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湿居下
读音
è shī jū xià
含义
- 恶(è):厌恶、讨厌。
- 湿(shī):潮湿、湿润。
- 居(jū):居住、处于。
- 下(xià):低洼、低处。
整体含义:比喻人明知环境恶劣却不愿改变,甘愿忍受不利处境。
典故
-
《孟子·公孙丑上》:
“恶湿居下,天下之民皆悦之。”
孟子以此比喻某些人明知低洼潮湿之地不宜居住,却因习惯或惰性不愿迁离,暗指人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 -
《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虽未直接提及“恶湿居下”,但同样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反衬出不愿脱离恶劣环境的愚昧。 -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一村庄常年受水患侵扰,村民却因祖辈居此不愿搬迁,最终酿成悲剧,后人以此警示“恶湿居下”之害。
近义词
- 安于现状:满足当前状况,不求改进。
- 得过且过:敷衍度日,不愿长远规划。
- 因循守旧:固守旧习,拒绝变革。
- 抱残守缺:坚持残缺陈旧的事物,不愿更新。
反义词
- 趋利避害:主动选择有利环境,避开祸患。
- 革故鼎新:破除旧弊,创造新局。
- 奋发图强:努力向上,争取改善处境。
- 未雨绸缪: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喜欢雨天,可总忘记带伞,真是“恶湿居下”呀!
- 花园里的蜗牛明明怕晒,却躲在太阳下,老师说是“恶湿居下”。
-
小学高年级:
- 村里河道污染严重,但一些老人不愿搬走,可谓“恶湿居下”。
- 他抱怨作业多,却不主动复习,简直是“恶湿居下”。
-
初中:
- 公司管理混乱,员工却无人提出改进,这种“恶湿居下”的态度终将导致失败。
- 历史上许多王朝因统治者“恶湿居下”,最终被时代淘汰。
-
高中及以上:
-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若企业“恶湿居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 个人成长中,突破“恶湿居下”的思维局限才能实现跃迁。
错误用法
-
误用于客观环境:
- ❌ “这片沼泽地恶湿居下,不适合建房子。”(应为描述人的行为,而非地点本身。)
-
混淆近义词:
- ❌ “他恶湿居下,总是拖延工作。”(应使用“得过且过”。)
-
褒贬颠倒:
- ❌ “她恶湿居下,坚守家乡教育事业。”(句中为褒义,与成语贬义矛盾。)
-
脱离语境滥用:
- ❌ “夏天开空调很舒服,但恶湿居下对身体不好。”(与成语含义无关。)
总结:“恶湿居下”生动刻画了人性中的惰性与妥协,使用时需紧扣“明知不利却不改变”的核心,避免脱离语境或混淆情感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诗词中描写青苔
本文介绍了诗词中描写青苔的内容,列举了多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解析。文章阐述了青苔在诗词中的美丽与深意,探讨了青苔在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通过青苔表达的情感。文章还赏析了多句描写青苔的佳句,并探讨了青苔与诗人情感共鸣的关系。
描写旱莲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描述了关于描写旱莲的古诗词的多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旱莲的美丽、坚韧与高洁品质。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包括唐代白居易、宋代苏辙、元代王冕、明代唐寅和清代查慎行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以及现代诗和自创诗词,描绘了旱莲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生命力、孤芳自赏的品质和清芬幽香的韵味。文章最后总结,旱莲虽不如其他花卉那样被广泛赞颂,但其在人们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以其坚韧和美丽的特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敬意。
描写仙人掌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仙人掌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出发,尝试创作以仙人掌为题材的文章,并引用古诗词来描绘仙人掌的诗意。文章通过几首古诗来展示仙人掌的坚韧与生命力,并结合现代创作进行描述。虽然古诗词中并不多见以仙人掌为主题的作品,但可以通过自然哲理和象征性意象来感受其生命力和不屈精神。文章还通过现代诗词语言来描绘仙人掌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展现其坚韧生命的诗意。整体上,本文赞美了仙人掌的坚韧与生命力,并表达了对其美丽与独特之处的欣赏。
不能自拔
不能自拔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陷入某种困境或沉迷的事物中无法自拔。其典故源于《战国策》和《史记》。近义词有身陷囹圄等,反义词有绝处逢生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含义,避免滥用或误用。例如,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恶醉强酒
“恶醉强酒”是一个成语,形容明知有害却故意为之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酒文化。该成语常用来形容过度饮酒的行为,反义词为戒酒自省。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正确用法,避免误解和不当使用。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成语词典或相关文献。
以肉啖虎是什么意思
以肉啖虎的读音以肉啖虎的读音为:yǐ ròu dàn hǔ,其中“啖”为多音字,这里读dàn。以肉啖虎的含义“以肉啖虎”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用肉来喂虎”,形容对某种危险或不利情况置之不理,甚至主动引诱或刺激危险来临。此成语比喻轻率、冒险的行为,含有贬义。以肉啖虎的典故典故一: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燕国太子丹为了请荆轲刺杀秦王而牺牲的故事。荆轲向太子丹提出要亲自去秦国,太子丹虽然知道这是极度危险的事情,但仍然“以肉啖虎”,表示愿意支持荆轲的行动。典故二:古代有位勇士,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主动向老虎投掷肉块,结果被老虎咬死。这个典故也用来形容以卵击石、自取灭亡的行为。以肉啖虎的近义词引火烧
撩蜂吃螫是什么意思
“撩蜂吃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挑逗蜜蜂而自食其果,比喻主动招惹是非,自取其辱或轻率行动而自食其害。典故来源于古代人因轻率挑逗蜜蜂而被螫伤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惹是生非、自取灭亡等,反义词有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等。使用时应避免夸张或误用,尤其在描述轻微行为或情况时。在日常生活中,应冷静分析、理智应对问题,避免采取撩蜂吃螫的方式。
怙恶不悛
本文介绍了成语“怙恶不悛”的读音、含义、出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坚持做坏事且不愿改正。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场合、对象以及读音字形的误区。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怙恶不悛”这一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不见天日
“不见天日”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或人隐藏、被遮蔽,无法被外界知晓的状态。其拼音是bù jiàn tiān rì,源自古代文献中的典故。该成语表示处于黑暗、隐蔽的状态。其近义词包括隐蔽不露等,反义词有显山露水等。在例句中常用来形容隐蔽的事物或人。同时,应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如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语境,以及与“黑暗”混淆使用。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理解并使用这个成语。
蛮烟瘴雨是什么意思
蛮烟瘴雨是一个成语,形容环境恶劣、气候潮湿、疾病流行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的艰苦和生活的困苦。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山区和热带雨林地区。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荒山野岭、荆天棘地等,反义词则是风和日丽、青山绿水等。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