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之恩,诗以咏之——古典诗词中的”哺”意象探微
“哺”字在汉语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指鸟类以口喂食幼雏的自然行为,更象征着人类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养育。这一充满温情的意象,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主题。本文选取唐宋元明清各代诗人笔下关于”哺”的佳作,解析其中蕴含的伦理情感与生命哲思。
1. 孟郊《游子吟》(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诗虽未直言”哺”字,却以”三春晖”暗喻母亲如阳光哺育草木般的养育之恩。孟郊通过母亲缝衣的细节,将抽象的哺育之情具象化,成就了千古传诵的母爱赞歌。
2.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白乐天以燕子哺雏为喻,刻画父母养育之艰辛。”黄口无饱期”五字,写尽亲鸟往返觅食、哺育幼雏的辛劳,实为人类父母的生动写照。
3. 梅尧臣《陶者》(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此诗虽未直接描写哺育,但通过阶级对比,暗示劳动者不得温饱的生存困境。宋代诗人常以”哺”意象反映民生疾苦,如张耒《劳歌》”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亦属此类。
4.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词中”老翅几回寒暑”暗含雁侣共同哺育后代的艰辛。元好问以雁喻人,将动物哺育行为升华为生死相许的情感象征。
5. 蒋士铨《岁暮到家》(清)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清代诗人继承唐代传统,以”寒衣针线”延续”线”与”哺”的意象关联。末二句写子女愧对父母哺育之恩的复杂心理,真挚动人。
其他相关诗作:
- 王建《雉将雏》:”雉咿喔,雏出壳。毛斑斑,觜啄啄。”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 黄景仁《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从这些诗作可见,”哺”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呈现出多重审美维度:既是自然现象的客观描摹,又是人伦情感的载体;既歌颂养育之恩,也反思社会不公。诗人或以鸟喻人,或直抒胸臆,使”哺”字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意义,成为中华文化中孝道伦理的诗意象征。这些穿越时空的诗句,至今仍能唤起我们对于生命传承与亲情纽带的深刻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关于母爱的经典古诗词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感受寸草春晖的永恒颂歌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母爱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来自不同的时代和作者,但都深情地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母爱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唐代诗人孟郊、南朝梁代诗人江总、宋代词人李清照、清代诗人王士祯等名家的作品。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通过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其他赞美母爱的佳句和诗篇,如明代诗人于谦的《思母》等。这些古诗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
10首描写荻花的经典诗词赏析 感受千年秋日絮语中的离愁与高洁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荻花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王维、李煜、杨慎、白居易等古代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以荻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将荻花的美丽和离别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荻花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美丽元素,其独特的姿态和香气,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最佳选择。文章还介绍了荻花在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寓意及作为常见意象的表达。摘要完毕。
关于坤类古诗词
关于坤类古诗词(第1篇)关于坤类古诗词的探索一、坤类古诗词的概述坤,为地之象,为母之德。在古代诗词中,坤类之词常以大地为载体,抒发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以下,我们将从多个朝代中挑选出几首饱含坤类意象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坤类古诗词选录《坤舆歌》作者:佚名(汉朝)乾坤易位理应然,天高地下生百川。阴阳相交和为贵,母仪垂范传千年。解析:此诗以乾坤易位起兴,赞颂大地的包容与生息之功,以及母仪的垂范之德。《观沧海》作者:曹操(三国)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解析:此
探索古诗词中的冰川意象 10首描写冰雪永恒的经典诗词赏析
冰魄千年:古诗词中的冰川意象美学冰川,这一自然界最壮观的造物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却是一个相对罕见的意象。不同于流水、云雾等常见自然意象,冰川以其冷峻、永恒的特质,成为诗人们寄托孤高情怀与宇宙之思的特殊载体。从唐代边塞诗中的"冰河"到宋代文人笔下的"玉山",冰川意象经历了从地理实指到精神象征的美学升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此处的"百丈冰"正是对西域冰川的直观描绘。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岑参以其亲身经历将西域冰川的壮阔与残酷凝练在这十四字中。冰川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戍边将士艰苦环境的象征,那"愁云惨淡"的意境,将人的情感与自然伟力融为一体。
关于孝道孝心的诗词
关于孝道孝心的诗词(第1篇)关于孝道孝心的诗词自古以来,孝道孝心一直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伦理观念,许多古诗词都以此为主题。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搜集的一些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游子吟》作者:孟郊朝代:唐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这首诗描述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反映了游子对母亲的孝顺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亲对远行游子的担忧与不舍,以及游子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二、《孝经》节选孝子之养亲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解析:这是《孝经》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孝子应该以快乐的心情来侍奉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是孝道孝心的核心体现。三
描写四月春天的诗词
这篇文章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四月春天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引言、春日诗篇、解析等内容,展示了四月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美丽与宁静。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章呼吁读者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让春天的美丽永存。
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湖水的10首经典名篇 关于湖水意象的诗词赏析与情感解读
本文介绍了五篇描写湖水的诗词文章,包括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刘禹锡的《望洞庭》、杜牧的《江南春》、李清照的《如梦令》等古代诗词,以及现代诗词中描写湖水的篇章。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描绘了湖水的美丽与壮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这些诗词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总的来说,读这些描写湖水的古诗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到湖水的魅力与美丽。
关于梦字的诗词
关于梦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梦字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春梦》作者:李商隐(唐)全文:春梦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雨暗垂帘幔外,夜灯微照读书前。平明闾巷扫花落,即是行人归家时。《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唐)全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梦回长恨歌声咽,翠钗金簪委尘沙。《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宋)全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梦江南》作者:温庭筠(唐)全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空里流年梦一场
10首关于小径的古诗词赏析 探寻陶渊明王维等诗人笔下的幽径意象与文化意蕴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小径之美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唐代杜牧、宋代陆游等名家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小径的静谧、幽深、曲折等特点。无论是抒发情感、寄托思念还是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之情,小径都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重要元素。同时,本文还赏析了这些诗词中小径之美的细腻笔触和丰富意象,带领读者领略小径的韵味。在现实生活中,小径是人们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好去处,希望读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径,享受那份静谧与诗意的美好。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螳螂意象解析 关于刀客与禅者的双重隐喻诗词
本文主要描述了螳螂在古诗词中的形象和动态,以及其与诗意世界的交融。文章列举了多首描写螳螂的古诗词,并逐一解析了其中螳螂的形象和诗意的表达。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现了螳螂的形态特征,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螳螂与古诗词的邂逅,让我们更加关注自然、珍惜生命,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和珍惜生物多样性。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