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关于马的古诗词赏析 带你领略骏马意象与诗人豪情

骏马嘶风,诗韵千年——十首古诗词中的马意象解析

马,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自古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文人墨客们也从不吝啬对马的赞美,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十首描写马的古诗词的魅力。

1.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解析: 此诗是杜甫咏马诗的代表作,以雄健的笔力勾勒出一匹来自大宛的良马形象。诗人通过”锋棱瘦骨”、”竹批双耳”等细节描写,突出胡马的矫健敏捷,更以”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赞美其忠诚勇猛,寄托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解析: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其咏马诗的代表作,此诗为其中第五首。诗人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勾勒出一幅辽阔苍凉的边塞图景,衬托出骏马的雄姿。”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3.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解析: 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忠心报国的游侠儿形象。诗人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开篇,描绘出白马骑士的英姿飒爽。全诗通过对游侠儿高超武艺和英勇事迹的描写,歌颂了其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4.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解析: 此诗以老马为题材,通过”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老马的衰弱和对主人的依恋。”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则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

5.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解析: 此诗以”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开篇,赋予骏马以神秘的色彩。”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则通过独特的想象,赞美了骏马的刚劲有力,体现了李贺诗歌奇崛险怪的风格特点。

6.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 此诗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以雄浑的笔力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和战争的残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对良将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7.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将军狩猎的壮阔画面。”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出骏马在雪后轻快奔驰的姿态,展现了将军的英武豪迈。

8. 《骢马》 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头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解析: 此诗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匹装饰华美的骏马,并通过”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头日未阑”表现其日行千里的非凡速度。后四句则赞美了骏马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寄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9. 《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唐·李贺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解析: 此诗以历史上的名马赤兔和果下马为题材,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和不平,体现了李贺诗歌的批判精神。

10. 《天马歌》 唐·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解析: 此诗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绘了一匹来自西域的神骏天马。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天马的非凡气度和神奇能力,并借天马被埋没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不仅是代步的工具,更是忠诚、勇敢、力量的象征。诗人或赞美其矫健的英姿,或感叹其悲惨的命运,或借马抒怀,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些诗词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对马的特殊情感。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咏马诗词精选 探寻骏马意象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文化精神

描写马的诗句古诗词本文概述了多篇关于描写马的诗句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出发,展现了马的不同特质和精神风貌。文章提到了马在古诗词中的不同形象,如战争的象征、诗人笔下的灵动生命、驰骋自由的象征等。通过描绘草原、战场、离别等场景,古诗词表达了马的力量、豪情、忠诚以及诗人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文章还提到了马与爱情的联系,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最后,文章总结了马在古诗词中的丰富形象和精神内涵,以及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背景,感受古诗词所蕴含的美学和哲学内涵。本文旨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描写马的诗句的古诗词,并珍惜与马的亲密关系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自由与

关于马古诗词

关于马古诗词(第1篇)关于马之古诗词一、马诗五首(唐·李贺)原文:马诗五首之一唐·李贺龙脊贴连钱,银蹄踏浮云。何当金络脑,迎得美人归。作者与朝代:李贺,唐代。解析:此诗以马为喻,借咏马言志。首句写马之形貌,次句写马之神态,后两句则寄寓了诗人对权力和爱情的渴望。全诗以马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古从军行(唐·陈陶)原文:白马金鞍走骊驹,风吹战袍显英雄。不知何路归乡去,且将年华寄戎旅。作者与朝代:陈陶,唐代。解析:此诗描写了将士骑白马征战沙场的场景,表现出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也表达了征战之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之情。三、古风(其三)(唐·杜甫)原文: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

描写马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马匹的雄壮气势、英勇气概和豪放不羁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时代和情感的思考。文章列举了多篇古诗词,包括《马诗·龙脊贴连钱》、《天马》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马匹的力量、速度和美丽。同时,文章也介绍了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象征。这些古诗词展现了马匹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如战场、草原、旅途等,体现了诗人对马匹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一首描写马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骏马的风采、意象、生动场景等,表达了对马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追求壮阔人生的情怀。每篇文章都介绍了不同的古诗词,包括其作者、朝代、诗词原文、作者与背景以及诗意解析等,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古诗词的内涵与美感。希望这些文章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引领读者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品味其中的韵味与美。这篇文章介绍了五篇以马为主题的古诗词文章,包括每篇文章中描述的古诗词、作者、背景、诗词解析等。这些文章通过描绘骏马的风采和意象,表达了对马的赞美与向往,同时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追求壮阔人生的情怀。文章希望满足读者

关于梦马的诗词

关于梦马的诗词(第1篇)关于梦马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流传,它们或描绘了骏马的神韵,或抒发了对梦想的追求。以下是根据“关于梦马的诗词”这一主题,整理的几首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古诗《马》作者:唐·杜甫梦马忽飞腾,天边无际疆。骅骝志千里,雄风万古长。解析:此诗描绘了梦中骏马自由飞翔的场景,表达了对骏马雄姿的赞美和对远大志向的追求。杜甫以“骅骝”为喻,展现了马儿的雄壮与志向之远大。二、词《青玉案·梦马》作者:宋·贺铸飒飒马蹄谁念苦?长安古道嘶风雨。驹马虽老梦犹驰,玉堂殿上谁见顾?人非昔日英雄汉,壮志凌云情未改。莫道归途路已迟,心怀梦想追梦去。解析:此词以梦马为引子,抒发了对

描写马儿的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马儿的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马儿的诗词的文章,包括《马诗二十三首》、孟浩然的《登高望楚》、白居易的《赤壁歌送别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这些古诗词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马的形象和情景,有的是赞美马的神骏与力量,有的是以马为载体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赏析,展现了马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马儿在古诗词中的形象,如力量、速度、自由和忠诚的象征,以及诗人通过马儿表达的情感和思考。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马儿的特质,更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马这一生灵的魅力。

描写马的古诗词大全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的文章,涵盖了不同时代和不同诗人的作品。这些古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马的形态和动态之美,或借着对马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文章还包含了对每篇内容的简要解析和赏析。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马的气质和力量,以及马在人类社会和军事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好马的诗词

关于好马的诗词(第1篇)关于好马的诗词自古以来,马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勇猛、力量与速度的象征。众多诗人以马为题材,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关于好马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解析:此诗描述了一匹来自大宛国的良马,马形矫健,骨瘦而棱角分明。双耳竖立,如竹节般挺拔;四蹄轻快,仿佛风从其中穿过。此马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可信赖至死生。如此骁勇的马匹,定能驰骋万里。二、《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描写我国边塞的古诗词

描写我国边塞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我国边塞的古诗词多不胜数,其中蕴含着诗人们对于边疆生活的体验,对于保卫家园的崇高理想的讴歌,下面列举一些代表性的诗词及分析:一、塞下曲·其四(唐·李益)原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作者与朝代:唐 · 李益 (中唐诗人)解析:诗人张弓引箭、驻守在边关上,感受到的是风沙的浩渺与清冷。诗歌描写了塞外的荒寒与苍茫,并借用笛声渲染征人的思乡之情。此诗是李益边塞诗中的佳作。二、凉州词(唐·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与朝代:唐 · 王之涣 (唐代诗人)解析:此诗描绘了边塞的辽阔

描写三军的诗词

本文所列举的描写三军的诗词文章,内容概述了几篇有关古诗词中描绘三军的文章,分别介绍了每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概览。文章主要描绘了古代诗词中的三军形象,包括三军的威武雄壮、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以及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等。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战争的看法与思考,也体现了三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些摘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三军的形象和意义,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古代军事文化和人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过生命的英雄们。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