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果:从枝头到笔尖的甘美流转
水果,这一自然的馈赠,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它们或象征季节更迭,或寄托人生况味,或单纯描绘自然之美,在诗词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串串甘美的印记。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品味那些描写水果的经典诗词。
唐代:盛世中的果香四溢
-
《荔枝》 杜牧(唐)
-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解析: 此诗以杨贵妃嗜食荔枝的典故,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荔枝作为南方水果,需要快马加鞭运送至长安,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诗中“妃子笑”三字,既写出了杨贵妃见到荔枝时的喜悦,也暗含了诗人对统治者不顾百姓疾苦的批判。
-
《樱桃》 白居易(唐)
- 原文: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 解析: 白居易对樱桃的喜爱溢于言表,他用“香色鲜秾”形容樱桃的色泽和香气,用“洽恰”“婆娑”描绘樱桃树的姿态,生动形象,令人仿佛置身于樱桃园中,感受着樱桃的香甜和树影的婆娑。
-
《石榴》 李商隐(唐)
- 原文: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 解析: 李商隐以石榴喻人,赞美石榴的婀娜多姿和果实的鲜美。诗中“榴膜轻明榴子鲜”一句,写出了石榴果实的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而“可羡瑶池碧桃树”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宋代: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果味人生
-
《食荔枝》 苏轼(宋)
-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解析: 苏轼被贬岭南,却发现了荔枝这一美味,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一句,夸张地表达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也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梨》 陆游(宋)
- 原文: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阴庭院曲阑枝。乱摘青杏酸偿齿,旋压黄柑冷沁脾。”
- 解析: 陆游的这首诗,描写了庭院中的梨树,以及品尝各种水果的感受。诗中“乱摘青杏酸偿齿”一句,写出了青杏的酸涩,而“旋压黄柑冷沁脾”则写出了黄柑的清凉爽口,对比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
《葡萄》 杨万里(宋)
- 原文: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翠蔓丝。水晶为粒玉为瓣,甘露为浆醍醐味。”
- 解析: 杨万里用生动的比喻,将葡萄比作“水晶”“玉”“甘露”“醍醐”,极尽赞美之能事。诗中“满架高撑紫络索”一句,写出了葡萄藤的繁茂,“一枝斜亸翠蔓丝”则写出了葡萄藤的柔美,画面感极强。
元代:异域风情中的果韵悠长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解析: 这首小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水果,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却让人联想到农家院落中可能种植的果树,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
-
《题画葡萄》 王冕(元)
- 原文: “野蔓纵横乱绕篱,暗香浮动影参差。老夫自爱临风写,不学徐熙没骨枝。”
- 解析: 王冕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这首诗,描写了画葡萄的感受。诗中“暗香浮动影参差”一句,写出了葡萄的香气和姿态,令人仿佛看到了画中的葡萄,栩栩如生。
明代:世俗生活中的果趣盎然
-
《咏橘》 文徵明(明)
- 原文: “洞庭霜落橘初黄,摘得金丸带叶香。分与儿童争不得,老夫齿豁怕酸尝。”
- 解析: 文徵明的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边的橘子,以及自己与儿童争抢橘子的情景。诗中“摘得金丸带叶香”一句,写出了橘子的金黄和清香,“老夫齿豁怕酸尝”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可久(明)
- 原文: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 解析: 这首词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水果,但“木叶下君山”一句,却让人联想到君山上可能种植的果树,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秋意。
清代:末世余晖中的果影阑珊
-
《咏西瓜》 袁枚(清)
- 原文: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 解析: 袁枚用形象的比喻,将西瓜比作“苍玉瓶”“红樱桃”“黄水晶”,写出了西瓜的外形和色泽,令人垂涎欲滴。
-
《葡萄》 郑板桥(清)
- 原文: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 解析: 郑板桥的这首诗,赞美了葡萄的美味。诗中“满筐圆实骊珠滑”一句,写出了葡萄的圆润光滑,“入口甘香冰玉寒”则写出了葡萄的香甜和清凉,令人回味无穷。
从唐诗的繁华到宋词的理性,从元曲的苍凉到明清的世俗,水果在诗词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透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水果的甘美,更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
古诗词中的果实意象解析 从诗经到清代的20首经典咏果诗赏析
这些诗词展示了果实的美丽与价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果实累累的景象,传达出丰收的喜悦和满足。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果实的香甜与丰硕,更能领略到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诗词也让我们学会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与丰收,用诗情画意的心情去感受这丰收的季节。
描写食物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食物的诗词,涵盖了多首古诗词及其原文解析,展现了食物的色香味美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列举不同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食荔枝》、李绅的《悯农》、陆游的《茶馆》等,分析了诗词中食物描写的细腻之处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古诗词中的食物描写所传递的生活情趣、审美追求以及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这些描写食物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食物的魅力与生活的美好。希望我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食,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美好。
关于叙事的诗词
关于叙事的诗词(第1篇)关于叙事的诗词一、秦观《叙事》原文:叙景生情易,叙事难。作者:秦观(宋)解析:此诗强调了叙事之难,言简意赅地指出,与描绘景色情感相比,叙述事情更为困难。二、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者:白居易(唐)解析:《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通过琵琶演奏的叙述,展现了社会人生的悲欢离合。全诗以叙事为主,细节生动,情感深沉。三、杜甫《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
关于时光的诗词
关于时光的诗词(第1篇)关于时光的诗词时光匆匆如流,千古轮回。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时光流转的主题被无数诗人所吟咏。以下,我将列举一些关于时光的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长歌行》汉乐府诗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汉乐府民歌解析:这首诗借物咏怀,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奋发向上。通过园中青葵和晨露等景物,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警示人们必须抓紧时机,有所作为。二、《短歌行》曹操(魏晋)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析:曹操
描写雪挂树枝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雪挂树枝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描绘了雪花覆盖在树枝上的美丽景象,包括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夜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经典之作。同时,还介绍了其他诗人的作品,如苏辙、释宗杲、曹豳、吕洞宾、张继先等。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雪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的智慧才情。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冬日的清幽与雅致,以及诗人的情感之深沉。
古代人描写山的古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人描写山的古诗词。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展示了古代人对山的深情描绘,包括山的壮丽、秀美、深沉等方面。这些古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的各种景象。同时,文章还表达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感悟。
关于幽怨的诗词
关于幽怨的诗词(第1篇)关于幽怨的诗词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作者:苏轼(宋)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解析:苏轼此诗,悼念其亡妻。诗句中的凄凉之情和无尽惋惜跃然纸上,充分体现了幽怨之深重。二、离思五首·其四作者:元稹(唐)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解析:此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失去之人的深深思念,象征了情感世界中无尽的遗憾与幽怨。三、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
描写家山的古诗词
这篇摘要主要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家山的古诗词的内容。这些古诗词分别来自不同朝代和作者,共同以家山、家乡、思乡等主题为主线,从不同角度和情感出发,描述了游子的家乡情感和思念之情。每篇内容都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和解析,展现了古诗词中家乡之情的多样表达和独特抒发。这些古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无论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抒发离别之情,还是回忆故乡的方式,这些古诗词都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向往和思念。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词。
写出描写鸟的诗句古诗词
写出描写鸟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绘鸟的诗句古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鸟是常见的意象,它们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描绘鸟的诗句及其原文、作者和朝代,以及简短的解析。一、先秦至唐五代《诗经·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佚名(先秦)解析: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首写鸟的诗歌。用“雎鸠”这种鸟来起兴,以此比喻淑女之美和恋情的热烈。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飞鸟相与还,何事苦淹留。作者:王之涣(唐)解析:此诗虽未直接写鸟,但通过描绘远处的鸟儿“飞鸟相与还”来表达时光匆匆流逝和对前路渺茫的感喟。张继《春江晚景》
春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词
春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诗词中,春天常常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富有生机和活力。以下是一篇关于春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词的文章,包含所有诗词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春意盎然:古诗词中的春天描绘一、唐代贺知章《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贺知章(唐)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的清晨,诗人在春眠中苏醒,周围鸟语花香,夜晚的风雨似乎吹落了盛开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二、宋代朱熹《春日》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朱熹(宋)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在泗水边寻芳,看到无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