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的拼音
拼音
“粮”的拼音是liáng,读作第二声(阳平)。这个发音清晰明亮,如同饱满的谷粒落在粮仓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在普通话中,”liáng”的发音需要将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两侧流出,发出清晰的”l”音,然后迅速过渡到”iáng”的韵母。
部首
“粮”字的部首是米,这个部首位于字的左侧。米字旁通常与粮食、食物相关,暗示着”粮”字的本义与人们的日常主食密不可分。米字旁由六笔组成,象征着稻谷从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也体现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部首表意,另一部分表音。
笔顺
“粮”字共有13笔,其笔顺如下:
- 丶(点)
- 丿(撇)
- 一(横)
- 丨(竖)
- 丿(撇)
- 丶(点)
- 丶(点)
- 𠃍(横折)
- 一(横)
- 一(横)
- 𠄌(竖提)
- 丿(撇)
- ㇏(捺)
这个笔顺展现了汉字书写的韵律美,从左上到右下,先写米字旁,再写右边的”良”部,体现了汉字结构平衡的美学原则。
含义
“粮”字主要有三层含义:
- 粮食:指各种可食用的谷物,如”杂粮”、”口粮”、”粮仓”等。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含义,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
-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在古代,”粮”也指作为赋税缴纳的粮食,如”钱粮”、”公粮”、”完粮”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实物税为主的经济制度。
- 姓氏:”粮”也是一个罕见的姓氏,虽然人数不多,但在中国姓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来看,”粮”是一个形声字,从”米”,”量”声。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糧,谷食也。”桂馥进一步注释说:”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这说明”粮”最初指的是旅行时携带的干粮或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在古代文献中有多处关于”粮”的记载:
-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解说:”行道曰糧,谓糒也。”
-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解说:”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 “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随着时间推移,”粮”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干粮,也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如:
-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
-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
- “韩绝其粮道。”(《史记》)
此外,”粮”还指代田赋:
-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近义词
“粮”的近义词包括:
- 食:泛指一切食物,比”粮”的概念更广泛。
- 谷:特指未去壳的粮食作物。
- 粟:古代对粮食的统称,特指小米。
- 米:去壳后的谷物,特指稻米。
- 糇:古代指干粮。
- 粻:古代指食米。
这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替代”粮”,但各有侧重和适用范围。
反义词
严格来说,”粮”作为名词,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考虑以下对比概念:
- 饥:表示缺乏粮食的状态。
- 饿:因缺粮而产生的生理感受。
- 荒:指粮食歉收或短缺的状况。
这些词虽然不是”粮”的直接反义词,但表达了与粮食充足相反的概念。
组词
“粮”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如:
- 粮食
- 粮仓
- 粮草
- 粮店
- 粮票
- 粮站
- 口粮
- 杂粮
- 余粮
- 公粮
- 钱粮
- 完粮
- 粮农
- 粮库
- 粮饷
- 干粮
- 粗粮
- 细粮
- 粮道
- 粮秣
这些词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历史文献中,反映了”粮”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造句
- 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为我们生产了充足的粮食。
- 古代军队出征时,必须确保粮草供应充足。
- 这个粮仓储存了足够全村人吃一年的谷物。
- 在困难时期,每家每户都要按计划领取口粮。
- 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以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
- 爷爷至今还保存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作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 健康饮食应该注意粗粮和细粮的合理搭配。
- 在古代,缴纳公粮是农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 这条古道曾经是重要的粮道,为前线输送了大量军需物资。
- 现代农业科技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包含”粮”字的成语虽然不多,但都很有表现力:
-
弹尽粮绝:弹药和粮食都用完了,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 例句:守城将士弹尽粮绝,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比喻在做某件事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 例句:这次项目启动前,经理就安排好了各种资源,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积草屯粮:储存草料和粮食,指做好战备工作。
- 例句:两国边境局势紧张,双方都在积草屯粮,准备可能的冲突。
-
粮多草广:形容储备充足,物资丰富。
- 例句:这个地区粮多草广,是理想的战略后方基地。
这些成语大多与军事或准备相关,反映了”粮”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
庾字怎么读yǔ 解析古老汉字庾的11画笔顺、部首含义与历史典故
本文介绍了汉字“庾”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详细含义。包括作为露天的谷仓的含义,作为姓氏的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量词用法。还介绍了庾姓的来源和大庾岭的相关知识。
汉字"籴"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详解dí的部首笔顺与古代粮食交易文化
本文介绍了汉字“籴”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表示买进粮食的含义,与“粜”相对。文章详细解析了“籴”作为动词的用法,包括从入、从米的构造,以及其在本义上表示买进粮食的意义。同时,文章还通过示例来进一步说明“籴”的用法,如籴米、籴粜等。
汉字"廪"的正确读音与16画笔顺详解 从粮仓文化到古代仓储制度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廪”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廪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包括粮仓、粮食、俸禄等。还探讨了廪的引申义如收藏、储积,以及廪在公家发给粮食方面的作用。此外,廪还有其他通假义如林甸、危险等。摘要内容全面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
足食足兵是什么意思
足食足兵的读音足食足兵的拼音是:zú shí zú bīng。足食足兵的含义足食足兵,字面上的解释是粮食充足,兵器装备完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军队物资储备充足,军备完善,具有强大的战争准备和应对能力。足食足兵的典故足食足兵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军事思想。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往往取决于其粮食和武器的储备情况。因此,足食足兵被视为国家强盛和军事安全的重要标志。在《孙子兵法》等古代军事著作中,也多次强调了粮食和武器的重要性。典故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对齐景公提出的“足食然后足兵”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只有粮食充足,才能保证军队的给养;只有武器装备完备,才能保证
粽子的拼音zòng怎么写 14画笔顺与米字部首解析
本文介绍了粽子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粽子是用苇叶或竹叶包裹糯米制成的三角锥状或其他形状的食品,是中国民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粽子的组成方式及出处,如出自《南史》。
汉字"秩"的拼音、笔顺与10种含义全解析 从秩序到七秩大庆的文化密码
该文章的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汉字“秩”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内容,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和用法。包括次序、俸禄、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等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动态用法和名词用法。此外,还介绍了“秩”的常态和十年为一秩的计量单位含义。文章内容全面,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汉字“秩”的各个方面。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是什么意思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的读音"养儿代老,积谷防饥"的读音为: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代老,积谷防饥的含义"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是一句中国传统的谚语,意思是养育儿女是为了将来的养老送终,积存谷物是为了预防饥荒。它强调了人们应该为未来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养儿代老,积谷防饥的典故这句谚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农村社会。在过去的农村社会中,由于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人们普遍面临着养老和粮食储备的问题。因此,人们常常通过养育儿女来确保将来的养老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积存谷物来预防可能出现的饥荒。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为未来做好准备
碓怎么读 3分钟掌握duì的读音笔顺和农耕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碓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碓是一种舂米用具,由柱子架起的木杠和圆形石头构成,通过脚连续踏动,使石头起落,去掉石臼中的糙米皮。简单的碓仅包括石臼和杵。碓也可用于动词,表示舂、捣的动作,如碓米。此外,《新论》提到碓能够利用身体重力来碾压米,提高劳动效率。
"斛"字读hú还是hù?揭秘古代量器斛的11笔写法、5斗容量及4个经典成语
本文介绍了斛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斛是一种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原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此外,斛也作为姓氏使用。同时,斛还可以用来比喻物之小,如斛舟指小船。
粮尽援绝是什么意思
粮尽援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iáng jìn yuán jué。这个成语表示粮食和物资耗尽,无法得到外援的境地,常用来描述战争或困境中的物资极度匮乏状态。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形容缺乏资源和外部支持的危险情况。近义词包括断粮绝援、弹尽粮绝等,反义词则是资源充足的状态。在语境中使用时,需避免误用为非物资匮乏情况或在不适宜的语境中使用。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具体说明该成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