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怎么读
汉字”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字形到字义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敬意的文字世界,探索它的读音、结构和用法。
拼音
“穆”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mù,是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调从高音快速下降到低音,类似我们表达肯定时的”对”字语调。这个读音自古代沿用至今,在《说文解字》中就有明确记载:”穆,禾也。”读作mù。
部首
“穆”字的部首是禾,表明它与农作物有关。在汉字结构中,禾部通常与谷物、庄稼相关,这也暗示了”穆”最初的本义。仔细观察”穆”字,左边是”禾”旁,右边是”㐬”(liú)部,整个字形结构平衡美观,体现了汉字形声字的造字特点。
笔顺
书写”穆”字需要按照特定笔顺,共16画:
- 丿(撇)
- 一(横)
- 丨(竖)
- 丿(撇)
- 丶(点)
- 丿(撇)
- 丨(竖)
- 𠃍(横折)
- 一(横)
- 一(横)
- 丨(竖)
- 丿(撇)
- 丶(点)
- 丿(撇)
- 丿(撇)
- 丿(撇)
正确的笔顺不仅使书写流畅,更能保证字形美观。建议初学者可以拆解练习:先写左边的”禾”旁,再写右边的复杂部分。
含义
“穆”的核心含义是恭敬,如”静穆”、”肃穆”等词语都表达了一种庄重恭敬的态度。此外,它还有以下丰富内涵:
- 温和:如”穆如清风”形容如和风般温和的品性
- 壮美:在古代文献中形容端庄盛美的样子
- 肃静:表示安静庄严的状态
- 淳和:描述性格的淳朴和善
- 和睦:指人际关系的和谐
- 纯正:表示品质的纯粹无杂
- 诚信:体现诚实守信的品德
这个字凝聚了中华文化中对理想人格的多重期待,从外在的庄重到内在的美德,构成了完整的道德意象。
详细解析
从文字学角度深入分析,”穆”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词源发展
“穆”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一种禾谷植物的名称。《说文解字》记载:”穆,禾也。”后来逐渐引申出恭敬、美好等抽象含义。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词义演变,体现了汉字发展的普遍规律。
古代用法
在古代宗庙制度中,”穆”具有特殊地位。周代宗庙排列规定:始祖居中,父辈居左称”昭”,子辈居右称”穆”,形成”昭穆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礼法的严谨性,《周礼·小宗伯》记载:”辩庙祧之昭穆。”
语义演变
随着时间推移,”穆”的语义不断丰富:
- 由禾谷名引申为美好义
- 由方位词(右边)发展为恭敬义
- 再扩展出温和、肃静、和睦等多重含义
文化内涵
“穆”字承载的恭敬、温和、和睦等概念,反映了儒家文化推崇的中庸之道和礼治思想。如《诗经》中”穆穆文王”的赞美,展现了理想君主的形象。
近义词
根据”穆”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可分为几类:
-
表示恭敬:
- 恭:如”恭敬”
- 敬:如”敬重”
- 肃:如”肃立”
-
表示温和:
- 和:如”和蔼”
- 温:如”温柔”
- 柔:如”柔和”
-
表示壮美:
- 庄:如”庄严”
- 严:如”威严”
- 伟:如”伟岸”
-
表示和睦:
- 睦:如”和睦”
- 谐:如”和谐”
- 协:如”协调”
这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与”穆”互换使用,但各自又有细微差别,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反义词
与”穆”相对的词语包括:
-
表示不恭敬:
- 亵:如”亵渎”
- 慢:如”怠慢”
- 侮:如”侮辱”
-
表示不温和:
- 厉:如”严厉”
- 暴:如”暴躁”
- 躁:如”急躁”
-
表示不和睦:
- 争:如”争执”
- 斗:如”斗争”
- 戾:如”乖戾”
这些反义词从不同角度与”穆”形成对比,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穆”字表达的概念边界。
组词
“穆”字可以组成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
肃穆:形容环境或气氛庄重严肃
- 例句:追悼会上,气氛肃穆,人人表情凝重。
-
静穆:形容安静庄严
- 例句:古寺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静穆。
-
穆清:指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 例句:穆清之世,百姓安居乐业。
-
穆穆:形容仪表美好或态度恭敬
- 例句:穆穆君子,德行高尚。
-
和穆:表示和睦融洽
- 例句:这个家庭气氛和穆,令人羡慕。
-
怡穆:形容愉悦和顺
- 例句:老人脸上带着怡穆的笑容。
这些词语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赋予语言庄重典雅的色彩。
造句
让我们通过具体例句来掌握”穆”字的用法:
-
表示恭敬:
-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人们都默默致哀。
- 教授穆然端坐,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答辩。
-
表示温和:
- 春风穆如,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微微涟漪。
- 老校长待人穆若春风,师生们都敬爱他。
-
表示和睦:
- 这个村庄民风淳朴,邻里关系穆亲。
- 他们兄弟虽然性格不同,但相处得很穆畅。
-
表示肃静:
- 图书馆内一片穆静,只听见翻书的沙沙声。
- 听到这个噩耗,他穆然良久,说不出话来。
-
表示美好:
- 穆穆文风,熏陶出一代代文人雅士。
- 这幅山水画意境穆远,令人神往。
这些例句展示了”穆”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读者可以模仿造句,加深理解。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汉语中有不少包含”穆”字的成语,每个都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
穆如清风:
- 释义:形容人品德高尚,如清风般和煦宜人。
-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例句:张老师教导学生穆如清风,从不疾言厉色。
-
穆穆皇皇:
- 释义:形容仪表庄重美好,光明正大。
- 出处:《诗经·大雅·假乐》:”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 例句:国庆阅兵式上,官兵们穆穆皇皇地走过天安门。
-
肃穆庄严:
- 释义:形容气氛庄重严肃。
- 例句: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气氛肃穆庄严。
-
静穆祥和:
- 释义:形容环境安静平和。
- 例句:清晨的寺庙静穆祥和,偶尔传来钟声。
这些成语文雅含蓄,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能够提升表达的文采和深度。
通过对”穆”字全方位的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它的读音写法,更领略了汉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次使用这个字时,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更准确的运用。
你可能感兴趣
古代迁柩诗词中的生死观照与情感表达 探寻10首写迁柩的经典诗词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了描写迁柩的古诗词及其解析。文章提到了不同朝代诗人创作的迁柩诗词,通过对迁柩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这些诗词不仅是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迁柩之诗进行解读,包括其背景、情感表达、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总的来说,迁柩之诗是古人对生命的咏叹与哀思的体现,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关于古刹的诗词
关于古刹的诗词(第1篇)关于古刹的诗词一、引言古刹,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古刹常被赋予深厚的情感和寓意。下面,我将为您列举几首关于古刹的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诗词列举及解析《游禅堂寺》——杜牧(唐)原文:远见禅堂入翠微,钟声夜渡竹间归。空山梵呗清如许,百道仙泉流月辉。解析:此诗描绘了禅堂寺的幽静与美丽。首句“远见禅堂入翠微”,描绘了远望禅堂寺的景象,山色青翠,寺庙隐约可见。接下来,“钟声夜渡竹间归”,则描绘了夜晚的钟声穿越竹林,给人以宁静之感。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清净与仙泉的美丽。《宿山寺》——贾岛(唐)原文:众壑风来万壑声,数峰人去独留清。云开
青蝇吊客是什么意思
青蝇吊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īng yíng diào kè,意思是指苍蝇来吊丧,形容人的行为无礼,对死者不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广泛被用于文学作品。青蝇吊客涉及近义词如吊唁不恭、无礼之举等,反义词如恭敬有礼、庄重肃穆等。使用不当会导致误解,应正确使用并理解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含义。
落落穆穆是什么意思
落落穆穆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清高、淡泊、不张扬的特质。其含义源于古代文人对于清高、淡泊境界的描述和追求。该词汇由“落落”表示疏离、不拘束的样子,以及“穆穆”表示庄重、恭敬的样子组合而成。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推测其源于古代文化中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其近义词包括淡泊高雅、沉静内敛等,反义词为浮躁喧嚣、轻浮张扬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搭配,以准确表达其含义。
宓字怎么读两种发音及其古韵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宓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和含义。宓字有多重含义,包括安静、古通“伏”、姓氏等。同时,还提供宓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形容词的使用和不同的含义,如安宁、静止、秘密等。此外,还介绍了宓字的其他含义,如水流疾速等。
掌握汉字"斋"的正确读音zhāi及其10种文化含义与用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斋”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包括其在宗教中的素食含义,作为书房、商店名称和学校宿舍的用途,以及作为拜忏诵经、祈祷求福活动的含义。还提到了“斋”字在商店名称中的使用以及作为形容词的庄重、恭敬的含义。
清都绛阙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清都绛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典籍,形容高远、庄严、神圣的场所或景象,可用来比喻某种理想境界或精神家园。其正确的用法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不可随意搭配使用,更不可用于贬义或轻浮的语境中。
叩怎么读:一文掌握叩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用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叩”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其中,“叩”的含义包括敲、打、磕头、询问、攻打等动作,也有诚恳的形容词含义。文章还引述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叩”的用法和示例。
俨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俨”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包括其作为形容词的庄严、好像、活像等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昂首、整理等含义。同时,文章还通过经典文献的引用来进一步解析了“俨”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庄怎么读 掌握zhuāng的正确发音及6笔书写技巧
本文详细介绍了庄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庄可指村庄、君主贵族所占土地、规模较大的商店等。文章还解释了庄的其他含义,如庄重、姓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庄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不同文化领域的应用。摘要内容客观、全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