不锋利(引申为逆境)
整体含义:指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的各种可能性。常用来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尽力而为,不计较得失。
典故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思是说,自己会竭尽全力,但最终结果如何,不是他能完全预料的。 - 《资治通鉴》:
唐代名臣魏征曾劝谏唐太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败利钝,不可逆料。”强调做事要尽力,但结果不可强求。
近义词
- 吉凶祸福——指好运与厄运、福气与灾祸。
- 得失荣辱——指成功与失败、荣耀与耻辱。
- 顺逆成败——指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
反义词
- 稳操胜券——形容有绝对的把握成功。
- 十拿九稳——形容事情几乎一定能成功。
- 万无一失——形容绝对不会失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考试时不要紧张,成败利钝都要勇敢面对。”
- 爸爸告诉我:”比赛时尽力就好,成败利钝不重要。”
-
小学高年级:
- 虽然这次比赛输了,但教练说:”成败利钝是常事,下次再努力。”
- 写作文时,妈妈鼓励我:”别怕写不好,成败利钝都是学习的过程。”
-
初中:
- 面对中考,我们要全力以赴,至于成败利钝,不必过分忧虑。
- 诸葛亮北伐时明知困难重重,但仍不计成败利钝,坚持北伐。
-
高中:
- 人生路上,成败利钝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调整心态继续前行。
- 创业充满风险,但真正的企业家不会因成败利钝而轻易放弃。
-
大学及以上:
- 科研工作充满不确定性,研究者必须坦然面对成败利钝。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成败利钝显得微不足道,但奋斗精神永存。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成功与失败”的简单并列:
- ❌ 错误例句:”这次考试成败利钝,我都要庆祝。”(应强调”不计较结果”,而非单纯并列)
- ✅ 正确用法:”这次考试无论成败利钝,我都会继续努力。”
-
误用为”结果已定”的意思:
- ❌ 错误例句:”他已经成功了,所以成败利钝都不重要了。”(成语强调”未知结果”,而非”结果已定”)
- ✅ 正确用法:”他决定放手一搏,不计成败利钝。”
-
误用为”好坏参半”:
- ❌ 错误例句:”这件事成败利钝,一半好一半坏。”(成语并非指具体比例,而是泛指各种可能)
- ✅ 正确用法:”做大事者,当不计成败利钝,勇往直前。”
总结:”成败利钝”强调的是一种豁达的态度,常用于表达”不计较结果,尽力而为”的语境,而非单纯描述成功或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
得失成败
本文介绍了成语“得失成败”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得失成败指在事情进行过程中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结果和经验。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
果熟蒂落
果熟蒂落的读音为guǒ shú dì luò,比喻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后自然地取得成功或实现。这个成语源于自然界的果实成熟脱落现象,用于形容事物发展成熟、自然而然地发生。其近义词包括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反义词为半途而废、人为干预、逆天而行。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果熟蒂落的用法,并强调了误用的注意事项。
得失在人
成语“得失在人”强调人的努力和决策对事情结果的重要性。其含义指事情的成功或失败最终取决于人的选择和努力,表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决定事情结果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近义词包括命运掌控、操之在我、成败在人等,反义词为听天由命和命中注定。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和与命运、宿命等概念的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得失在人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
遇难成祥是什么意思
遇难成祥的读音遇难成祥的读音为yù nàn chéng xiáng。遇难成祥的含义"遇难成祥"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遭遇困难或灾难反而变成了吉祥、顺利的事情。它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或不幸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智慧,化险为夷,最终获得成功或好结果的情况。遇难成祥的典故"遇难成祥"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智者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能够巧妙地应对并取得成功。即使遭遇了困难和灾难,他也能以积极的态度和智慧,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最终获得成功和好运。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的人。遇难成祥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并不唯一,多部古代文献中
出人意料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人意料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其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超出人们预料和预期的事情或情况,强调其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和出乎常情的性质。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出人意料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表达的准确性。
失败为成功之母是什么意思
“失败为成功之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表达失败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这个成语强调了从失败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最终达到成功的目标。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智慧,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如失利催人进、挫折教育等,都强调了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的价值。反义词则强调没有经历或不愿从失败中学习的人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然而,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泛化、忽视过程只看重结果以及用词不当等常见错误用法。
再不其然是什么意思
再不其然的读音再不其然的读音为:zài bù qí rán。再不其然的含义再不其然,指事情已经发生了,但并非按照预期或预料中的方式发生,即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再,表示再次或重复的意思;不其然,即不是那样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再次发生的事情并非如人们所预料或所期望的那样。再不其然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情景的观察和总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与人们原先的预期不符,因此形成了“再不其然”这个成语。再不其然的近义词出乎意料意外之举始料未及意料之外突如其来这些词语都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期或预料有所不同,与再不其然的意思相近
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拼音为chèn xīn rú yì。它用来形容某事或某物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令人感到满意和愉悦。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表达了人们祈求过上如意生活的愿望。它的近义词有"心满意足"、"得心应手"、"如愿以偿"等,反义词包括"事与愿违"、"事难从愿"、"大失所望"等。在正确使用上,需要注意避免将"称心如意"用于不切实际或过于奢侈的期望或要求,也要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例如,在描述找到心仪工作、礼物符合喜好、旅行期待等场合,可以使用"称心如意"来表达满意和愉悦的心情。
兰因絮果
兰因絮果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的因缘和结果。其中,“兰因”指美好的因缘或开端,“絮果”指最终的结果或结局并不如人意。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指事情起初美好但结果却不理想。其近义词包括始善终违、美中不足和好事多磨,反义词则为善始善终、一帆风顺和有始有终。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忽略整体含义、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或与相近意义的成语混淆使用。通过对兰因絮果的解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趁心如意
“趁心如意”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读音为chèn xīn rú yì,表示一切事情都符合自己的心愿,心满意足。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如心满意足、称心如意等,都表达了事情符合自己心意的意思。而反义词如事与愿违、逆心违意等,则表示事情不如意或与自己的愿望相反。文章同时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趁心如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