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毁卵破

巢毁卵破:成语详解

读音

cháo huǐ luǎn pò

含义

  • :鸟窝,泛指动物的栖息之所。
  • :破坏、摧毁。
  • :鸟蛋,引申为后代或根本。
  • :碎裂、毁灭。

整体含义:鸟巢被毁,鸟蛋也随之破碎。比喻整体遭受破坏,其中的个体或部分也无法幸免,强调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典故

  1. 《后汉书·孔融传》
    东汉末年,孔融因得罪曹操被捕。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正在下棋,仆人劝他们逃跑,但他们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哪有鸟巢毁了而鸟蛋还能完好的?)最终,孔融全家被害。
  2. 《韩非子·喻老》
    故事讲述一个人砍树时,树上的鸟巢掉落,鸟蛋摔碎。比喻破坏根基,必然导致依附其上的事物毁灭。

近义词

  1. 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害。
  2. 覆巢无完卵:与“巢毁卵破”同义,强调整体毁灭后,个体无法保全。
  3. 一损俱损:一方受损,其他相关方也会遭受损失。

反义词

  1. 独善其身: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或整体。
  2. 各自为政:各管各的,互不关联,缺乏整体协调。
  3. 安然无恙:形容个体未受损害,与整体毁灭形成对比。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鸟的家被风吹倒了,蛋也摔碎了,真是“巢毁卵破”啊!
    • 如果我们不保护森林,动物们就会“巢毁卵破”,失去家园。
  2. 小学高年级

    • 这家工厂污染河水,导致下游鱼群死亡,真是“巢毁卵破”。
    • 团队合作很重要,否则一旦失败,大家都会“巢毁卵破”。
  3. 初中

    • 经济危机中,大公司倒闭,小企业也难以生存,这就是“巢毁卵破”。
    • 生态环境破坏后,人类也会面临“巢毁卵破”的后果。
  4. 高中及以上

    • 国家动荡时,百姓生活必然受影响,正所谓“巢毁卵破”。
    • 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将面临“巢毁卵破”的危机。

错误用法

  1. 形容无关的事物

    • ❌ 他考试不及格,家里的花也枯萎了,真是“巢毁卵破”。(两件事无直接关联)
    • ❌ 手机摔坏了,电脑也跟着死机,简直是“巢毁卵破”。(无必然因果关系)
  2. 用于积极语境

    • ❌ 公司改革后效率提升,真是“巢毁卵破”。(成语本身含贬义)
  3. 误用为“独立事件”

    • ❌ 他的房子被烧了,但人没事,这就是“巢毁卵破”。(成语强调连带影响,此处不适用)

“巢毁卵破”生动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依存关系,正确使用能增强表达效果,但需注意语境和逻辑关联。

巢毁卵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巢倾卵覆

本文介绍了成语“巢倾卵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家业或事业遭受重大损失,表达保护不周导致小事情也受影响的情况。其典故源自古代寓言和某些历史事件。同时,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下的例句,并强调了其误用情况。

巢倾卵破

巢倾卵破的读音为cháo qīng lǔ p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到了极度危险或无法挽回的地步,如鸟巢倾覆、鸟蛋破碎。典故源自古代故事,表示事物或情况的崩溃边缘。近义词包括家破人亡、倾家荡产等,反义词则是安然无恙、固若金汤等。在实际使用中,要避免夸张、非灾难性事件的错误用法,不应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解其含义。文章提供了关于巢倾卵破的详细介绍、例句和错误用法提醒。

覆巢无完卵

覆巢无完卵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cháo wú wán lǔan。其字面意思是指翻倒的鸟巢里没有完整的卵,用来比喻整体遭难时,个体难以保全。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燕策》中的故事。其含义是当整体遭受灾难或困境时,个体也难以幸免。其近义词有唇亡齿寒、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损俱损等。反义词有各自为政、各自安好、互不干涉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给出了多个例句。

唇亡齿寒

本文介绍了成语“唇亡齿寒”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一方遭遇不幸时,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文章还解释了该成语的来源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同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一些关于该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以助于正确理解使用该成语。

唇揭齿寒

唇揭齿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iē chǐ hán。它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一方的安危或冷暖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传说,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用语境和混淆读音等错误用法。

大势所趋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势所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描述的是整体趋势或潮流的发展方向,是形势或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随着科技、环保、互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呈现出大势所趋的趋势。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价值在整体中微不足道,如同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微小。其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表示某物或某人在整体中只占极小的部分或比例。近义词包括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等。反义词为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等。使用九牛一毛时需避免错误用法,不应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重要性或价值,以避免产生误解。

不顾大局

“不顾大局”是一个成语,意思指个人或组织在面对重要的全局性决策时,仅考虑个人或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大臣行为,传达出只关注小部分而忽略整体会导致不良后果的警示。其近义词如局部观念、目光短浅等,都表示类似含义。反义词如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则强调考虑整体利益。在实际应用中,需避免在不适当场合使用,并正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解。错误使用时,可能滥用场景或误解含义,如在轻松对话中批评别人过于严肃或使用此成语来表示只关注个人利益等情形。

功利主义 读后感

功利主义 读后感(第1篇)《功利主义》读后感在阅读《功利主义》一书后,我对其深刻的思考与独特的观点留下了深刻印象。此书从人类行为和道德选择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权衡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其内容引人深思。初读此书时,我被其独特的观点所吸引。书中对“功利主义”的阐述,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道德与利益相结合,探讨了人类在面对选择时如何权衡得失。本书主要讲述了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以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详细阐述功利主义的核心观点——追求最大幸福、最小痛苦,来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书中还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进一步说明了功利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书

瑕不搑瑜是什么意思

瑕不搑瑜的读音读音:xiá bù náo yú。瑕不搑瑜的含义“瑕不搑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瑕疵与美好的东西共存,但并不影响其整体价值。其中,“瑕”指的是瑕疵、缺点,“搑”是掩盖的意思,“瑜”则指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整个成语的含义是,虽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但并不会掩盖住其整体的美好和价值。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事物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仍然值得欣赏和肯定。它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相对性,也表达了对事物的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瑕不搑瑜的典故“瑕不搑瑜”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句为“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过而后更明”。意思是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虽然有短暂的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