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怎么读:一个承载历史的地名用字
拼音
“莒”的普通话读音为jǔ,第三声。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如同敲击编钟发出的清脆声响,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回响。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初次见到这个字容易误读为”lǚ”或”jū”,正确发音应当注意上声的转折。
部首
“莒”字的部首是“艹”(草字头),表明这个字最初与植物有关。草字头如同两片嫩绿的叶子,覆盖在字的上方,暗示着”莒”字最初可能描述的是一种植物特性。在字典中查找这个字时,我们可以在”艹”部找到它。
笔顺
“莒”字共有9画,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丨)
- 竖(丨)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 竖(丨)
- 横折(𠃍)
- 横(一)
书写时,先写草字头,再写下面的”吕”部。整个字结构上窄下宽,草字头轻盈飘逸,下面的”吕”部稳重端庄,组合在一起显得和谐美观。
含义
“莒”主要有两层含义:
- 地名:指山东省的莒县,这个古老的地名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
- 历史国名:指周代诸侯国莒国,存在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431年,后被楚国所灭。
这个字如同一个时空胶囊,封存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记忆。当我们在现代地图上看到”莒县”时,实际上是在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对话。
详细解析
从文字学角度看,”莒”字具有丰富的内涵:
- 植物本义:在古代,”莒”曾指一种芋属植物,说明最初可能是为某种植物造的字。
- 历史演变:作为国名,”莒”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莒国虽是小国,但在《左传》等史籍中多次出现,曾为齐国附庸,后为楚国所灭。
- 地理标识:今天的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日照市管辖,是山东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千年古县”之称。
- 货币文化:历史上还出现过”莒刀”,是古代齐国的一种钱币,因在莒邑铸造且形如刀而得名,反映了当时的货币文化。
近义词
严格来说,”莒”作为专有名词没有完全等同的近义词。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考虑:
- 莒国:当强调历史国家时
- 莒县:当指代现代地名时
- 古邑:当泛指古代城邑时
反义词
作为专有名词,”莒”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如果从地理概念出发,可以考虑:
- 非莒地区:指莒国或莒县以外的地区
- 现代都市:与古老莒邑形成对比
组词
“莒”字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 莒县(山东省县级行政区)
- 莒国(周代诸侯国)
- 莒文化(指莒地历史文化)
- 莒刀(古代货币)
- 莒南(莒县南部或莒南县)
造句
- 我们暑假计划去莒县旅游,参观那里的古城遗址。
- 春秋时期,莒国虽小,却在诸侯争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这件出土的莒刀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货币的珍贵实物。
- 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 考古学家在莒地发现了大量周代青铜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莒”作为特定地名和古国名,没有固定成语。但在历史典故中,有”勿忘在莒”的典故,出自《管子》,讲述齐桓公逃亡莒国后不忘艰难岁月,引申为不忘本、不忘艰苦岁月的意思。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已成为常用的典故表达。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莒”虽然不是一个常用字,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字形到发音,从古代国家到现代县城,这个字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扇窗。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齐桓公的诗词
本文研究了关于齐桓公的多篇描写诗词。这些诗词中,既有对其雄才大略和威武气势的直接赞美,也有通过历史背景间接描绘其形象的作品。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以其贤明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形象和功绩被历史所铭记,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通过对齐桓公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以及古代历史人物的风貌和贡献。齐桓公的形象和功绩将永远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宝贵财富,他的精神和价值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关于九鼎的诗词
关于九鼎的诗词(第1篇)关于九鼎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九鼎之歌》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九鼎之重,国之神器。铸于夏时,传世无穷。鼎中藏宝,天下归心。解析:此诗为古代歌颂九鼎的诗歌,描述了九鼎的重量和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九鼎是古代的传国重器,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至高无上。二、汉乐府《鼎足篇》作者:未知(汉代)原文:鼎足立三台,神明扬其威。四海归一统,万国仰清辉。解析:此诗借九鼎的象征意义,歌颂了国家统一和皇权的威严。鼎足立三台,暗指九鼎的稳固地位和其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三、杜甫《古柏行》作者:杜甫(唐代)原文:君看九峰连玉笋,屹立天外何巍巍。昔闻大禹铸鼎处,砥柱中流奠四方。古柏行宫今
中国古典诗词中10种常见植物意象解析 探寻咏梅咏菊诗词背后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寄托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植物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古诗词中描写植物的经典之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植物的美和生命力。文章还解析了诗词中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介绍了作者朝代和背景。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美和生命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并学会珍惜身边的植物资源。
描写夫子庙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夫子庙的诗词,展示了多首不重复的古诗词及其作者、朝代和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现了夫子庙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庄重氛围以及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价值。通过对夫子庙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发扬的颂歌。希望这些诗词能够为读者带来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5分钟掌握"芮"字正确读音与7大历史含义 从姓氏到古国名全面解析
本文介绍了芮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芮字从艸部首,形声字,本义为草初生的样子。还有表示细小柔软的含义,如草生貌、柔软温暖之物等。此外,芮也是古代国名和姓氏之一。本文还对芮的字义进行了分类阐述,包括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
郜字怎么读gào 揭秘这个古老姓氏的9画书写与周朝历史渊源
本文介绍了汉字“郜”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该字读音gào,部首为阝,笔顺包括撇、横、竖等。郜的含义主要是作为姓氏,并古国名郜,周文王子所封之地,位于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但春秋时已被宋所灭。
描写齐国的诗词
本文列举了多篇关于描写齐国历史文化的古诗词及其赏析,展示了齐国在古诗词中的繁荣景象和文化底蕴。这些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描绘了齐国的景色、历史和文化,体现了古代人民对齐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齐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内涵和价值在古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传承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古诗词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永远铭刻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关于周公的诗词
关于周公的诗词(第1篇)关于周公的诗词及其解读一、诗词列表周公辅成王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周公辅成王,摄政有贤良。天下归仁义,四海颂德光。解析:此诗赞颂了周公辅佐成王,摄政期间的贤良之举,使天下归仁义,四海皆颂其德。诗经·周南·汉广作者:佚名朝代:先秦江之永矣,氾及汉广。岂敢以周公之德而忘其家?解析:此诗描述了江水永流不息,广及汉水,也强调了不能因周公的恩德而忘却家庭之恩。周公梦鱼歌作者:王贞白朝代:明白露忽觉海天阔,乘风何喜凌风轻。浮生馀梦三千顷,难系鱼头三寸灵。周公梦鱼犹未觉,鹄鸟飞来绕画屏。莫言此梦无凭据,世上功名半梦成。解析:此诗以周公梦鱼为引子,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功名的追
薛字怎么读 16画笔顺详解与姓氏植物历史解析
本文介绍了薛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薛字在周朝时期为国名,位于山东滕州一带。此外,薛字也指代一种草本植物“赖蒿”,并用于地名和姓。详细解析了薛字的由来、含义及其相关词汇。
关于女贞的诗词
关于女贞的诗词(第1篇)关于女贞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女贞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仍然在诗人的笔下留下了不少痕迹。以下是根据“关于女贞的诗词”这一主题,搜集到的一些古诗词,包括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女贞花开诗词原文女贞花发春欲暮,雨余红妆映碧树。风拂枝头香满园,清芬四溢入诗书。作者及朝代此诗作者不详,约在唐代或宋代。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女贞花在春暮时节的盛开景象。雨后的女贞花,红妆映衬在碧绿的树丛中,风拂过枝头,散发出清新的芬芳,这芬芳不仅沁人心脾,也融入了诗人的笔墨之中。二、女贞与佳人诗词原文佳人倚窗望女贞,翠色如烟映玉颜。岁月匆匆花易老,唯留清香在人间。作者及朝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