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不扣
读音
bù zhé bù kòu
含义
“不折不扣”是一个常用的四字成语,由“不”“折”“扣”三个字组成。
- 不:表示否定,没有。
- 折:原指折扣、减少,这里引申为“减少”或“打折扣”。
- 扣:原指扣除、减少,这里也指“打折扣”。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完全符合标准,没有任何减少或打折扣的情况,表示“十足、纯粹、完全”的意思。
典故
“不折不扣”最早见于古代商业交易,指商品价格不打折扣,原价交易。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完全符合标准,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 商业起源:在古代市场交易中,商人常以“折”或“扣”的方式降低价格吸引顾客,而“不折不扣”则表示坚持原价,不降价。
- 文献记载: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曾出现类似表达,形容官员办事“丝毫不打折扣”,后来演变为“不折不扣”。
近义词
- 十全十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 原原本本:指完全按照原本的样子,没有改动。
- 彻头彻尾:表示从头到尾都是如此,没有改变。
- 货真价实:形容事物真实可靠,没有虚假成分。
反义词
- 七折八扣:形容事物被大幅度削减或打折扣。
- 偷工减料:指做事不认真,减少应有的步骤或材料。
- 名不副实:指名称与实际不符,有虚假成分。
- 大打折扣:形容事物质量或标准大幅降低。
例句
以下是不同年级适用的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这块蛋糕不折不扣是妈妈亲手做的,特别好吃!
- 老师说我是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因为我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
- 这只小狗不折不扣是纯种的,毛色非常漂亮。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的承诺不折不扣地兑现了,大家都非常信任他。
- 这部电影不折不扣是一部经典,值得反复观看。
- 他的努力不折不扣地换来了优异的成绩。
初中
- 这个实验数据不折不扣地证明了科学家的理论。
- 他的行为不折不扣地违反了校规,必须受到处罚。
- 这份调查报告不折不扣地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情况。
高中及以上
- 他的演讲不折不扣地展现了领导者的风范。
- 这项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后,社会秩序明显改善。
- 他的成功不折不扣是多年努力的结果。
通用例句
-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天加班到深夜。
- 这家餐厅的招牌菜不折不扣是全市最好吃的。
- 她的善良不折不扣,从不对任何人撒谎。
- 这个计划不折不扣地按照原定方案进行。
- 他的解释不折不扣地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 这幅画不折不扣是大师的真迹,价值连城。
- 他的承诺不折不扣,从未让人失望。
- 这个项目的成功不折不扣是团队合作的成果。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事物有折扣。
- ❌ 这件衣服不折不扣打了八折。(正确应为“这件衣服打了八折”)
-
错误场景:形容事物不完全符合标准。
- ❌ 他的表现不折不扣地差劲。(正确应为“他的表现彻头彻尾地差劲”)
-
错误场景:用于否定句时逻辑矛盾。
- ❌ 他的承诺不折不扣没有兑现。(正确应为“他的承诺完全没有兑现”)
-
错误场景:用于形容抽象概念时搭配不当。
- ❌ 这个理论不折不扣是错误的。(正确应为“这个理论完全是错误的”)
“不折不扣”强调“完全符合标准”,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与“打折”“减少”等概念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蝇营狗苟是什么意思
蝇营狗苟的读音读音:yíng yíng gǒu gǒu拼音注解:yíng(第一声),yíng(第二声),gǒu(第三声),gǒu(第四声)蝇营狗苟的含义“蝇营狗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卑劣、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像苍蝇一样到处乱飞,像狗一样苟延残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不顾一切的人。蝇营狗苟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动物的行为来比喻人的品行。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用来形容那些卑鄙无耻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此外,还有一些典故和故事可以用来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苍蝇和一只
放诸四海而皆准
“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一个形容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的成语,不受地域、时间或特定条件限制。其含义是某个道理、规则或标准在何处都适用且正确。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逐渐固定为一个表达普遍适用的方式。在商业、道德伦理、科学原理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应用场景。然而,需注意避免滥用该成语或在不适当的语境下使用,以免造成误用和误导。
一鳞片甲是什么意思
一鳞片甲的读音一鳞片甲的读音为:yī lín piàn jiǎ。一鳞片甲的含义一鳞片甲,字面意思为一片鱼鳞和一片铠甲,形容的是数量极少、微不足道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所剩无几,或者形容某个人或事物所拥有的东西非常少。一鳞片甲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没有特定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出处。它可能是在长期的汉语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来形容事物的稀少和珍贵。一鳞片甲的近义词凤毛麟角:形容事物稀少,像凤凰的羽毛和麒麟的角一样珍贵。寥寥无几:形容数量非常少,几乎没有。九牛一毛:形容数量虽多但相对极少。残存零落:形容某事物或人的力量、数量等非常微弱,剩下的东西不多。一鳞片甲的反义词满目琳琅:形容物品
不三不四
本文介绍了"不三不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不符合常规、不正常、不规矩或不可靠。其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出自《醒世姻缘传》。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离经叛道、不伦不类、荒诞不经等。反义词包括正正经经、规规矩矩等。文章还给出了几个使用不当的例子,提醒读者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并避免与其他含义混淆的成语混淆使用。
洞彻事理
洞彻事理的读音为【dòng chè shì lǐ】,表示深入透彻地理解事物。该成语形容人的智慧和洞察力敏锐,能迅速理解复杂事物并做出正确判断。它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近义词包括洞察秋毫、明察秋毫等,反义词则包括懵懂无知、浅尝辄止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在不当场合使用,并与“透彻了解”区分使用。洞彻事理能力的人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奥妙无穷
文章介绍了成语“奥妙无穷”的含义,形容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深奥、微妙且无法穷尽的道理或意义。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搭配不当和误解为贬义等错误用法。
百品千条
百品千条的读音为bǎi pǐn qiān tiáo,表示物品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形容事物丰富多彩。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它的近义词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等,反义词为单一乏味。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商品、画作、菜品、电影剧情等的丰富多彩。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和与其他成语混淆。
千年一律是什么意思
千年一律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长期保持不变的规律或模式,暗示缺乏新的发展或创新。这个成语源于对时间、历史和自然规律的观察。它常用于描述经历了漫长岁月仍保持不变的事物。然而,它不应滥用,特别是用于描述短暂事物或误用于积极创新的场合。误用该成语可能会导致传达的意思与实际不符。在语境中,应谨慎使用并搭配其他词语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是一个形容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感到困惑和无助的成语。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论语》等。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彷徨无措、心无主见等,反义词有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避免不当使用和滥用。文章对“不知所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举例说明其使用方法和错误用法。
太仓稊米是什么意思
太仓稊米的读音太仓稊米,读音为 "tài cāng tíng mǐ",其中"太"发音为第四声,"仓"为第一声,"稊"为第二声,"米"为第三声。太仓稊米的含义"太仓稊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太仓"指的是古代的国家粮仓,"稊米"是一种微小的植物,也用来比喻极小的东西。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事物非常微小,与"沧海一粟"的意思相近。太仓稊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不可考,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国家的粮仓通常都非常庞大,而稊米则是非常微小的植物。因此,用"太仓稊米"来形容事物微小,就如同在巨大的粮仓中放上一粒稊米一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太仓稊米的近义词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