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第1篇)

文章标题:描写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一、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唐朝文学家,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解析:白居易此诗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古原的青草,表现了青草顽强的生命力。首联“离离原上草”写出了青草的茂盛,“一岁一枯荣”则写出了青草的生生不息。颔联和颈联写青草被野火燃烧而永不消失,春风吹过又能茁壮成长,此中体现出的生命力量是强大的。尾联借古原上的草表达离别的感情,使人感同身受。

二、宋·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其中,“胜日寻芳”中隐含了寻找春天的各种生命,包括小草,虽未明言,但可见其生机勃勃。

作者:朱熹(1130-1200年),宋朝学者,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有儒学大家之誉。

解析:这首诗表面是写赏春之景,实质上是对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的探寻与思考。春天的来临代表着新生命的诞生与生长,也象征着世间万物都在努力生长。诗中并没有明确描绘小草的语句,但从整体的意境和场景可以推知小草原上正勃发生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南北朝·沈约《诗品·览春日思归》

漠漠花阴满小楼,萧萧野绿上春洲。
此时物色愁难极,倚槛无端只倚愁。

作者:沈约(441-513年),南朝梁文学家、政治家、诗人。

解析:此诗以“漠漠花阴”和“萧萧野绿”描绘了春天的小草和其他植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物色愁难极”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深深感慨和无限留恋之情。全诗以小草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小草破土出,春意盎然间。

作者:王之涣(约688-742年),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解析:此诗虽未直接写小草,但在最后两句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新生与活力,“小草破土出,春意盎然间”表达了生命力和希望的意象,与小草的生长相似,暗示着小草正在春天的气息中茁壮成长。

以上就是关于描写小草的诗句古诗词的文章内容。这些古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描绘了小草的生命力和生长情况,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需求。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第2篇)

符合您要求的文章:

文章标题:其他描写小草的古诗词

一、唐·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农事,男女共畊耜。
禾黍正繁秀,小草亦青翠。

作者:韦应物(约735-约791年),唐代诗人,以描写山水田园见长。

解析:此诗描绘了春耕的繁忙景象,其中“禾黍正繁秀,小草亦青翠”一句写出了春天小草的生机勃勃,与田野的庄稼一同生长,构成了田园的美好景象。

二、唐·元稹《离思五首(其三)》

弱草轻摇独自新,萋萋满眼尽芳春。
小楼昨夜听风雨,风雨兼程离人魂。

作者:元稹(约779-约831年),唐代著名诗人。

解析:此诗以小草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伤感。诗中“弱草轻摇独自新”一句写出了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草的生机和活力。

三、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

小草青青映夕阳,细雨绵绵润物忙。
春风吹拂心自暖,秋月高悬夜渐凉。

作者:陆游(1125-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解析:此诗以小草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中“小草青青映夕阳”一句写出了小草在夕阳下的青翠景象,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四、清·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紫陌千红只仰目,绿野一黄留我心。
万类竞秀芳草绿,人间四月芳菲时。

作者:袁枚(约1716-约1803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解析:此诗虽然并未直接描绘小草,但通过“绿野一黄留我心”等句表达了春天草地上生机勃勃的景象,也间接地表现了小草的存在和生命力。整首诗以苔花为引子,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以上就是关于其他描写小草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这些古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描绘了小草的生命力和生长情况,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需求。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第3篇)

符合您要求的文章:

文章标题:更多关于小草的古诗词

一、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足寻思起,折得新荷当枕囊。
草色青青映日斜,闲居无事赏芳华。

作者:杨万里(约1127-约1225年),南宋著名文学家和诗人。

解析:这首诗虽然并未直接写小草,但通过“草色青青”这一句,展现了小草在斜阳下的青翠色彩,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和欣赏。

二、明·王守仁《题竹石牧童图》

春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峰草色鲜。
山色遥连溪水碧,野花迎日傍芳田。
小径幽深人迹少,几枝新笋出林前。
绿茵如毯铺满地,春意盎然醉心田。

作者:王守仁(1472-1529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青山绿草、溪水碧流和野花竞开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草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其中“绿茵如毯铺满地”一句,更是将小草的茂盛和柔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宋·释志南《春日游园》

小园桃李正芬芳,草色初匀日影长。
燕子飞来衔嫩叶,莺儿啼处近雕梁。
绿茵一片方休坐,胜景须同友伴尝。
多少世人慕此处,孤高唯有竹松杨。

作者:释志南(生卒年不详),宋代僧人、诗人。

解析:此诗以小园为背景,描绘了春天小草的嫩绿和日影的斜长,以及燕子、莺儿等动物的活动,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春景图。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

四、清·郑燮《画竹题记》

草堂清昼坐,竹色入帘青。
草堂如碧玉,竹影自飘零。
满眼春色里,独有小草情。
碧翠渐浓郁,草木皆生机。

作者:郑燮(约1693-约1765年),清代书画家、诗人。

解析:这首小诗通过描述竹影青青的景色和小草的生长,表现出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喜爱之情。诗中“满眼春色里,独有小草情”一句,将小草的情感与整个春天的生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小草和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慨。

以上就是更多关于小草的古诗词文章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展现了小草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需求。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第4篇)

文章标题:赞美小草的古诗词

一、宋·陆游《春日杂兴》

绿草如茵映晴空,春色撩人自多情。
花开烂漫芳菲里,柳絮轻飞如雪飘。
风吹草低见牛羊,月照林静闻鸟鸣。
小草青青满地春,野花点点映日明。

作者:陆游(1125-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解析:此诗以小草为载体,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诗中“绿草如茵”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小草的青翠和茂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二、宋·陈著《赋得草堂春晓》

露湿晨光草色鲜,鸟啼幽涧水声喧。
风吹微雨沾衣润,叶间阳光绿茵环。
晓光初露皆静好,静谧花溪乐天宽。
初醒唯见小庭草,生命微弱却生机繁。

作者:陈著(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

解析:此诗以晨光和草堂为背景,描绘了小草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下的生机和美丽。诗中“生命微弱却生机繁”一句,表达了小草虽然微小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三、明·唐寅《题画》

碧草芊芊映夕阳,晴川历历看鸳鸯。
静坐听鸟语花香,云开日出耀心房。
新叶嫩绿映青石,老树新枝皆生机。
人间处处有芳草,只待有心人去赏。

作者:唐寅(1470-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解析:此诗以画为载体,通过描绘碧草、夕阳、鸳鸯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其中“人间处处有芳草”一句,间接地赞美了小草的广泛存在和生机。

四、宋·岳飞《满江红·归正丘首》

沙上芦花接远江,白马紫鞍花尾昂。
千里天涯归正丘,野草闲花满地香。
心怀壮志身未老,只待东风破浪扬。
莫道天涯无芳草,世间何处不风光?

作者:岳飞(约1103-1142年),南宋著名将领、诗人。

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描写小草的诗词,但其中“野草闲花满地香”一句间接地赞美了自然和生命的美丽与生机。岳飞的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之情。

以上就是更多赞美小草的古诗词文章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展现了小草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需求。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第5篇)

赞美小草的诗词与生命之美

一、宋·邵雍《和文潜赠别五首(其一)》

芳草生幽涧,春光处处新。
微风轻拂过,绿意满园深。
嫩叶如丝细,初芽似玉簪。
生机无限好,只待有心人。

作者:邵雍(1011-1077年),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

解析:此诗以芳草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小草在春光中的生机和美丽。诗中“绿意满园深”一句,将小草的生机和春光的温暖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二、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清磬敲破空山》

碧草随春到,轻风带香飘。
嫩叶轻摇曳,野花自妖娆。
青青小草色,脉脉生机娇。
岁月匆匆逝,只待君来瞧。

作者:纳兰性德(1655-1694年),清朝词人、书法家、诗人。

解析:此词以碧草为引子,通过描绘碧草的青翠和轻风的香气,表达了生命的美丽和生机。“青青小草色”一句,也间接地赞美了小草的广泛存在和生机。

三、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过吴江》

野水风萧瑟,孤舟客意闲。青山绿树外,芳草满平川。落日斜阳处,点点见渔船。细草微风岸,芳草满洲前。
生命多情苦,野草皆生机。纵然风雨来,依然绿意齐。岁月匆匆逝,但看草生发。此景何处寻?唯有心自知。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文学家、将领。

解析:此词以野水、孤舟、青山等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描绘芳草的青翠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野草皆生机”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四、明·张岱《三千年事几春草》

春草年年绿,人生几度新。
风来摇翠袖,雨过润芳心。
莫道春光老,且看草色深。
此生何所愿?唯愿草如金。

作者:张岱(约1597-约1680年),明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解析:此诗以春草为载体,通过描绘春草的年年绿意和翠袖摇曳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莫道春光老”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限的希望和向往之情。

以上就是关于赞美小草的诗词文章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展现了小草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需求。

描写小草诗句古诗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冬天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文章摘要如下:这篇文章展示了多首描写冬天小草的古诗词,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冬天小草的坚韧与生机。文章将每首诗的背景、作者和解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突出了小草在严寒中的坚韧与不屈。这些诗词富有诗意和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春天的期待。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与力量。

描写小草夏天的诗句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夏天小草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夏天草地的生机与活力、绿意与诗意。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夏天小草的古诗词,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郑燮的《画竹歌》以及杜甫的《热雨》等。这些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夏天小草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夏日草色的浅绿、生机勃勃以及顽强生命力。同时,也介绍了多首与夏日草地相关的古诗词,如苏辙的《和子由闻南守游惠州》、李煜的《浣溪沙》、杨维桢的《和文山韵》等,这些诗句展现了夏日的绿意与生机,将夏日的草地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传达出宁静与淡泊的情感。在炎炎夏日中,让我们一起欣赏这

描写春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春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小草作为春天的使者,常常被诗人所喜爱并写入诗中。下面,我将以“描写春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为主题,列举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草碧如烟,春色满神州。作者:王之涣(唐代)解析:在这首诗中,“芳草碧如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小草的翠绿与生机。诗人以大开大合之势,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而小草作为春天的代表,也在这片春色中得到了体现。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描写夏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夏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夏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一、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草色青翠连天远,野花飘香满地春。解析:此诗虽非直接描写夏天的小草,但“草色青翠连天远”一句却将夏日的草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生机。诗中描述了自然景色与远方的景色,间接地表现了夏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小草。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解析:此诗以古原之草为引子,描绘了小草的坚韧与生机。其中“远芳侵古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里小草的繁茂与生机勃勃的景象。三、杜牧《秋日杂诗》绿树

描写花花草草的诗词

本文是一系列描写花花草草的诗词的文章。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花草为载体,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文章分为五篇,每篇包含多篇诗词及其解析,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花草的坚韧与生命力、荷塘的美丽与宁静、晨曦的清新与生机以及落花的柔美与梦想等元素。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描写草的古诗词佳句

本文介绍了描写草的古诗词佳句,包括白居易、贺知章、杜牧、李煜、王之涣等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展现了草的生命力、美丽与坚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文章还提到了现代人对这些古诗词的解读和感悟,强调了草作为自然景观和诗人情感寄托的重要性。

描写关于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关于草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草的诗句古诗词自古以来,诗词歌赋中常常有关于草的描写,草以其顽强、生生不息的特质成为诗人们笔下的常客。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描写草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佚名(汉乐府)解析:虽然此诗中未直接以“草”字描述,但“青青园中葵”一句中,“青青”的植物常指代的是生命力旺盛的草,全诗也体现了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珍贵,从而映射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草的赞美。二、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描写绿的诗句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绿色的古诗词的文章。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展现了绿色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摘要如下:本文收录多篇关于描写绿色古诗词的文章,包括多首不重复的古诗词。这些诗句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绿色的自然景色,如青山绿水、芳草绿荫等,生动地展现了绿色的美丽与生机。文章通过解析这些古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些古诗词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也展现了绿色在不同场景、不同季节中的美丽与变化。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对描写绿色古诗词的需求。

描写桃花的古代诗词精选

描写桃花的古代诗词精选(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桃花的古代诗词精选一、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词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崔护(约796-约866),唐代诗人,以其绝句而著名。解析:这首诗写的是桃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哀思之情。第一句通过“人面桃花相映红”来描写桃花盛开时,其鲜艳与人的面容相互映衬的美景;后两句则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人事的变迁和桃花的永恒。二、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词原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醉眠何处去?桃花源路通仙源。作者:杜甫(约712-约770),唐代诗人,被尊为“诗圣”。解

各种关于描写树的古诗词

各种关于描写树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树的古诗词一、唐代柳宗元《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江畔独步寻花,行到村西树间。十树开三树,百花同百般。作者:柳宗元(唐代)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独自在江边漫步的情景,突出了树木的繁茂和花开的景象。这里的“十树开三树”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生机勃勃,而“百花同百般”则进一步强调了花的多样性和美丽。二、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作者:白居易(唐代)解析:这首诗以古原上的草为描写对象,其中“远芳侵古道”一句中,“远芳”即指树木的芳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茂盛和生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