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心肝

成语“别有心肝”详解

读音

bié yǒu xīn gān

含义

“别”指另外、不同;“有”表示存在;“心肝”本指心脏和肝脏,引申为人的思想、情感或真实意图。合起来,“别有心肝”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似正常,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同的想法或意图,通常带有贬义,指人虚伪、心机深沉。

典故

  1. 《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曾评价某些权臣“外顺而内险”,即表面恭顺,内心险恶,与“别有心肝”含义相近。
  2.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评价项羽时说道:“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意指项羽表面仁慈,实则吝啬猜忌,暗含“别有心肝”之意。
  3. 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
    书中描写官场人物时常用“面善心恶”“口蜜腹剑”等词,与“别有心肝”异曲同工。

近义词

  1. 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念头。
  2. 笑里藏刀:表面和善,内心阴险。
  3.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4. 两面三刀:耍两面手法,搬弄是非。

反义词

  1. 表里如一:外表和内心一致,形容人真诚。
  2. 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样。
  3. 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正派。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嘴上说喜欢和大家玩,其实别有心肝,总想欺负人。
    • 那个同学总是假装友好,其实别有心肝,经常偷偷告状。
  2. 小学高年级

    • 老师提醒我们,有些人看似热情,实则别有心肝,要小心提防。
    • 他表面上夸赞小明的画,背地里却说画得难看,真是别有心肝。
  3. 初中

    • 在职场上,有些人别有心肝,表面恭维你,暗地里却想取代你的位置。
    • 她总是装作关心别人,其实别有心肝,只是为了打探隐私。
  4. 高中及以上

    • 政客们常常别有心肝,在公众面前一套,私下又是另一套。
    • 历史上许多奸臣都是别有心肝之人,表面忠君爱国,实则祸国殃民。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别有心肝,总是默默帮助别人。(正确应为“他心地善良”)
  2. 形容单纯隐藏想法

    • ❌ 她别有心肝,只是不想让大家担心。(正确应为“她有所隐瞒”)
  3. 用于非人对象

    • ❌ 这个机器别有心肝,会自动调节温度。(正确应为“这个机器有智能调节功能”)

“别有心肝”通常用于贬义,形容虚伪或心机深沉的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别有心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毒手尊前

毒手尊前的读音是dú shǒu zūn qián。该成语原指在宴席上发生的狠毒手段或残酷行为,形容人凶狠残暴。其来源于古代宴席文化中的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描述。毒手尊前的近义词如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等,反义词如心慈手软、仁慈宽厚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具体语境,避免错误用于一般的不礼貌或冒犯行为,保持成语的恰当使用。

呆里撒奸

"呆里撒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i lǐ sā jiān。它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痴傻,但内心狡猾奸诈。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中对一些表面愚笨但内心狡诈的人的描述。它的近义词包括伪善、狡猾、阴险和欺诈,反义词有诚实、坦率和纯朴等。使用成语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将"呆"字误解为字面意思上的痴傻状态,或随意滥用该成语。该成语适用于描述那些心机深沉、善于欺骗他人的人。

背前面后

本文介绍了成语“背前面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源于古代军事战争,用来形容前后言行不一致的人或事物。文章提供了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来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同时,也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含义的准确性。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背前面后”这个成语,避免在使用上出现误解或不当用法。

表里为奸

“表里为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ǎo lǐ wéi jiān。它表示一个人或组织在表面和内心都怀着不良的意图或动机,形容表里不一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最早出自《左传》,后被历代文人广泛使用。其反义词是“表里如一”,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一致,诚实正直。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将该成语用于轻微行为或误解其含义。正确的用法应该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表面和内心都存在不良的动机或意图。例如,政治家表面上高谈阔论却背后搞小动作,商家追求利润却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等。

别有心肠

文章详细介绍了“别有心肠”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内心复杂,不轻易表露真实想法和意图。同时指出典故出自元·尚仲贤《柳毅传书》,另有其他出处如《红楼梦》。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误解和混淆。这篇文章有助于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别有心肠”。

笑面虎是什么意思

笑面虎的读音笑面虎的拼音是:xiào miàn hǔ。笑面虎的含义笑面虎指的是外表和善,内心却狡猾、阴险的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那些表面上对人笑脸相迎,但背后却暗藏杀机,常常做坏事的人。笑面虎的典故笑面虎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出自于古代的戏剧故事。在古代戏剧中,常常有角色扮演着外表和善,但内心狡猾、阴险的人,这些角色往往被称为“笑面虎”。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来源于民间传说或谚语,形容那些表面上和颜悦色,实则心怀叵测的人。笑面虎的近义词笑里藏刀:形容外表和善,内心却有杀机的人。虚情假意:指虚假的情意或虚伪的表面现象。伪善:指表面装作善良、友好,实际上内心却怀有恶意或不良

嘴甜心苦是什么意思

嘴甜心苦的读音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注音中“zhui”的声调为第三声,“tian”的声调为第二声,“xin”的声调为第一声,“ku”的声调为第三声。嘴甜心苦的含义“嘴甜心苦”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说得好听,内心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或感受。这个成语的含义中,“嘴甜”指的是说话甜言蜜语,言辞婉转悦耳;“心苦”则指的是内心其实并不如表面那样美好,可能隐藏着一些阴暗的想法或情感。嘴甜心苦的典故该成语典出《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在《西厢记》中,有一个叫做张生的书生,他为了追求一位名叫莺莺的女子,不惜用尽各种手段,其中就包括用甜言蜜语来讨好她。然而,他的内心却并不像他所说那样真诚

包藏奸心

包藏奸心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深处隐藏着不良的动机或险恶的用心。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义上理解为将险恶用心隐藏在内心深处。包藏奸心的近义词有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等,反义词有心地善良、表里如一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并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谗言佞语

本文介绍了谗言佞语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谗言佞语指虚伪、恶意的话,源于古代文献。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滥用,不要将其与幽默混淆。

蛇心佛口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蛇心佛口”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表面慈悲善良,内心却阴险狠毒的人。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蛇心佛口”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使用场合和对象的选择。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