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荆”的7种含义解析:从拼音jīng到成语典故的文化探索

汉字”荆”的7种含义解析:从拼音jīng到成语典故的文化探索

荆的拼音与汉字解析:从字形到文化的深度探索

汉字”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从它的发音到结构,从本义到引申义,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故事的字。

拼音

“荆”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jīng,属于阴平声(第一声)。这个发音清脆有力,如同荆条抽打空气的声响。在《广韵》中记载为”举卿切”,属于平声庚韵,见母字。发音时注意舌尖抵住下齿龈,气流从鼻腔通过,声带振动。

部首

“荆”字的部首是(立刀旁),位于字的右侧。这个部首通常与切割、分离等动作相关,暗示了荆条可用于制作工具或武器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荆”的上半部分是”艹”(草字头)的变形,表明它与植物相关,而下部的”刑”则提示了它的读音和部分含义。

笔顺

掌握”荆”的正确书写顺序对书法练习至关重要,它的笔顺如下:

  1. 一(横)
    2.丨(竖)
  2. 丨(竖)
  3. 一(横)
  4. 一(横)
  5. 丿(撇)
  6. 丨(竖)
  7. 丨(竖)
  8. 亅(竖钩)

总笔画数为9画。书写时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协调,上半部分的”艹”头不宜过大,下半部分的”刑”要写得稳重有力,特别是最后的竖钩要有力度,如同坚韧的荆条。

含义

“荆”的本义是指一类灌木植物,后引申出多重含义:

  1. 植物意义:指马鞭草科牡荆属的落叶灌木,种类繁多,包括牡荆、黄荆、紫荆等。这些植物多丛生,枝条柔韧,可用于编织筐篓等器具。
  2. 刑具意义:古代用荆条制作的刑杖,如”负荆请罪”中的荆条就是用来鞭打的工具。
  3. 地理国名:春秋时期楚国的别称,如”荆楚大地”;也是古代九州之一荆州的简称。
  4. 谦称:旧时对别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词,如”拙荆”、”荆室”,暗示妻子在家辛苦劳作,如同采荆条般朴素勤劳。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看,”荆”最早见于小篆,由”艹”(艸)和”刑”组成,属形声字,”艹”表意,”刑”表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荆,楚木也”,明确指出它是一种植物。

在植物学上,荆主要指牡荆(Vitex negundo),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灌木。其枝条坚韧,古人常用来制作农具、刑具;花朵紫色,有观赏价值;果实可入药,有祛风化痰等功效。

在历史文化层面,”荆”与楚文化密不可分。《诗经·商颂》中就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虽强大却长期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故称”荆蛮”,这种称呼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偏见。

作为刑具的”荆”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汉书·刑法志》记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其中的”鞭扑”就包括荆条制成的刑杖。

近义词

  1. :与”荆”常连用为”荆楚”,既可指植物(如”荆棘”),也可指楚国。
  2. :指丛生的灌木,与”荆”共同组成”荆榛”,形容荒芜景象。
  3. :指有刺的灌木,与”荆”组成”荆棘”,比喻艰险处境。
  4. :指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质朴,与”荆”的朴素含义相近。

反义词

  1. :指美玉,与象征朴素的”荆”形成对比,如”荆钗”与”琼琚”。
  2. :意为华丽、奢华,与”荆”的朴素含义相反。
  3. :指贵重,与”荆”的普通、低贱含义相对。

组词

  1. 荆棘(jīng jí):泛指丛生带刺的灌木,比喻艰险处境或障碍。
  2. 荆条(jīng tiáo):荆的枝条,可用于编织或作为刑具。
  3. 负荆(fù jīng):背着荆条表示认错请罪,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荆楚(jīng chǔ):指楚国或湖北湖南一带地区。
  5. 拙荆(zhuō jīng):谦称自己的妻子。
  6. 荆室(jīng shì):谦称自己的家或妻子。
  7. 荆钗布裙(jīng chāi bù qún):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
  8. 紫荆(zǐ jīng):一种观赏植物,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造句

  1. 这片荆棘丛生的荒地终于被开垦成了良田。
  2.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教育人们要勇于承认错误。
  3. 她虽荆钗布裙,却掩不住天生的高贵气质。
  4. 荆楚大地人杰地灵,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5. 他把院子里的荆条编成了实用的箩筐。
  6. 这位官员清廉自守,家中陈设简朴,真可谓荆室蓬户
  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紫荆在阳光下绽放得格外艳丽。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1.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认错赔礼。典出《史记》中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

    例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决定学习古人负荆请罪的精神,亲自上门道歉。

  2. 荆钗布裙:用荆枝作发钗,穿粗布衣服,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或家境贫寒。

    例句: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她依然保持着荆钗布裙的朴素作风。

  3. 荆棘塞途:满路都是荆棘,比喻处境困难,障碍很多。

    例句:创业之路荆棘塞途,但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4. 荆天棘地: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

    例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常常感到荆天棘地,寸步难行。

  5. 劈荆斩棘:砍断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例句:科研工作者们劈荆斩棘,终于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 荆笔杨板:楚地的笔和杨州的板,指文房四宝,后泛指文具。

    例句:书房里荆笔杨板一应俱全,显示出主人的文人雅趣。

  7. 荆人涉澭:比喻拘泥于成法而不察实际变化。典出《吕氏春秋》中楚国人按标记渡河却不知河水已涨的故事。

    例句:制定政策不能荆人涉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8. 班荆道故:铺荆于地而坐,共叙旧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不拘礼节而畅叙旧情。

    例句:两位老同学在机场偶然相遇,班荆道故,聊得不亦乐乎。

通过对”荆”字的全方位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汉字的知识,更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植物到刑具,从地名到谦辞,”荆”字的多重身份反映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汉字”荆”的7种含义解析:从拼音jīng到成语典故的文化探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班荆道故

班荆道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ān jīng dào gù,描述的是朋友或亲人之间久别重逢,围坐在一起谈论过去的事情,表达深厚的友谊和喜悦之情。典故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道故的近义词有旧雨新知、久别重逢、欢聚一堂等,反义词包括反目成仇、疏远陌生、劳燕分飞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特定含义,避免误用。文章详细阐述了班荆道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班荆道旧

班荆道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ān jīng dào jiù,意思是指朋友或亲人久别重逢,共叙旧情。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楚国的故事。班荆道旧含有感情色彩,一般用于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之间叙旧,不适用于初次见面或一般性的交谈。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近义词有故友重逢、旧雨重逢等,反义词有素昧平生、不期而遇等。在使用班荆道旧时,可以描述老朋友重逢,共同回忆过去的点滴,表达深厚的友情和亲情。

棘字怎么读jí 揭秘12笔书写技巧与5大成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本文介绍了棘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棘是一种带刺的落叶灌木,其果实味酸,种子可药用,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等。此外,棘还可作为嫁接大枣树的砧木。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棘的字义,包括有刺的草木、解剖结构上的刺状突起等。同时,本文还提到了一些与棘相关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和用法。

钗荆裙布

钗荆裙布的读音为chāi jīng qún bù。该成语用于描述女子衣着朴素,生活简朴,象征妇女勤俭持家、自力更生的品质。源自春秋时期鲁国的钟离女子以荆条编织发钗、粗布缝制裙子的故事。近义词有简朴素雅、朴素无华等,反义词为华丽富贵、奢侈浪费等。使用时需注意不要将成语拆分,避免误解其含义,应基于语境和语调恰当使用。

负荆请罪

负荆谢罪的读音为fù jīng xiè zuì,表示背负荆条向对方道歉认错,源自《左传》中的故事。其含义是表示深刻的歉意和悔意,并常用于形容因自己的错误而向对方道歉的行为。近义词包括赔礼道歉、忏悔认错、负谴谢过。反义词为拒不认错、无视过错、推诿责任。在正确使用时,负荆谢罪可用于表示深刻的道歉和认错态度。但在某些场合使用不当可能会显得夸张或矫情。同时,需避免与“认错”或“赔礼”混淆使用,以确保准确表达深刻的道歉和认错态度。

中国古典诗词中10种常见植物意象解析 探寻咏梅咏菊诗词背后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寄托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植物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古诗词中描写植物的经典之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植物的美和生命力。文章还解析了诗词中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介绍了作者朝代和背景。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美和生命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并学会珍惜身边的植物资源。

榛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从字形笔顺到文化内涵的10个知识点解析

本文介绍了榛这种植物的基本信息和特征。榛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圆形或倒卵形,果实为坚果球形,果仁可食用和榨油。文章详细解释了榛的含义,包括其形声特征、生长环境和用途等。此外,还介绍了榛的详细解析和相关知识,如榛林、榛果丛生的树木等。

柞字究竟怎么读 3种读音与柞树柞蚕柞水的实用解析

本文介绍了柞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柞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倒卵形,花单性,坚果木质坚硬且耐腐蚀。其叶子可用来饲养柞蚕,木材可用于造船和制作枕木等。此外,柞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砍伐树木,或作为形容词表示狭窄。同时,文中还介绍了柞水这一地名,位于陕西。

斩荆披棘是什么意思

斩荆披棘的读音斩荆披棘的拼音是zhǎn jīng pī jí。斩荆披棘的含义斩荆披棘,字面意思为砍掉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奋勇向前。其中,“斩荆”表示砍除荆棘,“披棘”则表示拨开丛生的草木或障碍物。此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创业或奋斗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斩荆披棘的典故斩荆披棘的典故最早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在战乱时期,勇猛果敢,为平定战乱立下汗马功劳。他在行军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不畏艰险,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人们便用“斩荆披棘”来形容他的英勇无畏。此外,这个成语也与古代的游侠文化有关,游侠们行走江湖,常需斩除前路的荆棘,以示勇往直前的精神。斩荆披棘的近义词勇往直前

蓁字怎么读?掌握zhēn的发音、笔顺和13个草木相关用法

本文介绍了“蓁”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意指丛生的草木或荆棘,也可以形容草茂盛的样子。此外,本文还解释了“蓁”字在其他古籍中的含义和用法,如通“榛”,表示丛生的草木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