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解读“定”字的丰富内涵
汉字“定”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关于稳定、确定与安定的深刻哲学思考,它不仅是语言符号,更是民族心理的投射。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这个内涵丰富的汉字。
拼音
“定”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dìng,是一个去声字,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快速下降,仿佛象征着事物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这个四声发音短促有力,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定”字所包含的决断与确定之意。
部首
“定”字的部首是“宀”(mián),俗称“宝盖头”。这个部首形似房屋的屋顶,象征着“家”的概念。在“定”字中,“宀”暗示了安定、居所的含义,与“正”组合起来,表示“在家中端正”,引申为安定、稳定的意思。汉字中许多与居住、安定相关的字都带有“宀”部,如“安”、“宅”、“室”等。
笔顺
“定”字共有8画,笔顺如下:
- 丶(点)
- 丶(点)
- ㇇(横撇/横钩)
- 一(横)
- 丨(竖)
- 一(横)
- 丿(撇)
- ㇏(捺)
正确的笔顺书写为:先写顶部的“宀”部,再写下面的“正”部。这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体现了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每一笔的力度和方向都影响着字体的美观,正如“定”字所传达的,每一笔都需“确定”到位。
含义
“定”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而多层次的含义:
- 平静与稳定:如“立定”、“坐定”、“心神不定”,描述一种安稳的状态。
- 固定与使固定:如“定影”、“定睛”,表示使某物不再移动。
- 决定与确定:如“商定”、“定计划”,指做出明确的决定。
- 已确定且不改变:如“定理”、“定论”、“定局”,表示不可更改的结论或状态。
- 规定的:如“定量”、“定时”、“定期”,指预先设定的标准或时间。
- 约定:如“定酒席”,表示预先安排。
- 必定:如“定可取得胜利”,表示肯定的判断。
- 姓氏:作为姓氏使用。
这些含义共同构成了“定”字丰富的语义网络,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状态到心理状态,从个人行为到社会规范,无不体现着“定”的核心概念。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看,“定”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宀”和“正”组成,属于会意兼形声字。“宀”表示房屋,“正”既表音也表义,表示端正、不偏斜。两者结合,本义是“在家中端正”,引申为安定、安稳的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定”字的应用极为广泛。《说文解字》解释:“定,安也。”《诗经》中有“靡所定处”,《礼记》有“昏定而晨省”,都使用了“定”的安定之义。随着语言发展,“定”字逐渐衍生出决定、固定、规定等多种含义。
从词性角度看,“定”可以作为形容词、动词和副词使用。作为形容词时,描述一种稳定的状态;作为动词时,表示使某物稳定或做出决定的过程;作为副词时,则表示肯定的判断。
心理学视角下,“定”反映了人类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基本需求。从“心神不定”到“镇定自若”,描述了心理状态的变化;“定计划”、“定目标”则体现了人类试图通过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近义词
根据“定”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表示“安定”:稳、安、静、宁
- 表示“固定”:固、牢、粘、附
- 表示“决定”:确、决、判、断
- 表示“必定”:必、肯、准、一
这些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可以与“定”互换使用,但各自带有不同的语义侧重和感情色彩。
反义词
同样,“定”的反义词也随含义变化:
- 表示“安定”:乱、动、荡、摇
- 表示“固定”:移、变、流、动
- 表示“决定”:疑、犹、豫、踌
- 表示“必定”:或、许、未、难
这些反义词与“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关系,共同构成了汉语表达中的辩证体系。
组词
“定”字构词能力极强,可以组成大量常用词语:
- 表示状态:稳定、固定、镇定、平定
- 表示动作:决定、确定、规定、约定
- 表示结果:定理、定论、定义、定局
- 表示时间:定时、定期、定日、定更
- 表示数量:定量、定额、定员、定价
- 其他组合:定单、定做、定睛、定神
这些词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体现了“定”字极强的语言生命力。
造句
“定”字在句子中的应用示例:
- 表示安定:经过多年漂泊,他终于在异国他乡定下了心。
- 表示固定:摄影师按下快门,将这一美好瞬间永远定格。
- 表示决定:公司高层开会定下了明年的发展策略。
- 表示必定:凭借他的实力,定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表示约定:我们定好了周末一起去郊游。
这些句子展示了“定”字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汉语中含有“定”字的成语数量众多,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惊魂未定:形容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 命中注定:迷信认为人的命运是预先决定的。
- 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认定或形成的。
- 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
这些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既传承了古代智慧,又丰富了现代表达。
通过对“定”字的多角度解析,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个汉字,更触摸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稳定、崇尚确定的价值取向。从个人心性的修养到社会秩序的建立,“定”字所蕴含的理念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汉字"居"的5大要点:拼音jū、笔顺、部首解析与10个实用成语
本文提供了“居”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包括住的含义,如居民、分居等;也表示住的地方或住所,如迁居、民居等。此外,“居”还表示位置、当任、积蓄、停留等含义。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居的象形意义,以及在不同文献中的用法和实例。此外,“居”还可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
汉字"贾"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揭秘多音字背后的姓氏文化与商业密码
本文主要介绍了贾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贾字既可作姓氏,又可指商人,还可表示做买卖、招引灾祸等含义。文章详细阐述了贾字的多重含义及其历史背景,如古国名、鸟的名字以及官名等。
站怎么读 掌握zhàn的正确发音和10个实用组词技巧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站”的拼音、部首、笔顺等相关信息,同时阐述了其多种含义及用法。包括站立、停留、为乘客或货物装卸设立的停车场所,以及为某种业务设立的机构等。此外,还介绍了其在古代驿站中的使用及蒙古语音译的相关知识。摘要内容全面且简洁,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汉字“站”的相关知识。
掌握塑的拼音sù写法笔顺与含义 全面解析塑字组词造句及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塑”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塑”字的含义。它可以用石膏或泥土等材质制成人物等形象,也可以指塑料。文章还引用了古代文献中的例子来解释“塑”字的不同用法,如塑像、泥塑、面塑等。此外,“塑”字还有垒砌的含义。
汉字"坞"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wù字的7笔写法与3大文化含义
坞字拼音为wù,部首为土。其含义包括防卫用的小堡、地势四周高而中间凹的地方,以及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建船只的场所。文章详细解析了坞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山坞、船坞等。此外,还介绍了坞的笔顺及部首结构等相关内容。
诃字怎么读?掌握诃的正确发音、笔顺与5大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诃”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同“呵2”(hē),也可作姓氏。诃指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果实像橄榄,可入药。分布于中国云南、广东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又称藏青果。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含有“诃”字的词语,如诃短、诃逐等。
侗怎么读:一文掌握侗字的读音、含义、笔顺及相关知识
本文介绍了汉字“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有多重含义,包括侗族、一致、共同工作或学习的人等。此外,“侗”也指幼稚无知或长大直侗的样子。文章还介绍了该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如《庄子》《论语》《史记》等。最后,文章提到该字与“僮”相通,指幼童或未成年的男性。
绑的拼音bǎng怎么读 9笔正确写法与组词造句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绑”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即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的动作。同时,也介绍了“绑”的出处和用法,如绑扎所、绑缚、绑票等。
掌握汉字"处"的2种读音5大含义 从笔顺到成语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处”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包括居住、跟别人一起生活或交往、置身在某地或某种情况等含义。同时,也涉及处置、办理、处罚等动词用法,以及作为姓、地方、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的名词用法。文章全面解析了该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掌握汉字“悖”的正确读音bèi、笔顺、含义及组词技巧
本文介绍了汉字“悖”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多种含义,包括相反、违背、错误、迷惑、糊涂等。文章详细解析了该字的用法和含义,如并行不悖、悖言、悖暴等。此外,还探讨了该字的字形演变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