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拼音
拼音
“物”的拼音是wù,属于第四声。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尾音下沉,如同我们面对一件实物时的肯定语气。在普通话中,”物”的发音与”务”、”误”等字相同,但通过不同的字形和语境可以清晰区分。
部首
“物”字的部首是牜,即”牛字旁”。这个偏旁源自古代对牛的象形描绘,在汉字中通常与牛或牲畜相关。部首位置在字的左侧,占据约三分之一的空间。从部首我们可以联想到,”物”最初的含义与牛这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中牛的重要地位。
笔顺
“物”字共有8画,笔顺如下:
- 丿(撇) – 从右上向左下轻快的一撇
- 一(横) – 从左向右平稳的一横
- 丨(竖) – 垂直向下的一竖
- ㇀(提) – 从下向上的一提
- 丿(撇) – 再次从右上向左下的一撇
- 𠃌(横折钩) – 先横后折再向下带钩
- 丿(撇) – 第三撇
- 丿(撇) – 最后一撇
书写时要注意各笔画之间的比例和衔接,尤其是右侧”勿”部分的三撇应有长短变化,不可雷同。整个字结构左窄右宽,上下协调。
含义
“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 具体存在的东西:指客观存在的物体、物品,如”动物”、”货物”、”物质”等。这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含义。
- 抽象的事物:不仅指有形之物,也包括无形的事物、现象,如”事物”、”生物”等。
- 外界环境或他人:指自己以外的人或环境,如”待人接物”中的”物”就指他人;”物议”指外界的议论。
- 内容实质:指事物内在的内容或本质,如”言之有物”指说话有实质内容;”空洞无物”则相反。
- 姓氏:物也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姓氏。
详细解析
“物”字源远流长,其演变和内涵十分丰富:
从字形演变看,”物”是形声字,从”牛”,”勿”声。”勿”在古代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之意。而”牛”作为大物,在农耕社会中地位重要,《说文解字》解释:”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从哲学角度看,”物”既指具体的物质存在,也指抽象的事物概念。荀子说”物也者,大共名也”,认为”物”是对万物的统称。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展现了”物”与”我”的哲学思考。
从社会角度看,”物”可以指外界环境或他人。《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聪明人善于利用外界条件。而”物议”一词则反映了社会舆论对人的影响。
在古代文献中,”物”还有特殊用法,如指杂色牛、杂色旗、牲畜种类等。《诗经》中”三十维物,尔牲则具”的”物”指不同毛色的牛;《周礼》记载”杂帛为物”,指杂色的旗帜。
近义词
“物”的近义词包括:
- 品:如”物品”,但”品”更强调种类和等级
- 件:如”物件”,但”件”多指具体单个物品
- 东西:口语中常用,但比”物”更通俗
- 事物:包括具体物和抽象事
- 物质:专指客观存在的实体
反义词
“物”的反义词包括:
- 心:哲学上与”物”相对,指精神、意识
- 我:指主观自我,与外界之”物”相对
- 神:指神灵、精神层面,与物质相对
- 空:佛教概念,与物质存在相对
组词
“物”字可以组成大量常用词语:
- 名词类:物品、物体、物质、物价、物业、物产、物证、物象
- 动词类:物色、物化、物归原主
- 形容词类:物理、物美价廉
- 成语类:物是人非、物极必反、物尽其用
- 学科类:物理学、生物学、动物学
- 社会类:人物、建筑物、农作物
造句
-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他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在同事中口碑很好。
- 这篇论文言之有物,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 随着科技发展,人物交互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 这家超市的商品物美价廉,深受顾客喜爱。
- 在野外考察时,我们发现了几种新物种。
- 他正在物色一位合适的助手来协助完成这个项目。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现多比喻坏人彼此臭味相投。
-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的感慨。
-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物尽其用:使各种东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 物归原主:把东西还给原来的主人。
- 物美价廉:东西质量好,价格便宜。
-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 厚德载物: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 玩物丧志:沉迷于所喜爱的东西而丧失志向。
- 睹物思人:看到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而想起这个人。
“物”字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哲理,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考,这个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物”字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汉语的表达和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
堆积如山
本文介绍了成语“堆积如山”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物品大量堆积,像山一样高,表达压力或负担巨大的意思。此外,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错误用法示例,避免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使用不当。
敝帷不弃
本文介绍了成语“敝帷不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了珍惜物品、节俭节约的精神,不抛弃、不遗弃旧物。通过了解该成语的出处和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帮助人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摞怎么读 掌握luò的正确发音和14画笔顺技巧
本文介绍了“摞”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可表示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如补丁摞补丁、把箱子摞起来等。同时,“摞”也用于表示重叠放置的东西,如一摞碗、一摞书等。该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整齐地堆积或堆起,量词则表示排列整齐有序的叠堆。
桶怎么读 解析tǒng的正确发音及11笔书写技巧
本文介绍了桶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桶是一种盛东西的器具,可以用木头、铁皮、塑料等材料制成,多为圆筒形,有的有提梁。桶字来源于古代的量器名,也有其他含义如皮衣桶子等。此外,桶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把话等桶进去的意思。桶的量词为一桶,例如一桶水、一百桶纸等。
汉字"沓"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2种发音和10种用法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沓”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多重含义。包括形容话多、众多、重叠等,还可作为动词表示会合、合,以及用于量词表示套、堆或叠在一起的薄的东西。此外,“沓”也用于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文章详细解析了该字的多种用法和含义。
掏怎么读 教你正确发音tāo及11笔笔顺详解
本文介绍了汉字“掏”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含义包括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例如掏钱、掏耳朵等。此外,“掏”还有挖的含义,如在墙上掏一个洞。本文还提供了“掏”的详细解析和解析方式。
掮怎么读qián 掌握11笔写法与扛担近义词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掮”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意指用肩扛东西的行为,也可形容用肩扛走东西的情境或喻指相关行为。例如,“掮着行李到车站去”等。同时,“掮”在某些方言中还有特定的用法,如“掮鹰放鹞”等。
掌握"扔"字的5个关键知识点 拼音笔顺组词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扔”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既可表示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如扔球;也可表示抛弃、丢弃的意思,如扔掉废物。同时,“扔”也是姓氏之一。本文还提供了该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解释。
杆的2种正确读音gān和gǎn有什么区别 7个笔顺教你写对杆字
本文介绍了“杆”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有两种读音,分别对应不同的含义。在器物上,它指代细长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它也被用作杠杆或支撑物的木头。此外,“杆”还可以作为量词用于有杆器物。同时,“杆”也有名词含义,如旗杆、电线杆等。本文还对“杆”的多个含义进行了解析。
钱的拼音怎么读 汉字钱的结构笔顺与10个成语解析
本文介绍了“钱”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钱作为货币或金属货币,具有多种含义和用途。钱也指形状像铜钱的东西,并用作重量单位。文章详细解析了钱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铜钱、货币、款子、钱财等。此外,还介绍了钱的量词用法和市制重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