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再拜

顿首再拜:一个充满敬意的成语

读音

dùn shǒu zài bài

含义

  • 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即起,表示恭敬。
  • 再拜:连续两次行礼,表示极度的尊敬。
  • 整体含义:形容极其恭敬、谦卑的态度,常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典故

  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廉颇不服,扬言要羞辱他。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以国家为重,主动负荆请罪,“顿首再拜”以示悔意。
  2.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公子重耳流亡至秦国,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顿首再拜”以谢恩,表现出极高的礼节。
  3. 《汉书·张良传》
    张良为刘邦献策时,常以“顿首再拜”表达对刘邦的敬重,体现君臣之礼。

近义词

  1. 五体投地:形容极其佩服或尊敬。
  2. 顶礼膜拜:比喻极度崇拜。
  3. 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4. 俯首帖耳:形容顺从、恭敬的样子。

反义词

  1. 傲慢无礼:态度高傲,不尊重他人。
  2. 目中无人: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3. 桀骜不驯:性格倔强,不服管教。
  4.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在信里顿首再拜,感谢老师的教导。
    • 古代大臣见皇帝时,常常顿首再拜
  2. 小学高年级

    • 顿首再拜,向长辈表达深深的敬意。
    • 廉颇顿首再拜,向蔺相如道歉。
  3. 初中

    • 在正式场合,他顿首再拜,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 古代臣子觐见君王,必先顿首再拜
  4. 高中及以上

    • 他在信中顿首再拜,恳请对方原谅自己的过失。
    • 面对恩师,他顿首再拜,表达感激之情。

错误用法

  1. 用于平辈或晚辈

    • ❌ 他对朋友顿首再拜,表示谢意。(过于夸张,不适用于平辈)
    • ❌ 孩子对父母顿首再拜,显得过于正式。(现代家庭一般不适用)
  2. 用于非正式场合

    • ❌ 他在微信聊天里顿首再拜,显得很滑稽。(现代社交软件不适用)
    • ❌ 吃饭前顿首再拜,让人觉得奇怪。(日常行为不适用)
  3. 用于讽刺或戏谑

    • ❌ 他故意顿首再拜,嘲笑对方。(成语本身是庄重的,不应用于讽刺)

总结顿首再拜是一个庄重的敬语,适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不宜滥用或用于非正式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奉的拼音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奉”的含义及用法。其含义包括:给予、进献、接受、尊重、信仰、侍候等动作,也有姓氏的含义。文章详细阐述了其作为动词和名词的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同时,“奉”也作为地名和姓的省称出现。整篇文章内容丰富,对“奉”字进行了全面解析。

仆仆亟拜是什么意思

仆仆亟拜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十分恭敬地拜见他人,频繁地行礼。它的含义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敬意。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人们频繁行礼的场景。它的近义词包括恭敬有礼、诚心诚意等,反义词则是傲慢无礼、轻视无礼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的合适性,避免过度夸张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暮礼晨参是什么意思

暮礼晨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lǐ chén cān。它形容一个人在早晚都进行虔诚的礼拜或参拜,表达对神灵、先祖或他人的尊敬和敬畏之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和日常礼仪,是早晚都保持恭敬态度的表示。其近义词有朝夕必恭、晨昏定省等,反义词有无礼无节、草率从事等。使用暮礼晨参时,需要注意使用场合、搭配及词义理解,避免误解或滥用。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正襟危坐是什么意思

正襟危坐的读音正襟危坐的拼音是:zhèng jīn wēi zuò。正襟危坐的含义正襟危坐,字面意思为整理衣襟,端正坐姿。它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常用来形容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场合的姿态。正襟危坐的典故正襟危坐一语出自于《论语·乡党》。原句为“席不正不坐,席未命不坐”,意为席位不正就不坐,没有命令也不坐。后来逐渐演变为正襟危坐,强调的是一种庄重、恭敬的态度。此外,正襟危坐也常被用来形容古代文人雅士的坐姿,体现了他们对于礼仪和规矩的重视。正襟危坐的近义词肃然端坐: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举止端庄稳重。端坐不苟:指以端庄的姿态坐着,不轻浮马虎。端庄肃穆:形容人举止端庄稳重,态

桀傲不恭

本文介绍了成语“桀傲不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举例。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态度高傲、不恭敬、不尊重他人,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其近义词如傲慢无礼、倨傲无礼等,反义词如谦逊有礼、恭敬有加等。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对象和与其他词语的区分,避免误用。

鞠躬屏气

“鞠躬屏气”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恭敬、专注或紧张时的状态。源自古代礼仪文化,人们在重要仪式或面对尊贵的人时,常鞠躬表示敬意,屏气保持肃静和专注。其近义词包括恭敬谨慎、全神贯注、肃然起敬等,反义词则为漫不经心、轻视傲慢、散漫懈怠等。该成语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适用场合和语境,避免字词错误和搭配不当。

轻薄无礼是什么意思

“轻薄无礼”是一个成语,形容行为轻率、不庄重,缺乏礼貌和教养。该成语强调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和对不恭敬行为的谴责。其近义词如轻浮无礼、傲慢无礼等,都表示缺乏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态度。反义词则强调庄重、恭敬、有礼貌的行为。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轻薄无礼不应用于正式场合或自嘲、贬低他人,与其他负面词语连用也会过于严厉刻薄。

汉官威仪

汉官威仪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古代官员的庄重威严和礼仪制度。其源于汉朝的官制和礼仪制度,强调官员的尊贵和礼仪规范。汉官威仪的读音为hàn guān wēi yí。该成语可以形容官员在正式场合的形象,彰显其权威和地位。其近义词包括官威赫赫、庄重肃穆等,反义词则为轻浮失态、草率从事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非正式场合、贬义语境或现代语境不符合的情况下使用。文章中描述了汉官威仪的历史背景、含义、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推两搡是什么意思

一推两搡的读音一推两搡的读音为 "yī tuī liǎng sǎng"。一推两搡的含义一推两搡指的是用力推搡某人,使其连续后退两步或者更多,形容用力推赶或驱赶的情景。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不满或恼怒情绪,常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态度粗暴或行为粗鲁。一推两搡的典故一推两搡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据传,在古代,有一人因为不满某人的行为,于是便用力推了他一下,结果这个人没有站稳,连续后退了两步。后来这个动作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用力的推搡行为。一推两搡的近义词一推两搡的近义词包括:推来搡去:形容用力推来推去或者来回推搡。推挤搡撞:形容人多拥挤,互相推挤和碰撞。驱赶推搡:指用力量驱赶或推搡某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