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解读”望”的丰富内涵
拼音
“望”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wàng,属于第四声(去声)。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如同我们远眺时目光的坚定。在古汉语中,”望”的读音经历了演变,但现代汉语中统一为wàng的发音。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方某些方言中,可能会读作类似”mong”的音,但标准发音应以普通话为准。
部首
“望”字的部首是“王”部(也有归类为”月”部的说法)。这个部首揭示了”望”字与王者视野的关联——古代帝王常需高瞻远瞩,统领四方。在字典检索时,查找”王”部可以找到”望”字。有趣的是,”望”字中的”王”部位于下方,上方则是象征眼睛的”臣”字,整体构形象征着站在高处远眺的王者视野。
笔顺
“望”字共有11笔,笔顺如下:
- 丶(点)
- 一(横)
- 𠄌(竖提)
- 丿(撇)
- 𠃌(横折钩)
- 一(横)
- 一(横)
- 一(横)
- 一(横)
- 丨(竖)
- 一(横)
书写时,要注意先写左上方的”臣”部,再写下方的”王”部。特别是第六至第九笔的四个横画,长度应依次递增,形成稳定的基座感。正确的笔顺不仅使书写流畅,也能保证字形美观。
含义
“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 视觉动作: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这种用法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视觉行为。
- 社交行为:拜访、问候。”拜望师长”、”探望病人”。这里的”望”带有敬意和关怀。
- 心理期待:盼望、希望。”渴望成功”、”丰收在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社会评价:声誉、名望。”德高望重”、”一乡之望”。指人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 时间概念:农历每月十五日(望日)。”朔望”(朔指初一,望指十五)。这种用法源自古代对月相的观察。
- 负面情绪:怨恨。”怨望”表示不满情绪。
- 实物标志:酒望(古代酒店的招牌)。这是”望”字具体化的用法。
- 方向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表示动作的方向。
详细解析
“望”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象人站立),整体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增加了”月”字,表示观望的对象。这种构形生动体现了”远望”的本义。
从词性角度看,”望”既是动词(如”望远方”),也是名词(如”名望”),还可作介词(如”望前走”)。作为动词时,它不仅有”看”的具体动作,还衍生出”希望”、”拜访”等抽象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望”的用法丰富多彩: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这里的”望”强调踮脚远眺的动作。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这里的”望”表达急切期盼。
- “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望”指声誉威望。
“望”字还用于古代礼仪制度,如”望祭”——帝王对山川星辰的遥祭,体现了”望”的庄严性。在中医中,”望诊”是四诊之首,指医生观察患者气色的诊断方法。
近义词
根据不同含义,”望”的近义词包括:
-
看的意思:眺、瞻、观、瞧、视、瞰
- “眺”和”瞻”更强调向远处看
- “观”更强调仔细看
- “瞰”是从高处向下看
-
希望的意思:盼、期、冀、希、渴
- “盼”和”期”都表示期待
- “冀”更书面化
- “渴”如”渴望”,程度更深
-
拜访的意思:访、探、谒、顾
- “谒”更正式,用于拜见尊长
- “顾”如”光顾”,带有敬辞色彩
-
声誉的意思:誉、名、声、望
- “誉”和”声”更侧重名声本身
- “望”更强调因德行获得的尊敬
反义词
同样根据含义,”望”的反义词有:
- 看的意思:闭、瞑、盲(表示不看或不能看)
- 希望的意思:绝、弃、断(如”绝望”)
- 声誉的意思:辱、耻、臭(如”耻辱”、”臭名”)
- 时间概念:朔(农历初一,与”望”相对)
组词
“望”字能组成大量常用词语:
-
动词性词组:
- 望远(镜)、望风、望见、望诊、望月
- 望穿秋水、望而生畏、望尘莫及
-
名词性词组:
- 名望、威望、声望、众望、厚望
- 酒望、望日、望族、望板(建筑术语)
-
固定搭配:
- 望子成龙、望文生义、望梅止渴
- 大失所望、得陇望蜀、不负众望
造句
- 他站在山顶,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 中秋节望月是我们家的传统,全家人会一起赏月吃月饼。
- 这位老教授德高望重,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
- 农民伯伯看着金黄的麦田,脸上露出丰收在望的喜悦。
- 久旱望云霓,这场及时雨解救了干渴的庄稼。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曹操行军时,称前方有梅林,士兵闻而口生津液。
-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追赶不上。字面意思是只看见前面人马扬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
-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声望很大。多用来称颂老年人。
-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眼睛都要望穿了,极言期盼之切。
-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形容威严或可怕的样子。
-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或希望归向某人。形容威望很高。
-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足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 望穿秋水:形容对远方亲友的殷切盼望。秋水比喻眼睛。
-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望文生义:不了解词句的确切含义,只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解释。
“望”字从具体的视觉动作,延伸到心理期盼、社会声誉等多个维度,体现了汉语”一字多义”的丰富性。这个字不仅记录了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经验,也承载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他人评价的在意,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意蕴深长的文字符号。
你可能感兴趣
架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架”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它可以用作支承的东西,如书架、衣架等,也表示互相殴打、争吵。此外,“架”还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的量词,如一架飞机。它还可以表示超越、凌驾的含义。在古文中,“架”也有建造、支撑、搀扶、驾驶等动词含义。同时,“架”也可以作为鸟鸣声。这篇文章全面解析了“架”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眺怎么读 教你正确发音tiào并掌握11笔笔顺和远眺组词
本文介绍了汉字“眺”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包括眺望的动作以及相关的字义变化。眺表示远望的动作,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古文中应用的情况。此外,“眺”也可以作为名字使用,如“双眺凶睅”。
掌握裁的拼音cái和12笔写法 解析剪裁裁决等6大含义与成语用法
裁字的拼音为cái,部首为衣。裁字在文学艺术中常用于表示安排取舍,如别出心裁、唐诗别裁。此外,裁字还有衡量、判断的含义,如裁判、裁决。裁字也有控制、抑止的意思,如制裁、独裁。裁字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体制、成衣工等。同时,裁字还有通“才”的副词用法,表示刚刚等意思。本文对裁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裁剪、裁定、删除、削减等多方面的含义,以及其作为名词和副词的用法等。
堇怎么读 3种正确读音和组词造句方法一网打尽
本文介绍了汉字“堇”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该字有多种读音,包括jǐn、qīn和jìn。其部首为“一”和“艹”。在含义上,“堇”表示黏土,也可以作为涂抹的动词使用。此外,该字还有通假字“仅”、“墐”,并且在明代的文献中有记载。本文详细解析了该字的用法,包括组词等。
汉字"进"的7种含义解析:拼音jìn、部首辶、笔顺演变及近反义词大全
“进”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其部首为“辶”,笔顺包括横、横、撇等。作为动词,“进”表示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也可表示进入、奉献、奉献食物等含义。此外,“进”也可作形容词表示超过或推荐人才,表示增加、促进某事发展等。在名词用法中,“进”可以表示房屋层次、钱财收入等。此外,“进”还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用法,如表示尊重的客气话和立即派遣等。总之,“进”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样的汉字。
钤怎么读 3分钟掌握钤的正确读音笔顺和5个实用组词
本文介绍了汉字“钤”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有“图章”之意,可用于盖印,也有“管束、锁”的比喻意。同时,“钤”还有农具和官印的含义,以及通“权”的用法。
絮怎么读xù 12画糸部汉字解析与柳絮棉絮组词造句大全
本文介绍了絮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絮可指棉絮、像棉絮的东西,也可指衣服、被褥里铺的棉花、丝绵等。此外,絮还有说话啰嗦、因多次重复而厌烦的意思。文章对絮的不同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拂字怎么读 解析多音字拂的拼音fú和bì正确发音及书写笔顺
本文详细介绍了拂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包括拂作为动词的拂拭、掠过、甩动、抖动等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等。文章还提供了拂的组词,如拂泪、拂逆等,并对拂的不同含义进行了分类解析。
赵字拼音怎么写 赵的部首笔顺含义及10个常见成语解析
本文介绍了赵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作为周朝国名的含义,解析了赵字在周朝的历史地位。战国时期的赵国位于现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后被秦国所灭。此外,赵字还有快走等含义。
汉字"臾"的正确读音与8个文化知识点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臾”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含义。该字具有多种含义,包括与须臾相关的动词含义和形容词含义。“臾”也可以作为地名或肥沃土地的意思。此外,本文还通过《说文》和《集韵》等古籍的引用,详细解析了“臾”的字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