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怎么读:深入解析这个医学用字
拼音
“痈”字的拼音是yōng,读作第一声,发音时声调平稳而有力,与”拥”、”庸”等字同音。这个发音在医学领域尤为重要,准确的读音有助于专业交流。
部首
“痈”字的部首是疒(nè),俗称”病字旁”。这个部首在汉字中通常与疾病、伤痛相关,如”病”、”疼”、”疗”等字都包含这个部首。疒部由”广”和”两点”组成,象征着病床和病痛,直观地表达了”痈”作为一种疾病的性质。
笔顺
“痈”字共有10笔,笔顺如下:
- 丶 (点)
- 一 (横)
- 丿 (撇)
- 丶 (点)
- ㇀ (提)
- 丿 (撇)
- 𠃌 (横折钩)
- 一 (横)
- 一 (横)
- 丨 (竖)
书写时要注意病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接着是撇、点和提,右边部分先写撇,然后横折钩,最后是三横一竖。这个字结构紧凑,左右比例协调,体现了汉字的美感。
含义
“痈”指的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这种病症常发生在背部或颈部,表现为局部红肿、硬块形成,表面出现许多脓疱,有时会形成筛状小孔。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并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危险并发症。
在古代医籍中,”痈”被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皮肤疾病,与”疽”并称,但”痈”通常指较浅表的化脓性感染。现代医学中,我们仍然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特定的皮肤感染症状。
详细解析
从字形上看,”痈”由”疒”(表示疾病)和”雍”(既表音又表义)组成。”雍”有阻塞、壅塞之意,形象地表现了这种病症的特征——局部气血壅滞、热毒积聚。
在古代文献中,”痈”已有明确记载。《后汉书·华佗传》中就有”佗以为肠痈”的记载,说明当时已能辨识不同类型的痈症。汉代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还提到:”鼻不知香臭曰痈”,展示了这个字在古代的另一种用法。
从医学角度分析,痈的形成通常经历几个阶段:
- 初期:局部红肿热痛
- 成脓期:中央坏死液化形成脓液
- 溃破期:脓液排出,形成溃疡
- 愈合期:肉芽组织生长,瘢痕形成
治疗痈症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手术切开引流。预防方面,保持皮肤清洁、增强免疫力是关键。
近义词
在医学领域,”痈”的近义词包括:
- 疽:比痈更深部的化脓性炎症
- 疖:比痈范围小的毛囊及周围组织感染
- 疮:泛指皮肤溃烂性疾病
- 脓肿:现代医学对局部化脓性病变的统称
这些词语都表示不同程度的皮肤化脓性病变,但在具体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上有所区别。
反义词
“痈”作为一种疾病状态,其反义词主要表示健康或痊愈的状态:
- 愈:伤口或疾病痊愈
- 康:身体健康无病
- 痊:病愈恢复健康
- 健:身体强健无病痛
这些字表达了与”痈”所代表的病痛相反的健康状态。
组词
“痈”可以组成多个医学术语和日常用词:
- 痈肿:指痈的肿胀状态
- 痈疽:泛指各种化脓性炎症
- 肠痈:古代对阑尾炎等肠道化脓性疾病的称呼
- 痈疮:大的毒疮
- 痈囊:痈肿的囊状结构
- 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这些词语大多与医学相关,体现了”痈”字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造句
- 他背部生了一个大痈,疼痛难忍,不得不去医院治疗。
- 中医认为,痈是由于热毒壅滞、气血不通所致。
- 不及时处理小的皮肤感染,可能会发展成痈。
- 华佗精于治疗各种痈疽之症,在《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 这个痈已经化脓,医生决定切开引流。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最著名的包含”痈”字的成语是:
养痈遗患:
- 释义: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纵容,结果造成更大祸害。字面意思是留着毒疮不医治,就会留下祸患。
-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
- 用法:多用于劝诫人们要及时解决问题,不要姑息养奸。
- 例句:对贪污腐败现象绝不能姑息,否则就是养痈遗患,后患无穷。
这个成语生动地借用医学上的”痈”来比喻社会问题,形象地说明了不及时处理小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通过以上全面的解析,我们对”痈”这个字有了深入的认识。从读音到书写,从医学含义到文化引申,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字,不仅有助于医学交流,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成语和文化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疽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中医术语疽的拼音部首笔顺及详细解析
本文介绍了“疽”的字形、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中医中的含义。疽指的是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文章详细解析了疽的形态,并指出疽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疽疣、疽食、疽肠和疽肿等。
疖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jiē的拼音笔顺与皮肤炎症防治
本文主要介绍了“疖”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疖是一种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局部化脓性炎症,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和背部。本文还详细解析了疖子的含义,并提到其作为名词疮疖及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等含义。
癣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癣字发音笔顺及5种常见癣病类型
本文介绍了癣的含义及详细解析。癣是一种由霉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会侵入皮肤、毛发和指(趾)甲,患处常发痒。分为白癣、黄癣等类型,有些症状与癣类似的皮肤病也称癣,如牛皮癣。此外,文中还提到了由真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特征,如环形脱色斑等。
关于病的诗词
关于病的诗词(第1篇)关于病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诗词以其深沉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下面,我将根据主题“关于病的诗词”,为您列举并解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一、诗词全文及作者《病中思友人》作者:白居易(唐)病来人事不关心,独坐闲窗听鸟音。身似浮云心似水,问君何处是归程。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思念友人的情感。诗人以浮云自喻,表达自己身心的飘渺与不安,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病中夜思》作者:苏轼(宋)卧榻床前愁思添,心如病柳满凋残。月光欲到千门尽,独自起身愁复安。解析:此诗写出了诗人在病中的夜晚对生活及身体的忧虑和愁
医学汉字"疝"的正确读音与8种常见疝气类型解析
本文介绍了疝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释了疝的含义为某一脏器通过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而隆起,可发生在头部、膈部、腹股沟等部位。同时,文章还引用了古籍对疝的解析和称呼,如疝瘕、疝气等。
痹怎么读 3分钟掌握bì的发音笔顺及中医痹症含义
本文介绍了“痹”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其在中医中的含义。中医所指“痹”是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同时,提供了“痹”字的形声构造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和解释。
疣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5个关键知识点帮你全面掌握疣的发音与含义
本文介绍了疣这种皮肤病,其病原体是乳头状瘤病毒。疣分为扁平疣和寻常疣两种,分别有不同的症状和表现。扁平疣是较多的绿豆大小丘疹,寻常疣则是表面粗糙的黄豆大小丘疹。疣多长在面部、头部或手背等处,不痛不痒。此外,文章还解释了疣的字义和用法,并引用了相关的古籍记载。
癰的拼音
文章介绍了“癰”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癰是一种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症状包括患处肿起、变硬,表面有脓疱和疼痛。详细解析了癰的含义及症状,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这一病症的全面了解。
癕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癕”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古义“痈”,这是一种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症状包括患处肿胀、变硬、表面出现脓疱和小孔,并伴有疼痛。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帮助读者了解这一病症的表现和相关知识。
读ct书读后感
《CT书》读后感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关于CT技术的书籍,收获颇丰。这本书详细介绍了CT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生动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仿佛置身于CT技术的世界之中。书中从CT技术的诞生开始讲起,让我了解到这一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接着,书中对CT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对这一复杂的医学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书中还通过几个具体的病例,展示了CT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优势。阅读这本书,让我深感到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人类不断面对疾病的挑战时,技术的进步往往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