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
读音
bù kě jiù yào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能”或“无法”。
- 可:可以,能够。
- 救:挽救、救治。
- 药:药物,这里指治疗的方法或手段。
整体含义:形容人或事物已经糟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比喻问题严重到无法通过任何手段解决。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劝诫晋平公不要沉迷享乐,否则国家将“不可救药”。后来晋国果然因腐败而衰落,印证了这句话。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名医扁鹊曾评价一位病人:“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意思是病入骨髓时,医术再高明也“不可救药”。 - 《韩非子·喻老》
故事中有人不听劝告,最终酿成大祸,韩非子感叹:“及至不可救药,虽悔何及!”
近义词
-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也比喻问题无法解决。
- 积重难返: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改变。
- 无可挽回:事情已经无法补救。
- 回天乏术:比喻无法扭转局势。
反义词
- 药到病除:比喻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 亡羊补牢:虽然出了问题,但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 妙手回春:形容医术高明,能治好重病。
- 起死回生:比喻挽救看似无望的事情。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的玩具摔坏了,已经不可救药了。(简单场景)
- 小狗生病太久,兽医说它不可救药了。(情感化表达)
-
小学高年级:
- 如果不及时改正撒谎的毛病,将来可能变得不可救药。(教育意义)
- 这片森林被污染得不可救药,再也无法恢复原貌。(环保主题)
-
初中:
- 他的沉迷游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成绩一落千丈。(学习问题)
- 两国矛盾激化,关系似乎不可救药。(社会议题)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腐败现象如果放任不管,最终会导致制度不可救药。(政治评论)
- 他的偏执性格让周围人束手无策,几乎不可救药。(心理分析)
错误用法
-
用于轻微问题:
- ❌“我的铅笔断了,真是不可救药!”(铅笔断了可以削,问题不严重)
- ❌“作业写错一个字,这下不可救药了!”(夸张误用)
-
用于可解决的事情:
- ❌“手机没电了,简直不可救药!”(充电即可解决)
- ❌“衣服沾了墨水,不可救药了!”(实际可以清洗)
-
褒义误用:
- ❌“他的才华不可救药,太厉害了!”(混淆“无可救药”与“无与伦比”)
-
对象错误:
- ❌“这座新大楼不可救药。”(大楼若未损坏,不能用此成语)
正确使用“不可救药”需注意两点:
- 问题必须极其严重且无法挽回;
- 通常带有消极或警示意味。
你可能感兴趣
病入膏肓
“病入骨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ng rù gǔ zá,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愈的程度或某种不良影响深入内心难以改变。其源于古代医学和文化的融合,可能也与医学书籍有关。近义词有“病入膏肓”等,反义词为“健康无恙”等。在错误用法中,该成语被误用于非疾病类情况的严重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
病在膏肓
本文介绍了成语“病在膏肓”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源自中医对人体构造的理解,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或问题严重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其典故源于《左传》中的故事。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注意准确理解和使用。
病入膏肓
本文介绍了成语“病入膏肓”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该成语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地步,引申为事物到了无法改变或恢复的境地。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具体说明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并指出在用法上需要注意的误区。
不可救疗
“不可救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kě jiù liáo,用于形容病情或其他问题严重到无法医治或挽救的地步,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无法改变的困境。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能与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和某些历史事件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和不可救药等。反义词包括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和可望可及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运用。
防萌杜渐
本文介绍了“防萌杜渐”的读音、含义、典故、重要性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防萌杜渐指在事物初生状态就采取措施预防,避免其发展成大问题。古代的智者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实例证明了其重要性。防萌杜渐的近义词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而其反义词包括临渴掘井、亡羊补牢等。文章还给出了防萌杜渐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不能只依赖事后补救。
病染膏肓
本文介绍了成语“病染膏肓”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地步,典故源于《左传》和名医华佗的故事。近义词有病入骨髓、不可救药等,反义词有药到病除、康复如初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需注意,该成语仅用于描述病情严重到无法挽救的情况,不可用于一般疾病或轻微不适的情况。
蚁穴溃堤是什么意思
蚁穴溃堤的读音读音:yǐ xué kuì dī。蚁穴溃堤的含义“蚁穴溃堤”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小事情或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大灾难或大问题。这个成语的“蚁穴”指的是蚂蚁的巢穴,而“溃堤”则是指堤坝被水冲破而溃烂。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即使是很小的漏洞或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或解决,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蚁穴溃堤的典故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名将领名叫荀息,他曾经担任过晋国的重臣。有一次,他去巡视边境时发现一个小小的蚂蚁窝,但并没有在意。可是后来,这些蚂蚁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大群。由于蚂蚁窝离堤坝很近,它们在地下挖洞的过程中,逐渐破坏了堤坝的稳定性。最终,这个堤坝因为小小的蚂蚁窝而崩
积重难返
本文介绍了成语“积重难返”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长期积累的问题或不良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或挽回的情况。文章还通过正确和错误用法的例句展示了如何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并指出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误用或滥用。
洞见症结
“洞见症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òng jiàn zhèng jié】,意为能够深入地发现问题或事物的关键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法。该成语强调了深入思考和精准判断的能力,常用来比喻人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其典故源于古代医学中医生观察病人症状,洞察病因的能力。近义词有洞察先机、见微知著等,反义词有视而不见、一知半解等。在正确使用上,应注意避免夸张或不恰当的语境搭配,同时在运用时需根据场合恰当使用。文章给出了关于洞见症结的多句例句来进一步说明其用法。
癣疥之疾是什么意思
癣疥之疾的读音读音:xiān jiè zhī jí标注拼音:xiān jiè zhī-jí癣疥之疾的含义“癣疥之疾”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疾病或问题虽然看似微小,但长期存在且难以治愈。它通常用来比喻那些看似微小却难以根除的烦恼或问题。“癣”和“疥”都是指皮肤病,而“之疾”则表示疾病。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某种皮肤病或类似的烦恼、问题,虽然看似微小,但却长期困扰着人们,难以彻底解决。癣疥之疾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古代医学中对某些难以治愈的皮肤病(如癣、疥)的描述。由于这些皮肤病长期困扰着患者,难以彻底治愈,因此人们用“癣疥之疾”来形容那些看似微小却难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