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字”掘”:从读音到文化内涵的深度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索”掘”这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汉字。
拼音
“掘”的标准普通话读音是jué,属于第二声(阳平)。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如同挖掘时发出的”噘”声,生动地模拟了挖掘动作的声响特点。在方言中,部分南方地区可能会读作类似”jue”(入声)的短促音,但标准发音应以jué为准。
部首
“掘”字的部首是扌(提手旁),这个部首表明”掘”与手的动作密切相关。提手旁是汉字中常见的部首之一,多表示与手部动作相关的行为,如”打”、”抓”、”拍”等。”扌”实际上是”手”字的变形,当它作为偏旁出现时,简化为三笔的提手旁,既保留了”手”的意象,又使字形更加紧凑美观。
笔顺
掌握正确的笔顺不仅有助于书写规范,还能提高书写速度。”掘”字共有11笔,其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钩(亅)
- 提(㇀)
- 横折(𠃍)
- 横(一)
- 撇(丿)
- 竖折/竖弯(㇄)
- 竖(丨)
- 竖(丨)
- 竖折/竖弯(㇄)
- 竖(丨)
书写时要注意,提手旁的三笔要写得紧凑有力,右边的”屈”部分则要注意横折和几个竖笔的平衡,使整个字结构稳定。特别是最后的三个竖笔,长短要有变化,避免呆板。
含义
“掘”的基本含义是刨、挖,指用工具或手向下或向里用力,使土、石等松动或移开。如”掘地”就是挖地的意思。这个动作既可以是实际的物理行为,也可以引申为对隐藏事物的探寻。
“掘”还出现在”临渴掘井”这个成语中,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形象地表达了不及时作为的后果。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看,”掘”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扌”(手)表意,右边”屈”表音。但”屈”本身也有意义关联,《说文解字》解释”掘”为”搰也”,即挖掘的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掘”的应用十分广泛:
- 《左传》中有”掘褚师定子之墓”的记载,描述挖掘坟墓的行为
- 《易经·系辞下》记载”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描述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掘野鼠去草实”,描写了苏武在北海牧羊时挖野鼠洞取食的艰苦生活
“掘”在古代还有几个通假用法:
- 通”屈”,表示竭尽、穷尽,如《老子》”虚而不掘,动而愈出”
- 通”崛”,表示突起、翘起,如《战国策》”穷巷掘门”,《汉书》”洪臺掘其独出兮”
- 通”拙”,表示愚笨、粗劣,如《史记》”田农掘业”
- 通”倔”,表示倔强,如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
这些通假用法展示了”掘”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丰富内涵,虽然现代汉语中这些用法大多已被其他字替代,但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古籍。
近义词
“掘”的近义词主要有:
- 挖:最通用的近义词,如挖土、挖坑
- 刨:强调用工具刮削或挖掘表面,如刨地、刨木头
- 凿:专指用尖锐工具打孔或雕刻,如凿井、凿石头
- 掏:多指用手或工具从内部取出东西,如掏口袋、掏耳朵
- 铲:指用铲子等工具铲起或清除,如铲雪、铲土
这些近义词虽然都有”使物体从原处移开”的意思,但使用的工具、力度和场景各有侧重。”掘”更强调向下或向里的深度挖掘动作。
反义词
“掘”的反义词主要包括:
- 填:把挖出的空间重新塞满,如填坑、填海
- 埋:用土等覆盖物体,如埋藏、埋葬
- 封:封闭开口处,如封井、封洞
- 筑:建造、夯实,如筑墙、筑坝
这些反义词都表示与”掘”相反的动作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组词
“掘”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展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 掘土:挖土,如”工人们正在工地掘土施工”
- 挖掘:①挖取,如”挖掘隧道”;②引申为深入探寻,如”挖掘历史真相”
- 发掘:①挖出埋藏物,如”发掘古墓”;②发现潜在事物,如”发掘人才”
- 掘进:采矿、隧道工程中向前挖掘,如”巷道掘进工作”
- 掘井:挖井,如”村民合力掘井解决饮水问题”
- 采掘:开采矿物,如”采掘工业”
- 盗掘:非法挖掘,如”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
- 掘起:同”崛起”,兴起,如”新势力正在掘起”
这些词语既有具体的挖掘动作,也有抽象的探寻意义,体现了”掘”字应用的广泛性。
造句
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句来掌握”掘”的实际用法:
- 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掘开古墓上方的封土,希望能发现珍贵的历史文物。
- 这家公司善于挖掘年轻人才的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 干旱持续了三个月,村民们不得不掘井取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 记者深入调查,终于发掘出这起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 煤矿工人每天在地下数百米处掘进,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 他掘了一个深坑,准备栽种那棵珍贵的樱花树。
- 这部纪录片挖掘了许多二战时期的珍贵影像资料。
- 开发商为了建楼,掘掉了山丘的一侧,改变了当地的地貌。
这些句子展示了”掘”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既有字面意义的挖掘,也有比喻意义的深入探寻。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掘”出现在多个成语中,每个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临渴掘井: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出自《晏子春秋》,警示人们要有远见,提前做好准备。
例句:平时不复习,考试前才临渴掘井,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
-
掘室求鼠: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告诫人们做事要考虑代价。
例句:为了找回一枚戒指而拆掉整面墙,这简直是掘室求鼠。
-
自掘坟墓: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创造条件。形象地表达了自我毁灭的行为。
例句:贪污受贿无异于自掘坟墓,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
掘井及泉:挖井直到出泉水,比喻做事坚持到底,力求彻底解决。出自《孟子·尽心上》。
例句:科研工作需要掘井及泉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传承了古人的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结语
通过对”掘”字的全方位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常用汉字的读写用法,更领略了汉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实际的挖掘动作到抽象的探寻意义,从具体的工程术语到深刻的人生哲理,”掘”字的应用展现了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下次当你写下或读到”掘”字时,或许会想起它背后那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以及无数与挖掘相关的历史场景。这正是汉字魅力所在——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
掸字怎么读两种发音及其历史文化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掸”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有两个读音dǎn和shàn,分别表示拂去和提持的意思。掸还可以作为古国名和少数民族的名称。文章详细解析了掸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并举例说明了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摞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摞”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可表示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如补丁摞补丁、把箱子摞起来等。同时,“摞”也用于表示重叠放置的东西,如一摞碗、一摞书等。该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整齐地堆积或堆起,量词则表示排列整齐有序的叠堆。
扼怎么读
扼是一个汉字,读音为è,部首为扌。扼的笔顺为横、竖钩、提等。扼的含义包括用力掐住、抓住,以及把守、控制。详细解析中,扼可以表示抓住、控制要害,据守等。同时,扼还有暗中加害、阻塞等含义。
汉字“挑”的2种读音和9种用法解析:从挑选到挑战的完整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挑”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动词、量词、形容词的不同含义,以及挑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文章解析了挑的多种动作,如担挑、选择、挑剔等,还介绍了挑在刺绣方法中的应用,以及作为汉字笔画的一种。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挑字的通假字情况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汉字"抹"的3种读音与用法解析 从拼音到成语全面掌握这个多音字
本文介绍了汉字“抹”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抹字有多种含义,包括涂抹、涂饰、擦抹等动作,还有演奏弦乐的指法。此外,抹还有除去、绕过去等意思。本文详细解析了抹的各种用法和含义,并提供了例句加以说明。
扪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扪”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和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按;摸的动作,以及其它含义如执持、抚摸、摸索等。同时,也说明了“扪”的多种用法,如扪舌、扪虱、扪腹等。
掮怎么读qián 掌握11笔写法与扛担近义词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掮”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意指用肩扛东西的行为,也可形容用肩扛走东西的情境或喻指相关行为。例如,“掮着行李到车站去”等。同时,“掮”在某些方言中还有特定的用法,如“掮鹰放鹞”等。
掌握汉字"挈"的正确读音与用法 5个关键知识点解析
本文介绍了“挈”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包括举起、提起、带领等动作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契约、书契等含义。此外,还详细列举了其在文献中的应用和示例。
汉字"践"的拼音、部首、笔顺详解及12个常见组词例句
---本文详细解释了汉字“践”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作为动词、名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包括踩踏、实行、履行等动词含义,以及登上、承袭等名词用法。还介绍了该字的出处和经典用法,如《礼记》《孟子》《孙子兵法》等古籍中的用例。"践"字含义丰富,用法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抚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抚”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抚有多种含义,包括抚摩、安慰、保护等动作,以及弹奏乐器、养育照料等。此外,“抚”也作为官名简称和古州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