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昼作夜

成语“俾昼作夜”详解

读音

拼音:bǐ zhòu zuò yè

含义

“俾昼作夜”由四个字组成:

  • :使、让。
  • :白天。
  • :当作、当成。
  • :夜晚。

整体含义:形容人颠倒黑白,把白天当作夜晚,比喻生活作息混乱,或指人沉迷享乐、荒废正事。

典故

  1. 《诗经·大雅·荡》
    “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原指商纣王沉迷酒色,日夜颠倒,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2. 《左传·昭公元年》
    “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虽未直接使用“俾昼作夜”,但同样批评了贪图享乐、荒废政务的行为。
  3. 《晋书·石崇传》
    石崇生活奢靡,夜夜笙歌,宾客通宵达旦饮酒作乐,被后人形容为“俾昼作夜”。

近义词

  1. 昼夜颠倒:形容作息时间完全混乱。
  2. 醉生梦死:形容人沉迷享乐,浑浑噩噩。
  3. 荒淫无度:指放纵享乐,毫无节制。
  4. 晨昏颠倒:与“俾昼作夜”意思相近,指作息时间错乱。

反义词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容作息规律,符合自然规律。
  2. 勤勤恳恳:形容人勤劳踏实,不贪图享乐。
  3. 克勤克俭:指勤劳节俭,不浪费光阴。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玩游戏玩到凌晨,真是“俾昼作夜”啊!
    • 熬夜看动画片,妈妈说我“俾昼作夜”。
  2. 小学高年级

    • 他沉迷手机,每天“俾昼作夜”,成绩下降了很多。
    • 假期里,很多同学“俾昼作夜”,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
  3. 初中

    • 古代昏君“俾昼作夜”,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现代人熬夜刷短视频,简直是“俾昼作夜”的翻版。
  4. 高中及以上

    • 商纣王“俾昼作夜”,最终被周武王推翻。
    • 年轻人应避免“俾昼作夜”,保持健康作息。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勤奋”

    • ❌ 他为了考试“俾昼作夜”地复习。(错误,该成语含贬义,不能用于褒义场景。)
    • ✅ 他为了考试“废寝忘食”地复习。(正确)
  2. 误用为“时间管理”

    • ❌ 他“俾昼作夜”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错误,该成语指作息混乱,而非高效。)
    • ✅ 他“争分夺秒”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正确)
  3. 误用为“日夜兼程”

    • ❌ 为了赶工,工人们“俾昼作夜”地工作。(错误,该成语含贬义,不能用于褒义。)
    • ✅ 为了赶工,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正确)

“俾昼作夜”是一个带有批评意味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表达。

俾昼作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头足倒置是什么意思

头足倒置的读音头足倒置的读音为tóu zú dào zhì。头足倒置的含义头足倒置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头部和足部颠倒位置,用来形容事情颠倒顺序或上下、左右、前后关系颠倒混乱的情况。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事情的顺序或次序被颠倒,导致出现了错误或混乱的状态。头足倒置的典故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它来源于日常生活和人们对事物顺序的观察。人们常常用头足倒置来形象地描述一些事情的顺序或次序被颠倒,导致出现了错误或混乱的情况。头足倒置的近义词颠三倒四上下颠倒错乱无章混乱不堪头足倒置的反义词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秩序井然秩序井井头足倒置的例句1. 在工作中,他总是把重要的任务放在最后完成,导致头足倒置,

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uān lǚ dào yì,形容事物颠倒错乱,次序失常。该成语源于古代礼仪规范,表示尊卑顺序颠倒。其近义词包括颠倒乾坤、上下颠倒等,反义词为条理分明、井然有序等。使用时应避免在轻松或随意场合使用,且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词是不恰当的。同时,不能与其他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连昬接晨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连昬接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表示持续不断地努力,不分昼夜地工作或学习,强调了持续性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文章还给出了正确使用该成语的例句,并指出其错误用法,避免误解其强调的持续努力和不懈精神。

漏尽更阑是什么意思

漏尽更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òu jìn gēng lán。该成语描述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刻,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深沉。其典故源于古代用漏壶计时和夜间报时的制度。“漏尽更阑”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夜晚的宁静和深邃。它的近义词有子夜更深、夜阑人静等,反义词有晨光熹微等。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用法,但在使用时应根据时间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误用或滥用。

翻黄倒皂

“翻黄倒皂”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颠倒混乱、黑白不分,或人说话做事颠三倒四、混乱无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民间故事或文献,具体出处不可考。它的近义词包括颠三倒四、混淆黑白等,反义词则是条理分明、有条不紊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保留其强烈的混乱意味,符合语境。这篇内容详细介绍了“翻黄倒皂”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发昏章第十一

本文介绍了成语“发昏章第十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混乱、不明事理,或某件事物复杂到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其来源可能源于古代经书或典籍。在使用时需注意,该成语应谨慎用于正式的场合或文件,避免言过其实或不恰当的用法。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与正确用法。

吹毛索垢

吹毛索垢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uī máo suǒ gòu。它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挑剔和批评,强调对事物的高度敏感和挑剔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宫廷文化,最早出自《晋书·慕容超传》。吹毛索垢的近义词有吹灰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锱铢必较,反义词包括粗枝大叶、宽宏大量、大度包容。使用时需避免过度挑剔和苛责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适度使用。该成语在形容对事物要求严格、注重细节的场景中常见。

倒果为因

本文介绍了成语“倒果为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把原因和结果颠倒,混淆是非、逻辑混乱。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该成语,并强调了在日常交流中要避免使用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倒因为果

倒因为果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把因果关系弄颠倒,把原因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其典故和出处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中。倒因为果的读音为dào yīn wéi guǒ。其近义词包括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等。反义词包括因果分明、顺理成章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混淆因果关系、忽略主要因素以及错误应用于科学医学等领域,以避免误导他人或产生严重后果。

以黑为白是什么意思

以黑为白的读音拼音:yǐ hēi wéi bái注音:ㄧˇ ㄏㄟ ㄨㄟˊ ㄅㄞˊ请注意:此处的读音为近似普通话读音,实际发音可能因方言差异而有所不同。以黑为白的含义“以黑为白”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以黑色为白色,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将错误的事物当作正确的事物来看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思想混乱、颠倒事实、混淆黑白。以黑为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非常狡猾的骗子,他经常用各种手段欺骗他人。有一天,他故意将黑色说成是白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质疑。然而,他却用各种手段和诡辩来为自己的说法辩护,最终让人们相信了他的说法。从此,“以黑为白”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