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说相思:那些穿越千年的琵琶诗词
琵琶,这件古老的弹拨乐器,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它的声音时而激昂如金戈铁马,时而哀怨似泣血杜鹃,成为诗人笔下寄托情感的绝佳载体。历代文人墨客为琵琶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这些诗词或描绘琵琶音色之美,或借琵琶抒写人生际遇,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唐代:琵琶诗词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琵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琵琶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咏琵琶的佳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无疑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琵琶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中,诗人通过一位琵琶女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句,将琵琶音色的变化多端描绘得淋漓尽致。
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也写到了琵琶:”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句诗借昭君出塞的故事,抒发了历史沧桑之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则写出了边塞军人对故乡的思念。
其他著名唐诗还有: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 孟浩然《凉州词》:”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 元稹《琵琶歌》:”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
宋代:琵琶诗词的婉约之风
到了宋代,琵琶诗词的风格趋于婉约,更多表现儿女情长和人生感慨。
苏轼的《诉衷情·琵琶女》写道:”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将琵琶女的技艺写得超凡脱俗。晏几道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写道:”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借琵琶声表达对往昔爱情的追忆。
陆游的《鹧鸪天·送叶梦锡》也写到:”琵琶弦急怨思多,弹到天明泪满蓑。”写出了离别的哀愁。其他宋词如: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琵琶弦上说相思。”
-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元明清:琵琶诗词的多样化发展
元代以后,琵琶诗词题材更加多样化。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中”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写到了宫廷琵琶的寂寞。明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用”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对比琵琶的优雅。
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写道:”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用”弄冰弦”暗指琵琶,表达孤寂之情。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也提到:”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琵琶仙,今宵谁向,月明中、话飘零?”
西域风情与边塞哀愁
琵琶本为胡乐,因此许多描写西域风情的诗篇都会写到琵琶。李颀《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写尽了边塞的苍凉。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则展现了塞外豪情。
青楼怨曲与知音难觅
琵琶也是青楼歌女常用的乐器,因此许多诗词借琵琶写青楼女子的哀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的就是歌女弹琵琶的场景。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更是道尽了歌妓的辛酸。
结语
从唐代的盛世华音到宋代的婉约低回,从元明的多样发展到清代的感伤怀旧,琵琶诗词记录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窗口。当我们在千年之后读到这些诗句,仿佛仍能听到那穿越时空的琵琶声,感受到古人那份永恒的情感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关于长江的经典诗词 感受千年壮美与文人哀愁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长江在古诗词中的壮丽景象和丰富情感寓意。从古至今,长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驻足,他们以其为灵感源泉,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长江的壮丽与神秘,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和历史的怀念与思考。文章列举多篇与长江相关的古诗词,分析了其中描绘长江景象、抒发情感、表达文化内游涵的诗句,并探讨了长江在古诗词中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对长江在古诗词中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深入解析和赞美。本文探讨了长江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壮丽景象和丰富情感寓意。文章列举了多篇与长江相关的古诗词,分析了其中描绘长江景象、抒发情感、表达文化内游涵的诗句,并深入解读了
描写无赖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多首描写无赖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描绘了无赖之徒的丑恶行径,反映了市井之上的复杂人情和人性之恶。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无赖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无赖之徒的丑恶行径,揭示了市井之上的复杂人情和人性之恶。文中列举了多篇古诗词,如张籍的《贾客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无赖之徒的恶劣行为。同时,也介绍了现代诗歌对古诗词的借鉴与发扬。这些描绘无赖行径的古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化作用,提醒人们警惕身边的无赖之徒,反思社会现象和人性之恶,努力营造一
10首关于初见的唯美诗词 邂逅爱情与自然的心灵悸动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初见的古诗词,探讨了初见的美好与珍贵。文章通过引用古诗词中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初见之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情感与意境。文章强调初见的美好,让读者感受到心灵的触动,珍惜每一次的初见,让生活在美好与感动中得以充实。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描写唐宫歌舞宴会的诗词
描写唐宫歌舞宴会的诗词(第1篇)描写唐宫歌舞宴会的诗词一、李白《清平调》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解析:此诗以描绘杨贵妃的美丽为主,通过云朵和花朵的比喻,展现了其如仙子般的容颜。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舞者们身着华丽服饰,如云如花般绚烂的景象。整首诗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景象。二、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解析:此诗以琵琶女的演奏为线索,通过音乐的变化来展现宴会的气氛。其中“
10首关于浔阳的经典诗词 探寻李白白居易笔下的九江记忆
本文介绍了描写浔阳的诗词,包括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范仲淹和李煜等古代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以浔阳为背景,描绘了其不同的面貌和情感色彩,展现了浔阳的地理文化和人文景观。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浔阳的美丽与韵味,如江面、江畔、古桥、云天、春花等。这些古诗词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浔阳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以及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感知。
10首关于昨日的经典诗词 带你领略时光长河中的永恒叹息
本文介绍了描写昨日的诗词,通过不同篇目的内容展示了古人对过去的怀念、感慨与追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古诗词中对昨日的描绘,包括引言、古诗词精选、感悟等部分。这些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过去的时光镌刻成永恒的诗篇。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摘要的末尾强调了古诗词中的昨日情怀让我们得以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并提醒我们珍惜时光,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琵琶行 读后感
琵琶行 读后感(第1篇)琵琶行 读后感在我阅读这首流传千年的古韵名篇——《琵琶行》的过程中,初听其名便深觉此篇定是文学的瑰宝。琵琶的音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构成了这首跨越时空的交响曲。《琵琶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诗意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吸引了我。初读之时,我便被白居易巧妙运用的文字和细致的描述所折服。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作者对音乐、人生及情感的无尽抒发。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与一位琵琶女之间的故事。琵琶女以她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唤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在诗中,白居易不仅细腻地描绘了琵琶的音色与演奏时的场景,还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体悟和情感的真挚抒发。琵琶声中的旋律与诗人心中的波澜相互呼
10首关于宴乐的古诗词赏析 感受盛唐豪放与宋代雅趣中的文人情怀
以下是提供的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宴乐的古诗词及其解读,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热闹、欢乐、豪华等场景。这些描写宴乐的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宴乐文化。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到白居易的《宴词》,再到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等,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古代宴会的欢乐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些诗词也传达了古代人们对于友情、亲情和生命的珍视与追求。描绘宴乐之美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内涵,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于愤慨无奈的诗词
关于愤慨无奈的诗词(第1篇)关于愤慨无奈的诗词一、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未知,属于汉代乐府诗,全诗弥漫着无奈和悲愤,表现出岁月匆匆,应及时努力的情感。二、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曹操(三国时期),诗中虽有壮志凌云之志,但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愤慨。三、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
描写湖水景色的古诗词
描写湖水景色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湖水景色的古诗词一、唐代刘禹锡《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朝代:唐代。解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景色,湖面与秋月交相辉映,静谧而又秀美。诗句中的“镜未磨”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湖面静谧如镜却又带着一丝神秘,而“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中小岛的秀美景色。二、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朝代:宋代。解析:此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晴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