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藩”的正确读音与18画笔顺详解 从篱笆到藩国的3重含义解析

汉字”藩”的正确读音与18画笔顺详解 从篱笆到藩国的3重含义解析

探秘汉字”藩”:从篱笆到封国的文化之旅

汉字”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篱笆意象,逐渐演变为政治领域的专有名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汉字的世界,探索它的读音、结构和多重含义。

拼音

“藩”的标准普通话读音是fān,第一声(阴平)。这个发音清晰而有力,如同它所代表的屏障一样稳固。在古汉语中,这个读音一直保持稳定,从《广韵》时代的”甫烦切”到现代汉语,音韵变化不大。

部首

“藩”字的部首是(草字头),位于字的上部。这个部首揭示了”藩”最初与植物相关的本义——篱笆多由草木编织而成。艹部在汉字中通常表示与植物、草本相关的含义,如”花”、”草”、”菜”等字都归入此部。

笔顺

“藩”字共有18画,笔顺如下:

  1. 横(一)
  2. 竖(丨)
  3. 竖(丨)
  4. 点(丶)
  5. 点(丶)
  6. 提(㇀)
  7. 撇(丿)
  8. 点(丶)
  9. 撇(丿)
  10. 横(一)
  11. 竖(丨)
  12. 撇(丿)
  13. 捺(㇏)
  14. 竖(丨)
  15. 横折(𠃍)
  16. 横(一)
  17. 竖(丨)
  18. 横(一)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上部”艹”约占三分之一空间,下部”潘”占三分之二。特别是第6画的提笔要短促有力,第13画的捺要舒展。

含义

“藩”字蕴含三重主要含义:

  1. 篱笆:最原始的意义,指用竹木等材料编织而成的围栏,如”藩篱”一词至今仍在使用。
  2. 屏障与保卫:由篱笆的阻挡功能引申而来,指起保护作用的屏障,如”藩屏”表示像屏风一样的保护。
  3. 封建属地:在中国历史上特指封建王朝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如”藩国”、”藩王”等概念,这一含义在明清时期尤为常见。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看,”藩”属于形声字,上部”艹”表意,下部”潘”表音。其本义确实与植物编织的篱笆相关,这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藩,屏也。”——《说文解字》

“藩,篱也。”——《广雅·释室》

随着语言发展,”藩”的含义不断扩展。在政治领域,它成为封建制度的重要概念。周代实行分封制,”藩”指代诸侯国;汉代则有”藩王”之称;到明清时期,”藩”特指边疆地区的特殊行政区划,如清代的”外藩蒙古”。

在军事上,”藩”象征边疆防御体系,如贾谊《过秦论》中”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将长城比作国家的”藩篱”。

近义词

根据”藩”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可分为几类:

  1. 篱笆义:篱、栅、栏、垣
  2. 屏障义:屏、障、蔽、卫
  3. 封国义:封、属、附、邦

其中”篱”与”藩”在表示围栏时最为接近,常组成”藩篱”一词使用。

反义词

与”藩”相对的概念包括:

  1. 开放:藩作为屏障有封闭之意,其反义为开放、通达
  2. 中央:藩指地方封国时,反义为中央、朝廷
  3. 本土:藩指边疆属地时,反义为本土、腹地

组词

“藩”字组成的常用词语丰富多样:

  1. 藩篱:原指篱笆,现多比喻界限或障碍
  2. 藩国:封建时代的附属国
  3. 藩王:拥有封地的亲王
  4. 藩镇:唐代中期设立的军事行政区
  5. 外藩:清代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6. 屏藩:比喻卫国的重臣
  7. 藩库:清代布政使所掌管的银库

造句

让我们通过例句感受”藩”字的用法:

  1. 这座花园四周围着竹制的藩篱,既美观又实用。
  2. 明代藩王拥有很大权力,后来逐渐被朝廷削弱。
  3. 长城在古代起到了藩屏中原的重要作用。
  4. 他的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藩篱,提出了全新理论。
  5. 清代对蒙古地区实行外藩制度,保持其自治性。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与”藩”相关的成语虽然不多,但各具特色:

  1. 羝羊触藩:出自《易经·大壮》,字面意思是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难以脱身,比喻进退两难的处境。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2. 藩屏之固:形容防御工事或保护措施非常牢固可靠。
  3. 自毁藩篱:比喻自己破坏原有的保护或界限,导致不利后果。

这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使用能增添文雅色彩。

通过以上多角度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藩”字如何从一个具体的篱笆概念,逐步发展为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术语。这个字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建筑方式,也承载着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政治智慧。下次当您读到”藩”字时,或许能感受到它背后那厚重的历史积淀。

你可能感兴趣

蕃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蕃”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有名词和动词的用法,含义包括篱落、屏障、捍卫、茂盛等。文章还探讨了“蕃”作为形容词和名词的多种用法,并举例说明了其在水陆草木、外来物种等方面的应用。

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揭秘jǐ字发音技巧与鹿科动物知识

本文介绍了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麂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型小巧,雄麂有长牙和短角,腿细有力,擅长跳跃。我国有黑麂、黄麂、小麂等多个品种,通称麂子。麂子的皮可做鞋面、手套等,肉可食用。

掌握汉字"周"的10个关键知识点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典故全面解析

本文介绍了“周”字的多种含义,包括周围、圆形外围、普遍全范围等。它也有密集的、详尽完备的意思。“周”字还代表一个朝代名,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此外,“周”字还用于描述计划周密和接济救济等情况。“周”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周”有着各自特殊的解释和背景故事。它代表了一种严谨和全面的精神,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度量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周”有不同的应用,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

汉字"角"的2种读音和8大用法解析 从动物犄角到戏剧角色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角”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阐述了“角”在不同领域的含义。包括牛、羊等动物头上的坚硬物,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数学上的图形概念等。同时,“角”还指代古代盛酒器具、角色等。此外,“角”也作为动词,表示竞赛、衡量、考察等动作。全文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对“角”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解析。

汉字"抹"的3种读音与用法解析 从拼音到成语全面掌握这个多音字

本文介绍了汉字“抹”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抹字有多种含义,包括涂抹、涂饰、擦抹等动作,还有演奏弦乐的指法。此外,抹还有除去、绕过去等意思。本文详细解析了抹的各种用法和含义,并提供了例句加以说明。

掌握汉字“连”的5大核心用法 从拼音lián到连词造句全解析

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连”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名词、动词、介词的不同用法,以及含义的详细介绍。作为名词,“连”可表示人拉的车、军队的一级组织、连词等;作为动词,可表示连接、连续等;作为介词,可表示自、从等;作为形容词,可表示艰难、满等;作为副词,表示连续多次或甚至之意。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连”的通假字及其他含义。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连”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名词表示人拉的车、军队组织等,作为动词表示连接、连续等,作为介词表示自、从等,以及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还介绍了“连”的通假字及其其他含义。

汉字"孑"的正确读法是什么?5分钟掌握读音、笔顺与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孑”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有单独、孤单的含义,也可表示缺少右臂的形象。同时,“孑”还有戟的古代兵器之意。文章详细解释了该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孑居、孑弦、孑轮等词组。

掌握汉字"往"的8大知识点 从拼音wǎng到成语用法全面解析

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往”的详细解析,包括其部首、笔顺、含义和用法等。作为动词,“往”表示前往某地或朝某个方向行动;作为名词,“往”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或过去的经历;同时也可以表示超越某种限度或范围。另外,“往”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汉字“往”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摘要内容如上,字数控制在约160字左右。

掌握“衍”字正确读音yǎn的5个关键技巧与9种常见用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衍”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开展、发挥,多出来的字句,姓氏,低而平坦的土地等。同时,也详细解析了该字的出处和演变过程,如从水从行会意,水流入海等。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探索汉字"奇"的双重读音与多重含义 从拼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解析

这篇文章对“奇”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奇”字有多重含义,包括罕见、特殊、非常之意,也用来表示出人意料的含义。此外,“奇”还可以表示单数的概念,以及命运不好等含义。文章还提到了“奇”字的其他含义和用法,如珍奇、新奇等。最后,“奇”也可以作为姓氏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