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字”郡”:读音、结构与文化内涵
汉字”郡”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古代行政区划到现代姓氏使用,这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这个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汉字。
拼音
“郡”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jùn,属于第四声(去声)。发音时需要注意:
- 声母”j”: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起贴近硬腭前部,形成阻塞后突然放开
- 韵母”ùn”:先发”u”音,然后迅速过渡到前鼻音”n”
- 声调:去声,音调从高到低,类似英语中的降调
部首
“郡”字的部首是阝(俗称”双耳旁”或”右耳刀”)。这个部首在汉字中通常与地名、区域或行政单位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 当”阝”位于汉字右侧时,多与城市、地域相关(如”都”、”郊”)
- 位于左侧时则多与地形、地势相关(如”陵”、”险”)
- “郡”字中的”阝”恰好体现了其作为古代行政区划的含义
笔顺
掌握”郡”字的正确书写笔顺对书法练习和汉字学习都很重要。其笔顺分解如下:
- 横折(𠃍)
- 横(一)
- 横(一)
- 撇(丿)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 横撇弯钩(㇌)
- 竖(丨)
书写时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关系,特别是右侧”阝”部的弯钩要自然流畅。
含义
“郡”主要有两层含义:
-
古代行政区划:
- 周代时比县小: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
- 秦汉以后比县大:秦初置三十六郡,汉增至一百零三郡国
- 如”郡县制”、”会稽郡”等历史名词中的用法
- 姓氏:作为姓氏使用,虽然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姓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和文献记载来看,”郡”字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郡”为形声字,从”邑”(阝),”君”声。”邑”部表明与行政区域相关。据《说文解字》记载:”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春秋时期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的说法,可见当时县比郡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初设三十六郡,郡的地位开始高于县。汉代进一步发展为郡国并行制,全国共设一百零三个郡国。这种行政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郡”的身影:
- “及郡下”——陶渊明《桃花源记》
- “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 “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周容《芋老人传》
此外,”郡”在英国和爱尔兰也被借用为领土划分单位,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
近义词
根据”郡”作为古代行政区划的含义,可以找到以下近义词:
- 县:与”郡”同为古代行政单位,在不同时期有大小之分
- 州:比郡更大的行政区域,如”九州”、”州郡”连用
- 府:唐宋以后出现的行政单位,如”开封府”
- 道:唐代的行政划分,如”河东道”
- 省:元朝以后出现的高级行政区域
这些词都表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划分,但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管辖范围。
反义词
严格来说,”郡”作为专有名词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
- 中央: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与中央朝廷相对
- 国:郡是国家的下属单位,如”郡国”中的对比
- 乡:比郡小得多的地方单位,形成”中央-郡-县-乡”的层级关系
组词
“郡”字可以组成许多有意义的词语,主要包括:
- 郡县:指郡和县,代指地方行政单位
- 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郡王:古代封爵名,位在亲王之下
- 郡望:指某姓氏的发源地或显赫家族所在地
- 郡城:郡治所在的城池
- 郡府:郡的官署
- 郡倅:郡守的副职
- 郡属:郡守的属员
- 郡斋:郡守的府邸或书房
- 郡名:郡的名称
这些组词多与古代行政、官职相关,体现了”郡”字的历史文化内涵。
造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郡”字,请看以下例句: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 这位郡守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 根据家谱记载,我们家族的郡望在陇西。
- 古代科举考生需要前往郡城参加考试。
- 这篇古文记载了郡府审理案件的过程。
- 在汉代,郡国并行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制度。
- 历史学家正在研究唐代各郡的行政区划变化。
- 这座古城曾是重要的郡治所在地。
- 家父收藏了一方古代郡章,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 据《水经注》记载,该地区在魏晋时期属于何郡。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虽然”郡”字单独出现的成语不多,但仍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固定表达:
-
跨州连郡:形容地域广阔,跨越多个行政区域
-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 例句:这家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跨州连郡,遍布全国。
-
郡国并行:特指汉代实行的郡制与分封制并行的行政制度
- 例句:汉代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也有诸侯国。
-
州郡相望:形容城市密集,行政区域相邻
- 例句:中原地区自古州郡相望,人口稠密。
-
郡县天下:指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 例句:秦始皇郡县天下,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古代行政制度或地理状况,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通过对”郡”字的全面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汉字的读写方法,更领略了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这个看似简单的字,实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政治智慧的缩影。下次当您遇到”郡”字时,相信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
县怎么读?一文掌握县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用法
本文介绍了县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县的含义。县为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域名称,古时隶属州、府、道,今为一级行政区划。县还可以指古代天子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此外,县还有其他含义如称量、衡量、悬挂等。本文还通过组词形式,对县的含义进行了拓展。例如:云林县、嘉义县等。县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画土分疆
文章介绍了“画土分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画土分疆指的是划分疆土、领土,如同在地图上描绘出各个行政区域或国家的边界,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领土划分,也比喻划分势力范围或权力范围。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演变为现代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文章还指出了画土分疆的近义词、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特别是在非政治语境下。
卢怎么读 5分钟掌握卢字正确发音笔顺及6大含义解析
卢字的拼音为lú,部首为⺊,详细解析卢有不同含义和用途。从字形结构来看,卢作为象形字表示饭器,同时也可以作为姓氏。此外,卢还通“庐”、“颅”,分别表示房屋和头盖骨的意思。卢也有黑色的含义。在网络语境中,卢指红米品牌总经理卢冰伟自创的单位,一卢等于10瓦。该词可以在描述手机充电功率等场景中使用。
区字怎么读 掌握qū和ōu两种读音及20个实用组词技巧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区”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等。其中,“区”字有多重含义,包括区域、地区、行政区划单位等。此外,“区”还有动词含义,表示隐匿、区别等。同时,“区”也可作为姓氏。本文还介绍了“区”在古代的一些用法,如区田、球场上的区域等。最后,本文提供了关于“区”字的出处和参考。本文深入解析了汉字“区”的读音、部首、笔画顺序及其多重含义。包括作为区域、地区的概念,以及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含义。此外,“区”字还具有动词用法,表示隐匿和区别等。“区”也可作为姓氏。文章还介绍了“区”字在古代的不同用法,如用于表示农作物播种的穴或沟,以及球场上的区域等。提供了该字的出处和参考,为读者全面了解“区”字提
掌握"州"字拼音zhōu的6个关键知识点与历史文化解析
这篇文章是关于汉字“州”的介绍和解析。文章详细描述了“州”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历史上,“州”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仍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等。此外,“州”也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州”在古代的其他含义,如户籍编制单位、周代国名等。本文介绍了汉字“州”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现在有的地方仍称“州”为行政区划单位,同时也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另外,“州”在古代还有其他的含义,如户籍编制单位和周代国名等。
掌握汉字"隶"的7个关键知识点 从正确读音到书法演变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隶”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内容包括其作为附属、被奴役的人的称谓,衙役的称呼,汉字形体的一种等。还提到隶书作为秦书八体之一,善于写隶书的人被称为隸絶。本文全面解析了汉字“隶”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斛"字读hú还是hù?揭秘古代量器斛的11笔写法、5斗容量及4个经典成语
本文介绍了斛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斛是一种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原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此外,斛也作为姓氏使用。同时,斛还可以用来比喻物之小,如斛舟指小船。
关于九鼎的诗词
关于九鼎的诗词(第1篇)关于九鼎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九鼎之歌》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九鼎之重,国之神器。铸于夏时,传世无穷。鼎中藏宝,天下归心。解析:此诗为古代歌颂九鼎的诗歌,描述了九鼎的重量和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九鼎是古代的传国重器,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至高无上。二、汉乐府《鼎足篇》作者:未知(汉代)原文:鼎足立三台,神明扬其威。四海归一统,万国仰清辉。解析:此诗借九鼎的象征意义,歌颂了国家统一和皇权的威严。鼎足立三台,暗指九鼎的稳固地位和其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三、杜甫《古柏行》作者:杜甫(唐代)原文:君看九峰连玉笋,屹立天外何巍巍。昔闻大禹铸鼎处,砥柱中流奠四方。古柏行宫今
丞怎么读 掌握chéng的正确发音和6笔书写顺序 了解丞相等官职的历史文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字“丞”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在古代,丞是帮助帝王或主要官员办事的官吏,具有辅佐和辅助的作用。同时,“丞”也有承接、秉承的含义。文章还介绍了“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官名职称。
掌握豆的拼音dòu和7笔正确写法 了解汉字豆的部首含义与组词大全
本文详细介绍了“豆”字的含义,包括植物学分类、日常用途及历史背景等方面。文中指出,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的一种,常见于木本和草本植物中,如紫檀、槐树等。此外,“豆”字也指代这些植物的种子,以及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同时,“豆”在古代还是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并作为容量和重量的单位。此外,还包括与“豆”字相关的词语,如扁豆、豆腐等。最后,“豆”也可作姓氏使用。本文内容全面,涵盖了“豆”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