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字“据”:从拼音到文化的深度解析
汉字“据”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文字,它既包含着占据、依据的强势意味,又暗藏着拮据、窘迫的生活状态。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这个多音多义的字。
拼音
“据”是一个多音字,拥有两种不同的读音:
- jù:这是“据”最常用的读音,表达占据、依据等含义
- jū:仅在“拮据”一词中使用,表示经济窘迫的状态
部首
“据”字的部首是“扌”(提手旁),这个部首揭示了“据”与手部动作的密切关联。提手旁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打”、“抓”、“握”等,“据”最初也是描述一种手部姿势——手靠着或支撑某物的状态。
笔顺
“据”字共有11画,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钩(亅)
- 提(㇀)
- 横折(𠃍)
- 横(一)
- 撇(丿)
- 横(一)
- 竖(丨)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掌握正确的笔顺不仅有助于书写流畅,更能理解汉字的结构美。
含义
“据”字含义丰富,根据读音不同而有所区别:
[ jù ]
- 占据:表示占有、获取,如“据为己有”
- 凭借;依靠:如“据点”、“据险固守”
- 按照;依据:如“据理力争”、“据实报告”
- 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如“凭据”、“证据”、“字据”
- 姓氏:作为姓氏使用
[ jū ]
仅用于“拮据”一词,形容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如“手头拮据”
详细解析
从字源学角度看,“据”字本义为“手靠着;靠着”。《说文解字》解释:“据,杖持也。”即手拄着拐杖的样子。战国策中有“冯几据杖”的记载,庄子也有“据轼低头”的描述,都是这一本义的体现。
随着语言发展,“据”字衍生出丰富含义:
-
依靠、凭借:
- “神必据我”(《左传》)
- “北据汉沔”(《三国志》)
这种用法强调以某物为依靠或基础
-
根据:
- “据于德”(《论语》)
-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
表示以某种标准或原则为依据
-
占有、占据:
- “乃入据陈”(《史记》)
-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表达对空间或资源的控制
- 证据、凭证:
如“字据”、“论据”,这是从具体动作到抽象概念的延伸
而读作“jū”时,仅用于“拮据”一词,形容经济困顿的状态,与“jù”音的强势含义形成有趣对比。
近义词
根据“据”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表示“占据”时:
- 占、霸、夺、抢
-
表示“依据”时:
- 依、凭、按、照
-
表示“证据”时:
- 证、凭、佐、凭
-
表示“拮据”时:
- 困、窘、贫、紧
反义词
同样依据不同含义:
-
表示“占据”时:
- 让、弃、失、退
-
表示“依据”时:
- 臆、猜、妄、断
-
表示“证据”时:
- 诬、谤、谗(这些是缺乏证据的行为)
-
表示“拮据”时:
- 裕、富、宽、阔
组词
“据”字能组成许多常用词语:
-
读jù:
- 占据、依据、根据、证据、据说、据点、据守、据理力争、据实以报、数据、凭据、收据、借据、论据、实据、考据
-
读jū:
- 拮据
造句
-
读jù:
- 他据理力争,终于为自己赢得了公平的待遇。
- 这份数据充分据了我们的观点。
- 将军命令士兵据守这个战略据点。
- 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妄下结论。
-
读jū:
- 最近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大家都感到手头拮据。
- 他生活拮据,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不轻易让步。
- 例句: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他据理力争,最终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
据为己有: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 例句:这本是公共财物,他却想据为己有。
-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著作作为论证的依据。
- 例句:他的演讲引经据典,显示出深厚的学识功底。
-
查无实据:经过调查,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据。
- 例句:虽然有人举报,但经调查查无实据,只能作罢。
-
真凭实据:确凿可信的证据。
- 例句:在真凭实据面前,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
-
据义履方:依据道义,遵循规矩(较生僻)。
- 例句:作为法官,他一生据义履方,深受人们尊敬。
“据”字从最初的手部动作,发展到表达占有、依据、证据等多种含义,体现了汉字强大的表意能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据理力争”的坚持,还是“拮据”时的窘迫,这个字都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体验。掌握“据”字的正确用法,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凭怎么读拼音píng 8画笔顺和5种含义详解
本文介绍了“凭”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靠着、倚靠、证据、表示凭借和根据等含义,并详细解析了其在句子中的用法。此外,“凭”字还可以作为姓使用,同时也有证书的含义,如凭据、凭证等。最后举例说明了“凭”字在古诗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有凭有据是什么意思
有凭有据的读音有凭有据的读音为:yǒu píng yǒu jù。有凭有据的含义“有凭有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有所依据,不是凭空捏造或无中生有的。其中,“凭”指的是依据、证据,“据”也是指证据、凭据。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做事或说话有真实可靠的证据或依据。有凭有据的典故“有凭有据”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是从字面意思和用法上来看,它可能是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在古代,人们往往用“有据可查”、“有凭为证”等说法来强调事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后来逐渐形成了“有凭有据”这个成语。有凭有据的近义词确凿无疑:指事情非常确实,没有任何疑问。有根有据:指事情有真实的依据和证据。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
掌握汉字"准"的10种用法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典故全面解析
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准”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不同用法和含义。作为动词时,表示准许、标准、依据等;作为名词时,表示测量水平的仪器、标准或法则等;作为形容词时,表示准确、平等。此外,“准”还有料想、打算、仿效、瞄准等意义。文章还包含了“准”的相关词语和例句,以及对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演变进行了简要介绍。
掌握"供"字的2种读音gōng和gòng 详解笔顺组词及用法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供”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作为动词的“供”表示陈设、祭祀、伺奉、从事某种职务等,以及作为名词的“供”表示供词、供品和提供某种条件等。文章还介绍了“供”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解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此外,“供”也可与“恭”通假,表示恭敬的含义。
捋字正确读法解析 2种发音区别与10笔笔顺详解
本文介绍了“捋”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有两种读音,分别为lǚ和luō。捋的含义包括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以及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文章还提供了该字的详细解析,包括捋的动词含义和用法示例。另外,还有不同语境下的捋的读音和含义介绍。
掮怎么读qián 掌握11笔写法与扛担近义词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掮”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意指用肩扛东西的行为,也可形容用肩扛走东西的情境或喻指相关行为。例如,“掮着行李到车站去”等。同时,“掮”在某些方言中还有特定的用法,如“掮鹰放鹞”等。
济怎么读 掌握多音字jì和jǐ的正确发音及9笔笔顺技巧
本文介绍了汉字“济”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详细含义。济可表示过河、救助、有益等含义,也可作姓氏。文章详细解析了济的不同用法,包括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探索“作”字的7种含义与正确拼音写法,掌握汉字文化精髓
根据您提供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本文详细解析了“作”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劳动、写作、假装、创造作品、发出声响等动词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作品和事情等含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作”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和演变,包括其作为助动词、名词的用法等。此外,“作”还可以表示振作、发生等动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作”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体现了汉字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掌握汉字"处"的2种读音5大含义 从笔顺到成语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处”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包括居住、跟别人一起生活或交往、置身在某地或某种情况等含义。同时,也涉及处置、办理、处罚等动词用法,以及作为姓、地方、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的名词用法。文章全面解析了该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汉字"干"的拼音、笔顺和10种常见用法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干”的详细解析,包括其部首、笔顺、含义等。文中提到,“干”的部首是干部,事物的主要或重要部分。具体含义包括:表示盾牌、姓氏等。此外,“干”还可以表示做某事、有能力、担任某种职位等。在文章中,“干”的不同含义和用法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干”的其他词性,如形容词、动词等,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句。总之,“干”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