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惨绿愁红”详解
读音
cǎn lǜ chóu hóng
含义
“惨绿愁红”由四个字组成:
- 惨:凄惨、悲伤。
- 绿:指绿叶,象征生机。
- 愁:忧愁、哀伤。
- 红:指红花,象征美好。
整体含义:形容花草凋零、景色凄凉,也比喻人因感伤而情绪低落。
典故
- 宋代词人柳永《定风波》:“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描写女子因思念而看花木凋零,心生哀愁。
- 元代张可久《折桂令》:“惨绿愁红,憔悴东风。”——以凋零的花草比喻人生失意。
-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虽未直接使用该成语,但意境相似,表达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
近义词
- 绿肥红瘦:形容暮春时节绿叶繁茂、红花凋谢的景象。
- 花残月缺:比喻美好事物残缺不全,令人伤感。
- 黯然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忧愁。
反义词
- 姹紫嫣红:形容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象。
- 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样子。
- 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极其愉悦。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花儿谢了,真是惨绿愁红啊!
- 小猫走丢了,小明看着窗外的落叶,觉得惨绿愁红。
-
小学高年级:
- 雨后的花园里,花瓣落了一地,显得惨绿愁红。
- 她望着枯萎的盆栽,心里有种惨绿愁红的感觉。
-
初中:
- 考试失利后,他走在校园里,看什么都觉得惨绿愁红。
- 这部小说的结局让人感到惨绿愁红,主角的命运太悲惨了。
-
高中及以上:
- 战后的城市满目疮痍,昔日的繁华只剩惨绿愁红。
- 诗人借惨绿愁红的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错误用法
- 形容色彩鲜艳:❌“春天的公园里姹紫嫣红,真是惨绿愁红!”(错误,应为“姹紫嫣红”)
- 表达喜悦心情:❌“他考上大学后,觉得整个世界都惨绿愁红。”(错误,应为“心花怒放”)
- 描述热闹场景:❌“节日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一片惨绿愁红。”(错误,应为“热闹非凡”)
“惨绿愁红”多用于描写凄凉、哀伤的景象或心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哀的诗词
关于哀的诗词(第1篇)关于哀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它们以深沉的笔触、感人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百态中的哀愁与悲痛。以下是根据“关于哀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江城五月落梅花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来到达江上人风雪欲归作者:宋·吴文英原文:麾仙扶醉下阑干,玉英惨淡天边晚。江城五月落梅花。澹烟迷柳色,似有哀声望汉家。解析:此词写于江城子中,描绘了五月的江城中落梅花的景象。词中以“玉英惨淡”形容梅花的凋零,又以“澹烟迷柳色”来衬托哀伤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哀思。二、哀民生之多艰 —— 离骚作者:战国·屈原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关于葳的诗词
关于葳的诗词(第1篇)关于“葳”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王安石《句》诗词原文:北葳秀色拂城隅。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解析: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北葳秀丽的景色,传达出一种美好的城市景观。其中的“北葳”即指葳蕤,是一种草木茂盛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的边缘被绿色的植被所环绕,增添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二、杜甫《兵车行》诗词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旌旗蔽空日色薄,不觉龙颜变葳蕤。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在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葳蕤”一词出现在对战场景的描绘中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翠消红减
本文介绍了成语“翠消红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景物色彩逐渐褪去或女子容颜因时间流逝而衰老,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文章还列出了与“翠消红减”意思相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使用不当的场合示例。最后,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具体用法。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一、古诗词汇总以下是多首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包含了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木兰花作者:宋·李清照朝朝寒日晓初晴,珠帘未卷人初醒。万朵红妆春色里,百般妖娆花枝间。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清晨,花多且美丽的景象。作者以万朵红花来展现春色之浓,用“妖娆”来赞美花朵的魅力,极具生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唐·白居易半江瑟瑟半江红,怜惜红花待春回。世间好景千万重,一树千枝千万朵。解析:此诗通过描写春回大地时花繁叶茂的景象,以“一树千枝千万朵”形容花的繁盛,表现出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蝶恋花·春景作者:宋·苏辙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
描写古战场凄凉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古战场凄凉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的诗人的作品,如李白、陈陶、陆游、王昌龄、高适、辛弃疾、李贺、岳飞、冯梦龙、杜牧、苏泂、贾岛、吴师道等。这些诗词通过描绘战场、边塞、荒野等凄凉景象,以及战士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残酷、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珍贵的感慨。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理解与鉴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学的艺术之美,同时也能对战争与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这些诗词虽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战场的凄凉与壮烈、历史沧桑和生命无常的情感,既有直接的战争场面描绘,也有间接的场景和情绪渲染,均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珍贵。
宠柳娇花
宠柳娇花的读音为chǒng liǔ jiāo huā,形容女子容颜娇艳、妩媚,表达赞美与怜爱的情感。成语出处不明确,但从字面意思推测,暗含女子柔美、娇艳、受宠爱之意。其近义词包括娇艳欲滴、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等。反义词为粗犷豪放、朴实无华、冷艳孤傲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情感色彩选择,避免滥用或误用。
藉草枕块
该文章介绍了成语“藉草枕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该成语源自古代典故,用来形容极度悲痛、哀伤的状态。其含义是用草作垫子,以土块为枕头,表达出内心的极度哀伤和悲痛之情。文章还强调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避免将其用于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或描述。
绿惨红销是什么意思
绿惨红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lǜ cǎn hóng xiāo,形容花叶凋零、景色萧条的景象。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景色变化的描绘。它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悲伤哀怨的情感。其近义词包括凋零残败、落花流水等,反义词则是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用法。
望帝啼鹃是什么意思
望帝啼鹃的读音望帝啼鹃的读音为:wàng dì tí juān。望帝啼鹃的含义望帝啼鹃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因悲伤而发出的哀啼声,常用来比喻因思念故土或失去所爱而感到极度悲痛的心情。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啼鹃的典故源于古代传说。相传,在古代,望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死后化作了杜鹃鸟。杜鹃鸟在春天里哀鸣,声音凄厉,人们听后无不为之动容。据传,望帝之所以化作了杜鹃鸟,是因为他生前曾经努力治理洪水,但最终未能成功,因此心怀愧疚,最终化作了杜鹃鸟,继续哀鸣不止。此外,还有多个典故和出处可以解释望帝啼鹃的来源。例如,在《庄子》中也有“杜鹃啼血”之说,形容悲伤至极的情景。另外,在《楚辞》中也有“望帝春心托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