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怎么读:一个多音多义字的深度解析
汉字”恁”是一个富有韵味且用法多样的字,它在不同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读音和含义。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这个独特的汉字,从基础发音到深层用法,让您彻底掌握”恁”字的方方面面。
拼音
“恁”是一个多音字,主要有三种读音:
- nèn:这是最常见的读音,表示”那么”、”那样”、”那”等意思。例如:”恁大胆”、”恁时节”。
- nín:这个读音与”您”相同,多见于早期白话文中,作为第二人称敬称。例如:”恁心聪”(您心思聪慧)。
- rèn:这个读音较为少见,主要表示”思”、”念”的意思。例如:”勤恁旅力”(勤思勉力)。
部首
“恁”字的部首是心部,这表明它与心理活动、情感或思维有关。从字形结构来看,”恁”由”任”和”心”组成,体现了”心中所思”的本义。
笔顺
掌握”恁”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很重要,以下是它的笔顺分解:
- 丿(撇)
- 丨(竖)
- 丿(撇)
- 一(横)
- 丨(竖)
- 一(横)
- 丶(点)
- ㇂(斜钩)
- 丶(点)
- 丶(点)
对应的汉字笔画名称依次为:撇、竖、撇、横、竖、横、点、斜钩、点、点。按照这个顺序书写,可以保证字形规范美观。
含义
“恁”字含义丰富,根据读音不同而有所区别:
读作nèn时:
- 那么;那样:表示程度或方式。如:”恁大胆”(那么大胆)、”恁有劲儿”(那样有力气)。
- 那:指示代词,指代时间或事物。如:”恁时”(那时)、”恁时节”(那季节)。
- 这么;这样:表示方式或状态。如:”培植得恁茂盛”(培育得这样茂盛)。
读作nín时:
- 同”您”:第二人称敬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如:”恁儿”(您的儿子)。
读作rèn时:
- 思;念:表示思考、想念的意思。如:”勤恁旅力”(勤思勉力)。
详细解析
“恁”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用法演变:
- 本义:从心从任,最初表示”思”、”念”的意思。班固《典引》中”宜亦勤凭旅力,以充厥道”的”凭”即通”恁”。
-
代词用法:
- 作为人称代词,通”您”,表示尊敬。马志远《汉宫秋》中”恁不去出力,息生教娘娘和番?”即此用法。
- 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辛弃疾《沁园春》”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中的”恁”即为此意。
- 作为疑问代词,表示”什么”、”怎么”。《水浒全传》”却恁地教什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中的”恁地”意为”怎么”。
- 连词用法:表示”任凭”的意思。费信《星槎胜览》中”花布恁商营”即此用法。
- 时间指示:表示”那时”。柳永《定风波》”早知恁般么,恨当初不把雕鞍锁”中的”恁”指代过去某个时间。
近义词
根据”恁”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当表示”那么”、”那样”时:
- 那般
- 那样
- 如此
- 这样
-
当表示”那”时:
- 彼
- 那个
- 那时
-
当读作nín表示”您”时:
- 阁下
- 足下
- 尊驾
-
当读作rèn表示”思”时:
- 念
- 想
- 思量
反义词
同样,”恁”的反义词也因含义不同而异:
-
当表示”那么”、”那样”时:
- 这么
- 这样
-
当表示”那”时:
- 这
- 此
-
当读作nín表示”您”时:
- 我
- 吾
-
当读作rèn表示”思”时:
- 忘
- 遗忘
组词
“恁”字可以组成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 恁地:这样,那样。如:”不知恁地”(不知怎么)。
- 恁时:那时。如:”恁时节”(那季节)。
- 恁般:这般,这样。如:”恁般模样”(这般模样)。
- 恁么:这么,这样。如:”恁么说”(这么说)。
- 恁样:这样,那样。如:”恁样做”(这样做)。
- 恁人:何人,谁。如:”恁人到此”(何人到此)。
- 恁儿:您的儿子(早期白话)。
- 恁约:思忖,思量(古语)。
- 恁凭:任凭(古语)。
- 恁般么:这样吗(古语疑问)。
造句
让我们通过具体句子来感受”恁”字的用法:
-
读作nèn:
- “这几棵牡丹,正不知费了多少工夫,方培植得恁茂盛。”(这样茂盛)
- “他恁大胆,竟敢独自夜闯深山。”(那么大胆)
- “恁时节,桃花正开得灿烂。”(那时节)
-
读作nín:
- “说恁心聪,算来有分咱家共。”(您心思聪慧)
- “纵然恁哀鸣千状,我此心断易不转。”(即使您哀鸣千遍)
-
读作rèn:
- “宜亦勤恁旅力,以充厥道。”(勤思勉力)
- “此意可勤恁。”(此意可勤思)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虽然”恁”字在现代成语中不常见,但在古典文学和早期白话中,有一些固定搭配:
- 恁时恁日:那时候,那日子。形容特定的过去时间。
- 恁般如此:这样那样,表示各种情况。
- 恁地这般:如此这样,表示强调。
- 恁么恁么:这样那样,表示不确定或多种可能。
- 恁凭风吹:任凭风吹,表示不加干预。
这些表达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会经常遇到,了解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结语
“恁”字虽然不算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字,但它在古典文学和某些方言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相信您已经对这个多音多义字有了全面的了解。下次当您在古籍或早期白话作品中遇到”恁”字时,就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它的读音和含义了。记住,语言是活的,汉字的魅力正在于它们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多变的用法,而”恁”字正是这种魅力的一个绝佳例证。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四月下雨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四月下雨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不同作者对四月雨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文章通过五个篇章详细描述了四月细雨的美丽景象、对大自然的滋润、引发的诗意和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四月的细雨如丝如线,润物无声,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灵感,让人们走进一个诗意的世界。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与韵味。
关于暮秋的诗词
关于暮秋的诗词(第1篇)关于暮秋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诗人墨客所钟爱的主题。以下是几首以暮秋为背景的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并以诗词格式呈现:暮秋抒怀一、作者:马致远(元朝)原文: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思满盈孤灯下,寒风瑟瑟落叶鸣。解析:此诗描绘了暮秋夜晚的景象,夜色清凉如水,诗人独自在室外仰望星空,感受到秋夜的寂静与寒意。全诗以景生情,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思念。二、作者:李煜(唐朝)原文:山气日凄清,秋水如镜平。独自临风立,望断南飞雁。解析:此诗写的是秋天的山川景象。诗人独处于清秋的景象中,感到了秋天的萧瑟和悲凉。诗歌描绘了凄清的山景和宁静的秋水,将情感和景致完美
关于宴会的诗词
关于宴会的诗词(第1篇)关于宴会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欢乐场景的重要题材。下面,我将为您列举一些关于宴会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列表《宴词》- 欧阳修(宋)《长歌行·宴游》- 白居易(唐)《醉歌行》- 杜甫(唐)《宴湖上亭》- 韩愈(唐)《金陵宴》- 王之涣(唐)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宴词》- 欧阳修(宋)宴席曲歌共几篇,雅声繁响作神仙。一时共庆和时节,花烛分明映月天。此诗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通过“曲歌”、“雅声”等词汇,展现了宴会的盛大和喜庆。“花烛分明映月天”一句,更是将宴会的美景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祥和、美好的氛围。《长歌行·宴游》
汉字“这”的拼音、笔顺和用法解析 掌握这个常用字的7个关键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汉字“这”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详细解析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指示代词指称近的人或事物,以及在口语中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时的读音等。同时,也介绍了“这”的其他含义,如表示此刻、现在等。
若字怎么读 掌握若的2种拼音、8笔笔顺及10个成语用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若”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其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动词、名词、代词的不同用法,如顺从、如同、选择等。还涉及若的古文含义及姓氏等。最后,摘要强调了若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真的长头发》读后感:天马行空的童趣幻想
今天我读了《小真的长头发》。小真的头发能钓鱼、能当被子,太神奇了!我最喜欢她用头发当跳绳那段,要是我也有这样的头发就好了。《小真的长头发》真有趣!小真说她的头发能变成牧场,还能晾衣服。我觉得她的想象力太棒了,我也想试试用头发当滑梯玩!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好多事,能当钓鱼线还能捆东西。我最喜欢她和小伙伴们比头发那段,大家都惊呆了。我也要像小真一样大胆想象!读完《小真的长头发》,我觉得小真特别聪明。她用头发当风筝线,还能帮妈妈晾衣服。要是我头发那么长,我就用它来荡秋千!小真的头发太厉害了!能当跳绳、能钓鱼,还能变成树林。我最喜欢她用头发当被子那段,看起来好暖和。我也想要这么长的头发!《小真的长头发》
5个关键点掌握汉字"尔"的拼音、笔顺与文言用法
---我希望你写的摘要能够简洁明了地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出尔的多重含义。概括要清晰,并能够让读者明白整篇文章的主要构成和内容,但不完全呈现文章的所有细节。本文介绍了“尔”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尔”的多重含义。作为文言人 称代词,“尔”可表示你、你们或第二人称代词。同时,“尔”也可作指示代词,表示如此、这样或那等意思。此外,“尔”还可作情态后缀和文言助词,相当于而已、罢了等。文章还介绍了“尔”的通假字含义及用法,如近迩之意和应答之词等。整篇文章内容详尽,全面介绍了“尔”字的含义和用法。
偌怎么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偌”的字形、笔顺、拼音以及含义。作为指示代词,“偌”用于描述程度或数量,如“偌大年纪”或“偌大城市”。同时,它也用于提醒注意,如“偌,那不是哥哥和妈妈么”。本文详细解析了“偌”的不同用法和含义。
5个关键点掌握汉字"伊"的正确读音、笔顺与古今用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伊”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其在词语中的用法。“伊”可用于加强语气或表达感情色彩,相当于“那”、“她”、“他”等,还具有判断、语助词等用法。五四运动前后,“伊”曾专指女性,后改用“她”。本文还介绍了“伊”的通假字及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用法。
汉字"那"的3种读音与7大用法解析 从拼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面掌握
本文介绍了汉字“那”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具有多种含义,可以作为代词,表示“那样”、“某个人”等;也可以作为连词,与“如果”、“若是”等词相对应,表示应有的结果或做出判断。此外,“那”还可以和“一”组合成合音,表示数量。本文还提供了“那”在姓氏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