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怎么读:一字一韵探幽香
拼音
“馨”字的普通话读音为xīn,与”新”、”心”同音,属于阴平声调(第一声)。这个发音清脆悦耳,如同轻敲玉磬时发出的清越声响,与字义中”芳香远播”的意境相得益彰。
部首
“馨”字的部首是“香”,位于字的下部。这个部首直接揭示了”馨”与香气、芬芳的本质联系。在汉字中,”香”部多与气味、芳香相关,如”馥”、”芳”、”芬”等字,都承载着美好的嗅觉意象。
笔顺
“馨”字共有20画,笔顺如下:
- 横
- 竖
- 横
- 横折
- 竖
- 横
- 撇
- 撇
- 横折折/横折弯
- 横撇/横钩
- 点
- 撇
- 横
- 竖
- 撇
- 捺
- 竖
- 横折
- 横
- 横
书写时要注意上部”殸”与下部”香”的比例协调,整个字结构复杂但富有韵律美,如同香气层层递进,逐渐扩散。
含义
“馨”的本义是指散布很远的香气,特指那种能够穿越空间、持久不散的芬芳。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花草的香气,如”如兰之馨”,也用来比喻美好的德行和声誉。
详细解析
“馨”字由”殸”(古”磬”字)和”香”组成,形声兼会意。”殸”表示声音远扬,”香”表示气味芬芳,合起来就是”香气远播”的意思。
在古代典籍中,”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说文解字》解释:”馨,香之远闻者也。”
- 《国语·周语》记载:”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将道德的美好比作香气。
- 刘禹锡《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名句,更是将”馨”提升到了精神境界的高度。
“馨”不仅指物质的香气,更常用来形容抽象的美好品质,如美德、声誉等。如《尚书》所言:”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强调真正的馨香不是食物的香气,而是光明的德行。
近义词
- 芳:泛指花草的香气,如”芳草”、”芬芳”。
- 馥:形容浓烈的香气,如”馥郁”。
- 香:一般意义上的好闻气味。
- 芬:细微的香气,如”清芬”。
这些字都可表示香气,但”馨”更强调香气的远播性和持久性。
反义词
- 臭:难闻的气味。
- 腐:腐败变质的气味。
- 腥:鱼、血等的难闻气味。
这些字表示与”馨”相反的嗅觉体验。
组词
- 馨香:芳香;比喻德行的美好
- 芳馨:芳香
- 清馨:清淡的香气
- 馨逸:香气飘逸
- 宁馨:如此美好(古语)
- 德馨:德行美好
造句
- 春日里,满园的丁香散发着阵阵馨香,令人心旷神怡。
-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德馨远播,深受学生爱戴。
- 打开檀木盒子,一股清馨淡雅的香气扑面而来。
- 兰花不以艳色取胜,而以芳馨动人。
- 这座百年老校有着馨逸的文化气息。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明德惟馨:出自《尚书》,意为真正能够散发芳香的只有光明的德行。
-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艺都非常美好,广为传颂。
- 馨香祷祝:本指虔诚地焚香祈祷,后比喻真诚地期望。
“馨”字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嗅觉的愉悦延伸到道德的崇高,体现了汉语”通感”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形容一株兰花的芬芳,还是赞美一个人的德行,”馨”都能准确传达那种超越时空的美好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杏花的诗词
关于杏花的诗词(第1篇)关于杏花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众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杏花的诗词,以及它们的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诗词全文春日杏花白唐·吴师道“东风作轻寒,剪剪花为伴。清香迎客至,细雨湿杏瓣。似此多佳色,笑我老何叹。开帘入翠色,顿觉心情畅。”杏花天影宋·史达祖“剪画春裙儿半卷,风度绿窗前。似梦初觉酒初醒,恰似梨花带雨眠。一夜风过万树开,香气四溢溢满园。”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杏花微雨后,春色倍分明。”二、作者及朝代《春日杏花白》的作者是元朝的吴师道
描写木瓜花的诗词
这些诗词描绘了木瓜花的美丽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木瓜花的独特魅力,如它的洁白如雪的花瓣、馥郁的香气以及优雅的风姿。这些诗词也传达了人们内心的纯净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木瓜花也被赋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诗意,让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在欣赏木瓜花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让心灵得到成长。这些诗词展示了木瓜花的美妙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描写桂花的诗词名句
这些诗词名句展现了桂花的美丽、芬芳和文化内涵,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描绘了桂花的各种情感和寓意。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桂花的自然之美,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情感和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这些摘要能够帮助您了解文章内容,引发读者对桂花及其文化内涵的兴趣。本文整理了关于描写桂花的诗词名句,包括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美景,以及与情感交融、文化寓意的相关诗句。通过不同作者、朝代的诗词,展现了桂花的独特魅力和美好寓意。文章还介绍了桂花在古代文化中的丰富寓意和象征意义,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带您领略到古人笔下的桂花情韵,感受桂花的独特魅力。
描写桂花香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桂花香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桂花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桂花色彩、香气、形态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通过古诗词中的桂花,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宁静与诗意。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感悟和美好体验,让我们一同珍惜这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
描写野蔷薇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野蔷薇的诗词,涵盖了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如王安石、陆游、张先、刘禹锡、苏轼等。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现了野蔷薇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赞美了其艳而不娇、独立凌云的姿态,以及不畏风雨、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这些诗词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繁华的珍惜。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这些诗词让我们领略到野蔷薇的美与生命力,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关于丁香古诗词
关于丁香古诗词(第1篇)关于丁香古诗词一、引言丁香,一种芬芳四溢的花卉,自古以来便在诗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丁香的香气、美貌及其所代表的情感,被古人们用诗词抒发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将展示几首以丁香为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二、丁香古诗词欣赏《忆江南·丁香结》作者:唐·白居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丁香开满园。解析:此诗以江南为背景,描绘了采莲的场景,莲叶茂盛,鱼儿戏游其中。丁香花在园中盛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别样的香气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热爱与怀念。《春日杂感·寄友人》作者:宋·陆游山寺春深客到稀,一枝丁香出墙头。清香不与群芳并,独占人间第一流。解析
描写桂花盛放的古诗词
描写桂花盛放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桂花盛放的古诗词一、时代背景与主题阐述桂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之一。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其香四溢,令人陶醉。古诗词中不乏以桂花为主题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桂花的美丽与芬芳,更寄托了诗人们的情感与志趣。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呈现多首饱含深意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二、《登高》——王之涣(唐)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桂香袭人似佳期,黄叶纷纷铺满地。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描写桂花盛放的景象,但其中的“桂香袭人”却暗示了桂花盛开的美好时节。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秋
关于桂花的诗词
关于桂花的诗词(第1篇)关于桂花的诗词一、诗词全文桂花香里忆旧游,芳草萋萋遍地秋。宋·石延年《木兰花慢·桂花》解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桂花香气中回忆过去的游历,周围的芳草繁茂,如同秋天的丰收。独占三秋压众芳,千般香里最先尝。明·朱权《桂华好·咏桂》解析:此句突出桂花在秋天独领风骚的地位,香气千般之首。簇簇圆珠乱锦装,重帘深闭锁馥芳。唐·白居易《东楼桂》解析:此句描绘了桂花盛开如锦绣般,香气浓郁,被重帘深锁其中。桂花飘香入梦来,月明如水照楼台。宋·张先《望江南·桂花》解析:此句描写了桂花香气入梦,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
求描写芍药的古诗词
本文展示了多篇关于描写芍药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这些文章通过列举不同作者、朝代和解析方式的古诗词,展现了芍药的娇艳、芬芳以及与春日、美人、情感等元素的相互映衬。文章摘要了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了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芍药的独特情感和赞美。无论是直接描绘还是间接呼应,芍药在古诗词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苏轼描写花的诗词
苏轼,文学巨匠,其诗词中不乏对花的赞美与描绘。他的作品中涉及多种花卉,如荼蘼花、木樨花、牡丹、梅花、桃花、水仙花、莲花、玫瑰等。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和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花卉的美丽、香气和生命力。他的诗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通过欣赏苏轼的描写花的诗词,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花卉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