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秘:”却”字的全面解析
拼音
“却”的标准普通话拼音是què,属于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先强后弱,如同我们坚定拒绝某事时的语气。这个发音短促有力,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却”字本身所包含的”拒绝”、”退让”的含义。
部首
“却”字的部首是卩(jié),这个部首在古代象形文字中描绘的是人跪坐时膝盖弯曲的形状,因此与腿脚活动相关。卩部汉字多与人的行为动作有关,这也解释了”却”字最初表示”退却”、”后退”的含义来源。有趣的是,现代汉语中卩部字并不多见,”却”字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
笔顺
掌握”却”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十分重要,其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丨)
- 横(一)
- 撇折(𠃋)
- 点(丶)
- 横折钩(𠃌)
- 竖(丨)
书写时要注意第三笔横画不宜过长,撇折要流畅自然,最后的竖画要挺拔有力。整个字结构左高右低,卩部略微下沉,形成平衡美感。
含义
“却”字在汉语中承载着丰富多样的含义:
- 后退动作:如”退却”、”却步”,表示身体或心理上的退缩。
- 使退却:如”却敌”,意为使敌人撤退。
- 拒绝推辞:如”推却”、”却之不恭”,表示不接受或婉拒。
- 去除消失:如”忘却”、”冷却”,表示某种状态的改变或终止。
- 姓氏:作为较少见的姓氏使用。
- 转折语气:在句子中表示轻微的转折,比”但是”语气更委婉,如”虽短却有力”。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看,”却”最初写作”卻”,由”谷”和”卩”组成,表示腿部屈曲后退的动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节欲也”,即克制欲望而退让。
作为动词,”却”经历了丰富的语义发展:
- 本义:描述身体后退的动作(”持璧却立”)
- 引申义:表示拒绝(”盛情难却”)、去除(”忘却烦恼”)
- 抽象化:表达心理上的退缩(”望而却步”)
作为连词,”却”在唐宋时期开始表示转折关系,这种用法至今活跃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值得注意的是,”却”作为副词时,可以表示”再”、”还”、”才”等时间概念(”却看妻子愁何在”),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近义词
根据”却”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后退义:退、缩、撤
- 拒绝义:拒、推、辞
- 去除义:失、掉、去
- 转折义:但、可、倒
其中”但”与”却”在表示转折时最为接近,但”却”的语气更为含蓄内敛。
反义词
与”却”相对的反义词包括:
- 前进义:进、攻
- 接受义:受、纳
- 保留义:留、存
- 顺承义:且、并
如”进攻”对应”退却”,”接受”对应”推却”,这些反义关系体现了汉语表达的辩证思维。
组词
“却”字参与构成的常用词语有:
- 退却
- 推却
- 忘却
- 冷却
- 却步
- 却敌
- 失却
- 抛却
- 了却
- 谢却
这些词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每个组合都体现了”却”字不同侧面的含义。
造句
让我们通过例句来感受”却”字的实际用法:
- 他本想拒绝这份礼物,却之不恭,最后还是收下了。
-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痛苦的记忆渐渐冷却、忘却了。
-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要勇往直前。
- 这篇文章篇幅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
- 他再三推却了朋友的邀请,独自在家看书。
- 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工程师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汉语中含有”却”字的成语虽然不多,但都十分精妙:
- 却之不恭:指拒绝别人的盛情邀请或馈赠显得不礼貌。
- 望而却步:形容遇到危险或困难时退缩不前的样子。
- 盛情难却:深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 闭关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形容隐居不与外界往来。
这些成语凝练地体现了”却”字的核心含义,在表达拒绝、退缩等概念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却”字的全方位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常用汉字的写法和用法,更领略了汉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个看似简单的字,承载着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和进退有度的处世哲学。
你可能感兴趣
汉字“否”的拼音、笔顺与用法详解 掌握多音字正确发音与书写技巧
本文介绍了汉字“否”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表示不同意或不是的意思,也可用于构成疑问句。“否”还具有贬斥、变坏、困厄等含义,以及作为病名的用法。本文详细解析了“否”的各种含义和用法。
掌握“折”字的3种读音、12种含义及实用组词造句技巧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折”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等。折字可以用于描述长条形物体的断裂、亏损、折断等,也可以表示弯曲、回转、改变方向等。此外,折字还有抵换、买卖货物时减价、折叠等含义。在汉字中,折字有曲折的笔画。此外,折也作为一个姓氏存在。最后,文章还介绍了折在戏曲中的含义,以及作为姓名的用法。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折”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拼音、部首、笔顺、作为动词和名词的用法等。此外,“折”字还用于描述长条形物体的断裂、亏损等,也可以表示弯曲、回转等。在汉字中,折字有曲折的笔画。折也作为一个姓氏存在。在戏曲中,折表示剧本中的一个段落。
掌握汉字"吃"的6种含义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用法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吃”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其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把食物放到嘴里咽下去、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吸收液体、消灭敌人、承受禁受、受批评、耗费力气等。同时也探讨了“吃”字的来源和演变,包括口吃、吃东西、饮喝、吸收、被动等含义。文章内容丰富,全面解析了“吃”字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汉字"抑"的7种用法 从读音笔顺到成语解析
本文介绍了“抑”的拼音、部首、笔顺和含义,包括向下按、压制、表示选择、表示转折和表示递进等含义。同时,也详细解析了“抑”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抑勒、抑情等。最后还列出了几个例子来解释其用法。本文介绍了汉字“抑”的拼音、部首、笔顺和多种含义,包括压制、选择、转折和递进等。文章详细解析了“抑”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掌握汉字"也"的10种用法 从拼音yě到笔顺部首全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也”的用法和含义。包括表示判断、疑问、句中的停顿等语气,表示同样、强调等含义。文章还详细解析了“也”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转折、让步、选择等。同时,“也”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有所阐述。总之,本文全面介绍了汉字“也”的用法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汉字。
汉字"践"的拼音、部首、笔顺详解及12个常见组词例句
---本文详细解释了汉字“践”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作为动词、名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包括踩踏、实行、履行等动词含义,以及登上、承袭等名词用法。还介绍了该字的出处和经典用法,如《礼记》《孟子》《孙子兵法》等古籍中的用例。"践"字含义丰富,用法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那"的3种读音与7大用法解析 从拼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面掌握
本文介绍了汉字“那”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具有多种含义,可以作为代词,表示“那样”、“某个人”等;也可以作为连词,与“如果”、“若是”等词相对应,表示应有的结果或做出判断。此外,“那”还可以和“一”组合成合音,表示数量。本文还提供了“那”在姓氏中的使用。
掌握"了"字的2种读音和10种用法 汉字"了"的拼音笔顺与组词全解析
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了”字的含义和用法。这个字可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也可以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此外,“了”还有其他含义,如表示完毕、结束,和“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以及表示明白、懂得等。文章全面介绍了“了”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捺怎么读 3分钟掌握nà的发音笔顺和多重含义
本文介绍了汉字笔画“捺”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捺是一种向右斜下的汉字笔画,近末端微有波折。文中详细阐述了捺作为动词和名词的用法,包括用手重按、抑制、忍耐以及汉字笔画等含义。此外,还介绍了捺在古时的称呼“磔”以及现代人对捺的常见用法。
汉字“咯”的4种正确读音与用法解析 从拟声词到医学术语全掌握
本文介绍了“咯”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咯作为拟声词,常用于形容某些声音,如“咯咯”、“咯噔”、“咯吱”等。此外,咯也可用于表示咳嗽的动作,如“咯痰”、“咯血”。同时,咯还可用作助词,相当于“了(le)”。本文还提供了更多与咯相关的词汇,如吡咯、咯唠、咯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