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一个承载千年智慧的多面汉字
汉字”相”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个看似简单的字,却蕴含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一同探寻”相”字的奥秘,感受它如何从古至今串联起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智慧。
拼音
“相”字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读音,如同它本身的多重含义一样引人入胜:
- xiāng:读作第一声,如”相互”、”相信”中的发音
- xiàng:读作第四声,如”相貌”、”宰相”中的发音
这两个读音各司其职,分别承载着不同的语义范畴。xiāng多表示相互关系或交互动作,而xiàng则多指外貌、官职或观察行为。这种”一字多音”现象在汉语中并不罕见,却为”相”字增添了独特的语言魅力。
部首
“相”字归属于木部,这看似与其常见含义无关,实则暗藏玄机。从字形演变来看,”相”由”目”(眼睛)和”木”(树木)组成,生动展现了”以目观木”的原始意象。这种构字方式体现了古人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的智慧:
- 左部为”目”:代表观察、审视的动作
- 右部为”木”:象征被观察的自然对象
木部的归属或许源于早期字形中”木”的显著位置,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观察与被观察关系。
笔顺
书写”相”字需遵循以下笔顺规则:
- 横(一)
- 竖(丨)
- 撇(丿)
- 捺(丶)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 横(一)
- 横(一)
或者用汉字描述:
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
这种笔顺不仅保证了字形美观,更体现了汉字书写的内在逻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外后内。每一笔画的起承转合,都如同”相”字本身所蕴含的关系网络,有序而和谐。
含义
“相”字堪称汉语中最富哲学意味的字之一,其含义之丰富令人叹服:
[ xiāng ]
- 互相:表示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相似”、”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
- 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
- 姓氏:作为中国较为罕见的姓氏之一
- 亲自观看:如”相亲”、”相中”等表示亲自审视的动作
[ xiàng ]
- 外貌特征:如”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
- 物体外观:如”月相”、”金相”
- 姿态举止: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 物理概念:如”相位”(物理学概念)、”相态”
- 观察判断:如”相马”(通过观察判断马匹优劣)
- 官职名称:如”宰相”、”丞相”、”傧相”
- 辅助功能:如”吉人天相”中的”相助”之意
这种含义的多样性,使”相”字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系哲学、观人术、政治制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钥匙。
详细解析
相 [xiāng]
作为副词,”相”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互动图景:
-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苏武《留别妻》) -
共同:
“鲁孟孙、叔孙、季孙相勠力劫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
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络绎相属。”(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作为表示一方对另一方动作的标志:
-
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同上)
“亲友如相问。”(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 [xiàng]
作为动词,”相”展现了古人观察世界的智慧:
-
察看;仔细看:
“相,省视也。”(《说文》)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
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伊尹相汤伐桀。”(《汤誓》)
作为名词,”相”记录了古代政治制度与自然认知:
-
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官职:
“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
物理概念:
如”两相流”、”月相”等现代科学术语中的用法
近义词
根据”相”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表示”互相”时:互、交、共
- 表示”外貌”时:貌、容、颜、形
- 表示”观察”时:看、观、察、视
- 表示”辅助”时:助、辅、佐、帮
- 表示”宰相”时:丞、宰、辅臣
反义词
同样,”相”的反义词也随语境变化:
- 表示”互相”时:独、单、自
- 表示”相同”时:异、反
- 表示”辅助”时:主、抗
组词
“相”字构词能力极强,以下是一些常见组词:
-
读xiāng时:
- 相互、相信、相见、相识、相逢、相处、相知、相像、相思、相配、相称、相当、相对、相反、相仿、相随、相依、相拥、相恋、相爱
-
读xiàng时:
- 相貌、相片、相册、相术、相面、相机、宰相、丞相、傧相、月相、金相、福相、苦相、亮相、本相、真相、假相、星相、手相、属相
造句
让我们通过例句感受”相”字在实际使用中的魅力:
-
xiāng的用法:
- 这对双胞胎长得极为相像,连他们的父母有时都会认错。
- 经过多年的相处,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 老师相劝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
xiàng的用法:
- 他的相貌堂堂,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以智慧著称。
- 今晚的月相是上弦月,夜空显得格外美丽。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相”字在成语中展现出惊人的表现力,以下是一些经典例子:
-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 吉人天相:指好人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 真相大白:真实的情况完全显露出来。
-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更承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智慧结晶。从”相”字的多重身份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华文化对关系、外貌、官职等多个维度的深刻思考,这个字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又一扇门。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用湖畔诗词描绘水光潋滟与心灵栖居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游湖畔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的诗人创作的作品。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湖畔的美景与心境,如春日的宁静与美丽、夏日的生机与活力、秋日的静谧与清幽以及游湖时的孤独与感慨等。文章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带领读者领略湖畔的诗意与画意,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深意。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
掌握"看"的2种读音9笔顺 详解汉字看的拼音含义组词与成语用法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看”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汉语中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观察并加以判断,访问,对待,诊治,照料等多种动作和行为。此外,“看”还可以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的意思。同时,“看”也有守护、看押、监视等含义。全文内容全面,详细解读了“看”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辅牙相倚
辅牙相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ǔ yá xiāng yǐ。其含义是形容事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关系。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军事战争中的资源支持情况,也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支持和帮助。辅牙相倚的近义词包括唇齿相依、互相扶持和相辅相成等。反义词则为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和独立自主等。使用辅牙相倚的例句广泛,包括团队工作、家庭关系、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然而,需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如用词不当、混淆概念、使用不当语气和搭配不当等。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关系。
汉字"毗"的正确读音与9笔写法解析 毗邻含义及组词造句全指南
本文介绍了汉字“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析了“毗”在古文中的含义。它可表示“毗连”,即相邻;也有辅助、增益等含义。同时,“毗”也可指代春秋时鲁国的城邑名。整体而言,“毗”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是汉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览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览”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作为动词和名词的含义。作为动词,“览”表示观看、观赏、考察等意思;作为名词,它也可以指代景色、州名以及姓氏。文章详细解析了“览”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辅车唇齿
本文介绍了成语“辅车唇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思想。辅车唇齿的近义词有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等,反义词有各自为政、势不两立、孤掌难鸣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辅车唇齿在实际应用中的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掌握"换"字的5大核心知识:拼音huàn、部首笔顺、含义解析、组词造句与成语应用
本文介绍了汉字“换”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该字表示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如交換、调換等。此外,“换”也表示变换、更换,如换车、换人、换衣服等。本文还提供了该字的出处和用法示例。
官官相卫
“官官相卫”是一个成语,意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维护,不公正处理事务,甚至掩盖真相,反映权力机构内部的腐败和不公。其源于《史记》及明朝时期的典故。文章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如朋党比周、狼狈为奸等,反义词如公正无私、秉公执法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官官相卫”在政治斗争、案件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官官相卫”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成语的贬义色彩和含义的严重性。
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一个古老成语,意为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回馈。其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处和互利共赢。典故中,古代的君王和贵族通过赠送礼物、宴请等方式维护关系。在商业合作、友谊、节日、社交场合、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应遵循此原则,建立良好关系。但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单边付出、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误解为单向索取关系等。正确的“礼尚往来”应是双向的、实质性的、包含尊重与互惠的交往方式。
掌握汉字“量”的2种读音和12种用法 从拼音到成语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量”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测量物体体积的器物、表示数量、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哲学范畴的概念,以及作为动词的估量、料想等意义。文章还通过大量例句详细阐述了“量”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量度容量、衡量气量、量才任职等。同时,文章也解释了“量”的通假字含义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